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班超出身历史大家,却“投笔从戎”不当史学家,经营西域30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21:12:00 来源:戏说三国

班超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班彪是史学家;班超有一个哥哥是牛人班固,也是史官;还有一个才女妹妹班昭也是历史大家,是皇后的老师。

光武帝建立东汉后,命令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彪死后,班固子承父业,继续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班超给官府做些抄写的工作谋生,但是,班超不愿意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他身材怀大志,投笔从戎,立志效仿张骞,建功西域。

那么,班超是如何投笔从戎的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一、班超走上仕途

班超从小勤奋好学,公元前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校对编辑)。班超和母亲随着哥哥迁居洛阳,由于家境贫寒,班超经常靠给官府抄书打零工维持生计。

一次班超在伏案抄写时,把笔扔到一旁感叹道:“大丈夫即使没有更高的志向,起码也要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到远方立功,争取封侯,干一番大的事业!”

班超出身历史大家,却“投笔从戎”不当史学家,经营西域30年

班超投笔从戎

周围的人听后都笑他自不量力。班超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身材襟呢?”

后来,有一次汉明帝问班固,你弟弟在做什么呢?

班固回答说:“在帮官府写书,靠劳动供养老母”。

于是,汉明帝任命班超兰台令史(掌管宫廷书奏),从此,班超走上了仕途。

二、班超被汉明帝委以重任,出使西域

班超出身历史大家,却“投笔从戎”不当史学家,经营西域30年

班超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被誉为“凿空之旅”,开辟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门。从此,汉朝和西域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汉武帝每年都派出使臣访问西域;西域派往大汉的使节和商人络绎不绝。

可是,好景不长,在王莽篡汉时期,西域部分国家重新被匈奴控制。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西域小国希望和汉朝恢复外交关系,摆脱匈奴贵族的统治,光武帝鉴于东汉国力尚弱,没有答应。

汉明帝时期,匈奴发生内讧,分裂为南北两部,南部拥立呼韩邪单于,归顺东汉,并帮助东汉屯守边境;北匈奴控制着西域,阻碍西域和内地的往来。

为了打通西域通道,让西域各国亲近汉朝,疏远匈奴。

公元73年,汉明帝双管齐下:一边派窦固对北匈奴展开大规模用兵;一边派代理司马班超率36名随从出使西域。

三、班超经营西域30年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声名远播,流传2000年,他也是这样做的:

1.班超来到鄯善(古楼兰,今新疆若羌一带)。

原来鄯善国曾归顺大汉,看到汉使到来,鄯善国王非常殷勤地地招待了班超一行。不过,没过几天,鄯善王的态度变得比翻书还快,变得疏懈怠慢了。

对于鄯善王先恭敬,后傲慢,班超马上意识到,匈奴使者来了,肯定是他们捣乱,破坏汉朝和鄯善国的关系。

班超为了验证猜想,故意问鄯善侍者:“匈奴的代表来了好几天了吧?他们住在哪里?”鄯善侍者以为事情已经被班超发觉,只好直言相告。

班超马上召集36名随从开会,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必须先发制人,连夜袭击匈奴使者,消灭他们,才能使鄯善王服从我们!”。

半夜里,班超一行里应外合,乘着月黑风高,放火焚烧了匈奴使者的营舍,然后,趁势杀掉所有匈奴使者。

班超把300个匈奴使者的首级送给鄯善国王看,鄯善国王恐惧不已。

班超好言抚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鄯善王决定,派王子做人质,与东汉交好。

2.班超一行离开鄯善,到了于阗国(今和田)。

当时于阗国是天山南道大国,是个亲近匈奴的国家。国王自恃国力强盛,又有匈奴使者做监护,故意扯虎皮拉大旗,对班超态度冷淡。

国王甚至听从巫师的话,派人和班超要马,说要杀掉马祭神。

针对巫师借神的名义,不愿和汉交好。班超将计就计,假装同意献马,但要巫师亲自来取,等巫师一靠近,班超立即将他杀死。

班超把巫师的人头送给于阗国王,并责怪他不该如此对待汉使。

于阗国王对班超在鄯善国的神勇表现早有耳闻,如今亲眼目睹,果然名不虚传,他主动杀死匈奴使者,归属了东汉。

为此,班超也重赏了于阗国王和大臣。

3.公元74年,班超到达疏勒国(今新疆喀什)。

疏勒国王兜题是龟兹人,由亲匈奴的龟兹王所立,很不得人心,班超废掉兜题,把他放逐会龟兹,立原疏勒国王的侄子为王,获得了疏勒国民的拥护。

公元75年,汉明帝驾鹤西游,汉昭帝召班超回国。

疏勒人担心,班超前脚刚一走,龟兹人后脚就会来,他们尽力挽留班超,但是皇命难违,班超还是离开了疏勒国。

回国途中,经过于阗国时候,班超又一次受到于阗国人的恳切挽留,有人甚至抱住他的马腿不放,班超深受感动,觉得此种情况想走也不一定走得了了。况且,自己的宏大志愿尚未全部完成,他毅然决定重返疏勒国。

