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春节期间江苏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创历史新高。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10日至17日,江苏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约为346.11万辆次,同比增长约31%。江苏省高速公路运行总体正常有序,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车流如潮:流量创历年春节新高
春节期间,受假期免收小客车通行费时长增加、天气晴好等因素影响,公众出行需求特别是旅游出行、返乡探亲需求集中释放,江苏省全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达346.11万辆次,同比2019年春节增长58%。创下江苏省历年春节流量新高。2月17日,江苏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突破403万辆,同比增长69.9%。
其中,小客车流量突破新高,流量占比进一步提升。春节期间,随着公众出行习惯发生结构性变化,以及叠加春节假期免收小客车通行费时长增加、中长距离出行增加等因素,公众自驾出行成为主要出行方式。江苏省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较往年大幅增加,日均流量突破330万辆次,小客车占客车比例达99.94%。
此外,跨省流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春节期间,江苏和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四省一市区域高速公路省界总体通行顺畅,基本未出现严重交通拥堵。江苏省界入出口日均流量87.29万辆次,同比往年大幅增长26.27%。其中,苏皖省界日均跨省流量最大,日均流量突破40万辆次,达40.98万辆次,同比增幅达到31.16%,约占省界通道的37.70%;苏鲁省界同比增幅最大,达到74.55%。
返程挑战:高位流量下通行平稳
春节期间,江苏省高速车流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也为江苏省高速交通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江苏省京沪、沪蓉、沪武、沈海、长深、盐靖、新扬、宁洛、淮徐、盐洛高速部分路段车流量较大,返程高峰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车多缓行情况。
春节期间,江苏省重要过江通道——江阴大桥、苏通大桥日均流量均超10万辆次,分别为12.25万辆次、10.55万辆次。2月14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就迎来返程车流的第一个高峰。当日车流量突破13.6万辆。
为有效缓解车流压力,江苏省高速公路调度指挥中心实时监控江苏省高速路网情况,并采取动态管制措施。在指挥中心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各个高速公路的监控画面,时刻关注着路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他们将迅速做出响应调度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目前,江苏高速公路总体车流处于高位运行,高速路网的通行状况平稳有序。车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车多缓行路段主要集中在过江通道和部分枢纽路段的节点。
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指挥中心提醒各位司机,大客流期间,特别是雨雪天气,注意控制好车速、保持好车距。另外,遇到事故的时候注意不要急刹。
保障交通:让返程旅途更加温暖
面对春运返程车流压力,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做出全力部署,备足运力,加强运输衔接,同时保障自行出行。春节期间,江苏省高速交通执法部门累计出动执法力量3293人次,实施执法巡查2600车小时,检查各类车辆1120辆,保障公众出行安全。
为了全面提高道路应急救援能力,江苏高速全路网共布设307处应急救援驻点、28处路侧救援驿站、125处三方联合值守点、44处交通事故快处理赔点,全省261个春运执法服务站和95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警务站全面启动。全省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平均到达现场时间11.4分钟,平均处置恢复通行时间14.7分钟,救援效率大幅提升。
春节期间,江苏高速路网根据路段通行条件,在28个路段共112公里里程动态开放应急车道辅助通行措施。在宁洛苏皖主线等大流量主线收费站,管理部门采取潮汐式收费站车道设置,科学应对潮汐式交通流量。全力防范车流饱和倒灌主线,影响交通安全。据统计,春节期间江苏省高速公路累计33个路段和普通公路实施联动管控254次,有效缓解了高速公路车流激增、通行不畅情况。
为保障春运返程期间公众出行时的餐饮、油电补给等需求,江苏高速全路网116个服务区2000余个业态全部开放,经营时间由21时延长至23时,商超、小吃、面馆等实行24小时营业。为助力新能源车主返程,江苏高速服务区启用1052个充电桩,1365把充电枪,重点服务区增配移动充电车16辆,日均为1.4万辆新能源车提供充电服务,日均充电量36.5万度,确保公众返程无忧。
(孙一)
编辑:夏雨婕
责编:张沛 周希
审核:袁享林
编辑:成聚仁责编:张沛,周希审核:袁享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