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日前表示,乌克兰准备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但他们不会与普京谈判,因为他们不信任普京——“人们永远不会看到泽连斯基和普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表示,乌克兰不会与普京谈判】
库列巴强调,即使没有普京的参与,乌克兰和俄罗斯也可以在第三方的参与下进行谈判。他拿去年7月达成的《黑海粮食出口协议》举例。在土耳其以及联合国的协调下,粮食协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乌克兰、土耳其以及联合国签署的,一部分是俄罗斯、土耳其以及联合国签署的,两份协议内容相同,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粮食协议。在这个过程中间,俄乌并没有任何直接接触。
这里必须明确一点,去年10月的时候,泽连斯基曾经签署过一项法令,禁止乌克兰政府与普京本人进行任何谈判。因此乌克兰外长说“泽连斯基与普京不会坐在一张桌子上”,完全是有理可据的,不是在说大话。
【普京即使跟泽连斯基坐在一张桌子上,恐怕也会保持相当的距离】
那么为什么乌克兰不想跟普京谈判,一方面是的确有信心,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打赢这场俄乌冲突,最后迫使俄罗斯让出东乌四地以及克里米亚。
另一方面,也正如乌克兰外长所言,乌克兰现在已经对普京没有信任了,担心面对面受俄罗斯的欺负。2003年,普京与时任乌克兰总统库奇马签署了乌俄边界条约,明确了两国之间的陆地边界。条约中,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归谁没有异议——结果到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条约变成了一张废纸。
【乌克兰现在已经对普京没有信任了】
后来,在法国、德国以及白俄罗斯的调解下,俄乌又签署了《明斯克协议》,让东乌停火。协议明确规定,俄罗斯在承认乌克兰主权的同时,乌克兰也保证卢顿两地的自治地位。请注意,这个协议没有一个字提到俄罗斯有武装干涉的权力——结果去年2月22日,俄罗斯单方面宣布《明斯克协议》“不复存在”。两天后,俄乌冲突就爆发了。
这样一个不断毁约的克里姆林宫,怎么能让乌克兰感到信任?谁能保证俄乌再次签署的和平条约不被撕毁?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的,光靠武力是不够的。俄罗斯的失信行为,不仅让乌克兰不再愿意与普京谈判,也让俄罗斯其他一些周边国家开始提高对莫斯科的警惕——谁知道什么时候克里姆林宫又会以“保护俄族人”为借口,发起另一次“特别军事行动”?
【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的,光靠武力是不够的】
言归正传。正因为乌克兰不再信任俄罗斯,也导致两国现在基本没有什么交集,缺乏沟通,在很多问题上的立场难以协调。这也给国际社会调解俄乌冲突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刚才也提到了,仅仅是签一个粮食协议,都要搞得十分麻烦,一个文件硬要拆成两份,而两份文件除了签名没有任何差别,就是因为两边连最起码的接触都不愿意有,颇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另外,乌克兰之所以对直接谈判没有兴趣,也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并借此向俄罗斯施加压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强调“俄乌可以在第三方的参与下进行谈判”。乌克兰也很清楚,在战场形势没有完全倒向乌克兰之前,在谈判桌上直接面对俄罗斯,是不明智的,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实力差距的,需要引入一个第三方,来平衡这种差距。历史告诉乌克兰,没有第三方担保,签什么都没有用。当然,有了第三方担保,也未必有用,但至少乌克兰有地方去说理。
【俄乌去年3月曾在土耳其举行谈判】
还是拿粮食协议举例。俄罗斯当初愿意签这个协议,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此能够换取西方解除对自己的金融制裁,乌克兰手里是没有什么交换筹码的。而粮食协议被暂停后,虽然西方收紧了对俄罗斯的农业出口制裁,但受影响更大的,还是乌克兰。俄罗斯把乌克兰在黑海沿岸的粮食出口港口基本上炸了个遍。
其实不论最终冲突结果如何,就目前俄乌这种决裂的程度来看,双方也基本上不可能在没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谈判,必须有一个强大、中立、而且能够服众的第三方作为中间人,保障谈判顺利进行。
从历史上看,《明斯克协议》的中间人是法国、德国、白俄罗斯,三个国家;《黑海粮食出口协议》的中间人是土耳其加上联合国。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将来俄乌正式和谈的中间人,大概率也不只是一个,应该是多个。其中有跟乌克兰关系好的,也要有跟俄罗斯能说得上话的,组成一个调停国家集团。这样一个比较多元化的中间人模式,或许会是将来俄乌和谈的一个大体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只要能实现和平目标,也就没必要纠结普京与泽边斯基,能否坐在一起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