4.班超恩威并用,使西域50多个小国都同东汉恢复了外交关系。

班超既有铁腕镇压,也有温情安抚。经过班超不懈的努力,班超终于使西域50多个小国都同东汉恢复了外交关系,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各民族的友好。

公元91年,东汉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班超为都护(西域最高军政长官)。

班超出身历史大家,却“投笔从戎”不当史学家,经营西域30年

西域都护班超

公元95年,汉和帝下诏褒奖班超功劳,封他为定远侯,后人称他为“班定远”。

班超70岁时,班超觉得精力大不如从前,思念家乡的心情日甚一日,就给汉和帝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请求归国。

《后汉书·班超传》记载到:“超之气力不能从心(后来演变为成语力不从心)”

在班超71岁那年,回到洛阳,班超在西域经历了30多个春秋,已经从精壮小伙变成古稀老者,也见到了久别的妹妹班昭。

结语

班超的投笔从戎,堪比鲁迅的弃医从文,为的是国家利益,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班超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不仅文了得,在他的字典里还有一个“武”字,可谓文武双全。

班超为了国家利益,半路地选择改行,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大半生转战在西域疆场,他机智勇敢,叱咤风云,他带兵镇守西域30多年,安抚联络当地50多个小国,多次平定匈奴的骚乱,为保卫汉朝西部边境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拜射声校尉,名垂千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05: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此人弃笔从戎后,用31年征服55个国家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奇人,他的父亲是一个史学家,他的哥哥是一个史学家,他的妹妹还是个史学家,而他本人也做了几十年的小官吏,平常的工作就是负责帮别人抄写文章。这个人在42岁的时候
2023-07-26 12:08:00
...班昭是班固的妹妹,他们的父亲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史学家班彪,而且班固和班昭秉承了先父的遗愿,也成为了著名的史学家。班昭在班固死后,奉汉和帝之命,整理校对了班固所著的汉书,将
2023-04-16 21:20:00
班超月氏帝国之战巩固西域主权
...”这一典故。班超是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以及妹妹班昭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而他则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龟兹故城地标汉明
2023-07-13 07:55:00
班超凭一己之力,降服偌大的西域
...色的班超班超并不是武将世家出身,相反,他们一家都是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就是班超的哥哥,可是班超却有着和家人们不一样的理想。他觉得天天在自己的屋子里面研究历史,实在是太
2023-05-09 10:59:00
班超投笔从戎,万里封侯纵横捭阖,称雄西域
...(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扶风平陵有班家,一众父子皆史家。班彪班固其父兄,前赴后继著《汉书》。其
2023-02-16 23:14:00
班超:从布衣书生到西域英雄的传奇人生
公元32年出生史学世家的班超,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史学家班彪,其兄班固,也就是撰《汉书》写《白虎通义》《两都赋》的作者,其妹班昭,续《汉书》,作《女诫》《大雀赋》。然自幼"不修细节
2024-01-04 19:06:00
班昭:为哥哥班固继写汉书,成历史上首位女史学家
...人心,白首不相离”而著称的卓文君等。然而,班昭这位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参与者,似乎在人们的记忆中略显模糊。今天,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班昭这位杰出的女性。首先,班昭的家世颇为显
2024-01-26 02:04:00
班固与《汉书》:史学与文学的双重辉煌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朝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在史学界,与司马迁一起并称为“班马”或“马班”,在文学界,与扬雄、张衡一起并称为“班扬”“班张”。其撰写的《
2024-01-26 02:02:00
唐朝使节团被印度劫杀只剩下两人,这两人借兵灭了此国
...说时间较早的班超,他是东汉汉明帝年间的大臣,父亲为史学家班彪。编纂《汉书》的班固、班昭是他的哥哥与妹妹,父亲兄妹皆如此,班超自然也是博览群书。可他并不想要从文,早先干过掌管奏
2023-01-04 19: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