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山河铭记| 红色档案《抗敌报》:烽火中的战斗号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26 21:08: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这份报纸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宣传阵地,记录着新四军与安徽人民共同抗日的峥嵘岁月。

战火中诞生,周恩来亲题报头

1938年5月1日,《抗敌报》在皖南正式创刊。这是新四军军部的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南地区的主要报纸。

在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的提议下,报纸从最初蜡纸印刷的8开1版,逐步发展为石印、铅印的8开3日刊,共出版了221期。

在安徽省档案馆,大皖新闻记者翻开了已经泛黄的报纸。报头从右向左书写,左边署有“周恩来”的名字。

原来,《抗敌报》的报头题字,最初是由木刻老工人黄立中雕刻。1939年2月,周恩来同志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到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应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和政治部宣传部长朱镜我的要求,周恩来欣然提笔为《抗敌报》题写报头。

目前,安徽省档案馆珍藏着较为完整的《抗敌报》。报纸以战士为主要读者对象,文字通俗易懂,编排新颖活泼。先后开辟了《文艺》《战士园地》《抗敌剧场》等副刊,每期发行量约千份,成为战士和群众的重要精神食粮。

记录烽火岁月,五期连载繁昌大捷

安徽省档案馆珍藏的《抗敌报》中,从1939年11月到12月只出版了八期,其中五期的头条都是繁昌大战。《敌再度进犯繁昌 我予以迎头痛击》《繁昌再度克复 粉碎敌寇扫荡》等醒目标题,记录着这场重要战役。

1939年1月至12月,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指挥第三支队采取运动防御、伏击、夜袭等多种战法,消灭日军数以千计,胜利保卫了繁昌。其中以第四次保卫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

第四次繁昌大战是围绕着保卫塘口坝而开始的。战役历时22个小时,日军先后投入兵力达2200多人、死伤400多人,新四军仅伤亡80多人,并缴获大量战利品,有效地打击了日军。

当时是全民抗日,为支援新四军抗击日军,繁昌人民成立了工人、农民、青年以及妇女、儿童抗敌协会等众多抗敌团体,这些抗战团体纷纷支前参战,仅直接参战的猎户队员就有570人。

《抗敌报》后来发表了《保卫繁昌屏障皖南的伟大胜利》的社论,还创作了歌颂五战五捷保卫战的《繁昌之战》歌曲,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国际视野传播,海外友人声援抗战

不仅如此,《抗敌报》还展现出国际视野,登载了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写的《新四军优秀的伤兵医院》和《史沫特莱在皖南》,报道其在皖南新四军军部驻地的活动情况。

埃德加·斯诺的《新四军印象记》也刊载在《抗敌报》上。斯诺在报道中写道:“新四军成立一个月后,它的部队就在成千上万的地方民众和伤兵员的欢送下,从岩寺挨次出发了。”

这些外国友人的文章和报道,让世界了解了新四军英勇抗敌的事迹,推动了抗战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

为扩大影响力,地下工作者想出了巧妙的办法:把《抗敌报》剪成细条夹带出去,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重新拼接印刷并广泛发行。身处沦陷区的人民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积极作战的消息后,抗日热情被极大鼓舞。

告别皖南,发表临别赠言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撤离皖南时,《抗敌报》出版告别号,并发表了题为《临别赠言》 的社论。

社论慷慨陈词:“亲爱的皖南父老兄弟姐妹们,新中国的灿烂前途照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重温今日依恋的情景,而欢欣鼓舞于新中国的诞生!”

告别号还同时发表了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的《告皖南同胞书》,宣布终刊。至此,在安徽出版了两年多的《抗敌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如今,这些珍贵的报纸安静地躺在安徽省档案馆中。这些泛黄的纸张,将继续讲述那段烽火岁月中的故事,让后人永远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通讯员 黄斌

编辑 王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5名。太原市文物局选送的讲解员石玉,以“山河永固,号角长鸣”为题,深情讲述了八路军司号员在长乐村战斗中吹响冲锋号角、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将历史烽火与新时代征程相呼应,展现了
2025-08-21 07:20:00
“学习强国”红色旅游故事征集展示活动获奖名单公布
...亲的心愿》福建省《一段残墙映初心》江西省《吹响胜利号角 传承红色基因》山东省《去宣讲》河南省《墨痕深处揽山河》广东省《东莞黄江:探寻历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英雄
2025-09-10 16:50:00
一馆一品丨枣庄市薛城区档案馆: “烽火兰台·古薛记忆”
...的声音记忆。当熟悉的声音穿越时空响起,家书中“誓与山河共存亡”的铿锵誓言,瞬间将听众带入烽火连天的岁月,触摸到革命者滚烫的家国情怀。开设“沉浸式党课”,开发“档案里的思政课”
2025-06-16 16:33:00
探寻红色印迹 汲取奋进力量:一对孪生兄弟的烽火岁月
...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我们更应该铭记那些在烽火岁月中为共和国负重前行的人们,追寻他们的红色印迹,汲取奋勇前行的力量。近日,环翠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和长城爱心大本营的志
2024-08-28 22:41:00
八十五年前,一声号角划破长夜……唐一禾教授以画笔为枪,以颜料为弹,绘就《七七的号角》,写下一位艺术家以艺报国的抗战答卷。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湖北美术学院推出红色档案宣传片——《
2025-09-11 21:31: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成绝响,烈士牺牲多年葬何方?
...到镇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的相关信息。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您曾听过杜立成烈士的名字,或者知道相关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每一条线索,都有可能为革命烈
2025-07-09 11:56:00
铭记烽火荣光 弘扬沂蒙精神|《烽火荣光》首卷——临沂卷发布会在济南隆重举行
...9月1日上午,山东省老促会在济南舜耕中学,隆重举行《烽火荣光》首卷——临沂卷发布会,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省老促会会长张江汀、常务副会长王安
2025-09-04 10:16:00
200余名“军娃”走进潍坊市党史教育馆,开启烽火传承之旅
...”,并通过场景还原真实感受当年的战斗情景;“红心绘山河”活动中,同学们用画笔勾勒出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切感情和美好祝愿,组成一幅10余米长的“童心向党”画卷。最受瞩目的“知识擂台
2025-07-18 16:13:00
...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山河经纬·红色印迹——馆藏革命根据地地图特展”“文献里的山西抗战展”, 7月23日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展。展览由山西省文化和
2025-07-23 18: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