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成功首飞!引力一号吸引力十足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4-01-22 05:2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张保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2日 第 09 版)

成功首飞!引力一号吸引力十足

引力一号点火发射。

新华社发

成功首飞!引力一号吸引力十足

引力一号矗立在东方航天港号发射工船上,整装待发。

东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对于国际媒体来说,中国实施航天发射活动早已是司空见惯的常态,然而近日成功首飞的一型中国火箭还是吸引了众多国际媒体的特别关注。美国太空网站近日刊文,用颇具画面感的笔触描述此次发射时的场景:“伴随着两股巨大的烟柱和无数碎片,这枚敦实的火箭从黄海一艘船的甲板上升空。”美国航天新闻网在发射当日刊发报道称:“今天的发射令它成为中国有史以来首次完成轨道任务最强大的商业火箭,同时也是最强大的固体燃料发射器。”西班牙《国家报》网站刊发的报道高度评价这枚火箭成功首飞的意义:“这使中国成为快速、高效发射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而在卫星和太空探索时代,全球对这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型引起广泛关注的火箭就是由中国商业航天新锐东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空间”)制造的引力一号。近日,本报记者赶赴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现场近距离见证了引力一号火箭发射升空场面和卫星发射入轨的过程,并就该型火箭的特点等进行了采访。

视觉盛宴:

从碧海直上青天

观看引力一号发射的最佳位置,是海阳市近海的连理岛东岛,实施此次任务的自航式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东方航天港号就停泊在该岛以东不远处的海面上。

当日中午11时,本报记者搭乘本次发射任务专用车辆从驻地出发。20多分钟后,车从滨海大道拐入通往连理岛东岛的栈道。打开车窗,迎着清新的海风,沐浴着冬日的暖阳,看着海面上跳跃的粼粼波光,我感到格外心清气爽。由于隔着岛,视野被阻挡,我们在车上还无法看到火箭矗立在发射工船上的雄姿。

车一进入东岛,我们就看到来观看此次火箭发射的人群聚集在安检入口处排队进入观看区。我们下车持所发的证件经过查验和安检,随着人群沿路向前,路边可看到高高矗立的身着白色宇航服的“航天员”人偶和火箭模型、火箭发动机模型等航天主题景观,感受到岛上宇航发射的浓厚氛围。

前行约500米,有一个呈“C”形高台就是观看区。我与大家一起沿着坡道走上高台,向右前方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艘红色大船宽阔的甲板上矗立着一枚火箭。正如宣传册图片上展示的那样,火箭整体上给人“矮、胖、萌”的感觉:最上端是包裹着卫星的整流罩,显得粗壮,其下面是火箭芯级,最下面是多个助推器环绕着火箭芯级。观看区正前方有一面大型液晶屏,从多角度呈现着火箭高清实时状态画面。现场的观众或涌到岸边观看并用手机、照相机拍照,或聚在观看区一边通过大屏幕看着火箭实时画面,一边听东方空间的代表受邀介绍此次发射情况。

当日13时30分,随着发射指令下达,火箭底部立刻喷射出浓烟和烈焰,与此同时,耳畔传来轰隆隆闷响,白色箭体从浓烟中冲出,尾部喷射出的烈焰在明媚阳光下仍然显得光灿耀眼。下方的浓烟散开笼罩着整个东方航天港号发射工船,上方的烟雾跟在火箭的尾部直上九霄,仿佛一条呈弧线形的天路,而后慢慢散开。约20秒,火箭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只能从现场的广播中听到“信号正常”“跟踪正常”等飞行状态信息。约2分钟后,现场广播宣布助推器分离成功。约10分钟后,现场广播宣布星箭分离,3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现场传来热烈的欢呼声,东方空间的工作人员热烈拥抱庆祝。

海上发射:

捆绑式灵活机动

从碧海飞上青天,完成海上发射任务,是引力一号成功首飞的一大看点。为了完成好本次任务,东方航天港首次启用中国首艘专业化的自航式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该船长为 162.5米,宽40米,设计吃水深度6.6米,航速12.5节,最大载重约2.2万吨。该船续航里程约1万海里,无限航区,可实现无须抛锚定位在指定位置,航速可以达到12.5节,保证发射点位的精准。东方航天港号兼具火箭冷热发射的能力,并可满足当前在役及在研大中型固体火箭、中小型液体运载火箭的发射需求,同时可用于重大件运输的需求,为构建中国海上发射能力提供战略级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该船船身中间自带导流槽设施,支持海射“三垂”测发模式,即指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大大缩短了发射时间,提高了发射效率。

灵活机动的垂直转运模式是引力一号适应海上发射的一大创新。与传统上同类火箭用铁轨转运不同,引力一号创新采用适应公路运输方式,再结合发射工船的相关设施,接力完成垂直转运直至发射海域。这一创新扩充了中国中型运载火箭海上机动发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火箭海上发射支持技术和能力,这为后续更大体积和重量的液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海上回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引力一号捆绑式造型是适应海上发射的一大优势。据该火箭总体副总师黄帅介绍,在当初做火箭构型论证时,着眼点就是首先满足海上发射要求,综合考虑运力需求、发动机性能等因素,决定采用捆绑式造型即芯级周围捆绑助推器,以此降低火箭的高度和重心,增加了支撑跨度,不需要勤务塔的保障,火箭也可以在船上立稳。研制团队努力攻克了捆绑式造型在设计、专业耦合度、系统协调性、启动性能等方面的难题,积3年之功终于铸就了引力一号。

固体燃料:

提前装填效率高

“全球推力最大的固体燃料火箭”是引力一号创下的一项纪录,也是其成功首飞的一大看点。据了解,引力一号的起飞重量达405吨,起飞推力为6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可满足中低轨卫星批量组网发射和中大型航天载荷快速响应发射需求。在引力一号之前,世界上现役运力最强的固体火箭是欧洲空间局的“织女星-C”,起飞重量为210吨,起飞推力约为459吨,距地700公里的极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2吨。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引力一号在多项指标和性能上优于“织女星-C”。

引力一号使用固体燃料为推进剂相较于以液体燃料为推进剂的火箭有哪些优势呢?据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引力一号火箭发动机总设计师白彦军介绍,该火箭发动机使用的固体燃料是一种叫作“丁羟”的高能火药,使用这类固体燃料的火箭发动机结构更简单、机动灵活更好、瞬间推力更大,操作和维护更便捷。尤其是固体燃料可以提前装填入火箭,不像液体燃料那样,必须在火箭发射前加注,可以减少发射准备时间。正是得益于使用固体燃料的优势,引力一号可实现快速应急发射;常规情况下,单条发射船可以保障完成“一周一次”发射任务。

商业目标:

矢志创新降成本

引力一号的诸多特点和看点源于其商业火箭的特质,源于东方空间商业航天公司的属性。作为一家创立于2020年的民营火箭公司,东方空间是该领域的后来者,在其成立数年之前,翎客航天、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同类公司业已创立,有的还实现了火箭成功首飞。

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引力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布向伟回忆说,创立之时,东方空间就果断放弃了竞争激烈的中小型火箭市场,决定选择用固体燃料技术,研发一型大幅超过其他商业火箭运载能力的型号,综合考虑单颗卫星重量和一次发射部署卫星的数量需求,最终火箭运载能力被定位在4吨以上。

在注重运载能力的同时,研制团队想方设法提高搭载效能,在装载空间上下功夫。为此,他们在引力一号顶部配备了直径4.2米、高9.3米的整流罩,其直径几乎与发射中国空间站天舟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火箭整流罩直径相当,可以容纳更多数量、更大体积的卫星。引力一号首秀即完成了云遥一号星座“一箭三星”发射任务。除此之外,该火箭整流罩内还有一件重达3吨的配重——东方空间自主研制的低成本货运飞船本体结构,充分验证了其运载能力。据测算,引力一号可实现百公斤级卫星“一箭30星”发射。

作为商业火箭引力一号在诸多方面矢志创新,促进降本增效。例如,在该火箭转运过程中,发射团队放弃了金属勤务厂房式防护罩,改用柔性充气式防护罩为火箭提供温度、湿度方面的保障。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节省了不少成本。在发射准备流程中,采用机械式翻转架,实现可靠翻转起竖火箭子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制造和后期维护成本。

围绕东方航天港打造引力一号基础设施,是东方空间提高发射效率,降低成本的战略选择。据了解,经过近年努力布局,东方空间在东方航天港区域5公里内可以完成火箭子级总装总测、全箭垂直总装总测、港口登船等流程,实现火箭发射的“前店后厂”模式,大幅缩短了以往动辄上千公里的转运距离,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烟台市人大代表姚颂: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引力二号”首飞
...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姚颂。(记者 吕奇 摄)未来三年“引力一号”计划实现批产“1月11日,我们公司研发的‘引力一号’火箭在海阳东方航天港携带着三颗云遥气象卫星首飞成功,创造
2024-01-14 15:09:00
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更强的“二号”,可重复至少30次,明年首飞
...的有,那就是中国研究出来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没错,这是我国研究的。这不,它的之后更强大的版本,引力二号的消息又来了,而且是可重复使用的,这又将推动中国航天在全
2024-04-25 10:11:00
两会会客厅 | 人大代表姚颂:提升火箭发射保障力 拉动文旅产业发展
...日下午,我们公司研发的目前全球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首飞成功。1月13日,郑德雁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就将此写进了关于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中,现场听到倍感振奋。烟台市、海
2024-01-16 17:17:00
山东海阳,凭啥能频频给全国网友“刷”火箭?
...响彻云霄,10月11日上午10点20分03秒,由海阳总装出厂的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发射成功,海阳再次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航天界瞩目的焦点。近2个月以来,海阳
2025-10-12 11:55:00
国内商业航天渐进“黄金时代”,追逐盈利拐点或成发展关键?
...业高风险、长周期的属性,其实不具有对民间资本的天然吸引力。这种情况下,政策层面的指导和产业集群的促成,对于提振资本信心的意义重大。例如,北京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创新链、产业链
2024-02-21 10:32:00
一箭三星!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在海阳首飞成功
...3时30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将云遥一号18星—20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用于气象实况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空间环境预
2024-01-11 15:48:00
全球最大!引力一号首飞成功,开启规模化、便捷化商业火箭发射新篇章
...11日13时30分,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海阳附近海域发射升空,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
2024-01-15 10:46:00
引力一号“首飞”圆满成功 多项首创大幅提升我国固体火箭运力
...3时30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引力
2024-01-11 16:02:00
人民日报 | 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发射成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图为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发射现场。云上天镜供图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刘诗瑶、侯琳良)北京时间2024年1月11日13时
2024-01-12 13:03: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救助船、直升机齐出动!北部海区最大规模海上救助演练在烟台举行
大众网记者 陈晓 实习生 董玉 烟台报道5月27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开展2025年度救捞系统海上救助暨防汛排险综合演训
2025-05-30 11:32:00
央视新闻讯 近日,海军航空大学在渤海湾畔组织大场次、高强度对地实弹射击训练,在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下,参训飞行员使用火箭弹、航炮弹等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实弹攻击,锤炼飞行员实战能力。
2025-05-30 15:58:00
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
近日,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空中加油专项训练顺利完成,遂行任务能力有效提升近日,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机场
2025-05-30 16:10:00
东营海警局积极探索科技管海新模式
近年来,东营海警局在探索海域管理新模式、向科技要战斗力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通过引接公用平台、与涉海单位共享等方式整合多种科技力量实现科技管海
2025-05-30 19:31:00
据媒体报道,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多架战机,自己无一损失。对此,国防部发言人作出了回应
2025-05-30 07:47: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商海宽:从资深海员到海院教师,为海上安全筑牢“生命线”
“直升机重心在顶部,一旦迫降坠入水中,将发生180度翻转。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要沉着冷静,别太害怕……”5月26日,河北唐山曹妃甸
2025-05-29 23:42:00
首都航空青岛中队安全员参观青岛民航博物馆: 传承航空精神 铸安全之魂
在碧空如洗的日子里,首都航空青岛中队的安全员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求知的心情,踏入了青岛民航博物馆的大门。这座承载着厚重民航历史的殿堂
2025-05-29 16:20:00
圆满成功!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海阳东方航天港顺利实施海上发射回收试验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魏萱)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6:22:00
接连两起,军机客机均出事故!韩国一架军机坠落,已致3人死亡,另有一架客机冲出跑道,机上载有183名乘客。最新消息:军机上4名人员全部遇难。
2025-05-29 18:59:00
铸安全盾牌,造服务口碑——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度保安队员春训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刘子航)为进一步强化保安队伍实战能力,筑牢安全防线,日前,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组织骨干安保队员开展专项技能强化训练
2025-05-29 16:56:00
海阳“问天”再获突破,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飞行回收试验成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通讯员 高圆圆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3:13:00
歼-10C总师:签不完,根本签不完……
歼-10C总设计师王海峰一回母校西北工业大学就被“包围”了大家排长队找总师签名网友: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近日西北工业大学举办航空论坛歼-10C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峰来到现
2025-05-29 08:14:00
无人驾驶收割机 麦田“大显身手”
5月28日,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1600亩小麦开镰收割。今年六合区组建10支农机应急队,以机械化力量筑牢“三夏”生产安全防线。图为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智能作业收割小麦。南京日报/
2025-05-29 08:18:00
比亚迪欧洲首超特斯拉,中国制造改写全球格局,美国不再是领头羊
x 中国车企在欧洲干了件大事!最新数据一曝光,整个汽车圈都炸锅了,4 月份比亚迪在欧洲卖出 7231 辆电动车,同比暴增 169%
2025-05-29 00:06:00
人民币又扩圈,重要邻国送上厚礼,总统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当下,中美博弈,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小国夹在中间很难受,尤其是美国动不动就搞胁迫的把戏。逼迫一些小国选美国,否则有我无他
2025-05-29 0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