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16年的春天,湖北通山县黄沙铺镇孟垅村的一个小院里,一位92岁的老太太躺在床上,眼中满是担忧。
老人一生中共养育了7个儿女,其中有3个儿子是身高不足1.5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智障儿。
为了照顾3个儿子,身躯佝偻的她仍在吆牛耕地,插秧种菜,已经有70年不曾离开过村子。
现在,92岁的她一病不起。
担心自己去世后,三个智障儿子挨饿,这位母亲用数年时间,攒下上千斤的稻谷。
即便缠绵病榻,她也依旧记挂着三个儿子,担心他们有没有吃饭,睡得好不好……
这位平凡又朴实的母亲,用坚强和责任谱写了一曲母爱的赞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老人名叫孟阿香,年轻时是闻名十里八乡的大家闺秀,到了待嫁的年龄后,家里的门槛都快被媒人踏破了。
可孟阿香谁都看不上,最终在长辈们的撮合下,嫁给了四门湾的嫡亲表哥。
婚后没多久,她就生下了大儿子乐建瑞,本是喜添新丁的好事,一家人却高兴不起来——孩子的表现有些不太正常。
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身上的异常也越发明显,发育缓慢,不会说话,智力也好像有问题,根本无法交流。
着急的夫妻俩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都没能找到病因,不仅如此,之后养育的6个儿女中,有2个儿子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他们生了三个傻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做了坏事遭天谴,也有人说是两人八字不合。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不再愚昧、封建,有人告诉被困扰了很多年的夫妻俩,
或许是近亲结婚导致了孩子们的异常。
这个消息对于爱子如命的两人无疑是晴天霹雳,夫妻俩很是自责,认为都是自己害了3个儿子。
孟阿香抱住3个儿子大哭:“只要娘还活着一天,就绝对不会让你们饿肚子。”
因为智力有问题,三个儿子完全无法沟通交流。
大儿子乐建瑞总是闷头不语,谁都不理。
二儿子乐建作情况稍好,但也不会说话,偶尔会张着嘴“啊,啊”几声。
三儿子乐建卷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断地挥舞着双手,嘴里说着什么。
四儿子乐建九智力没有问题,但和哥哥们一样身材矮小,干不了重活,平日里和3个姐妹一起照顾哥哥。
家里有这么多张嘴等着要吃饭,劳动力却只有夫妻两人,还要分出精力来照顾三个智障儿子,可即便生活再艰难,两人都没有想过要抛弃三个智障儿子。
在两人的勤奋努力下,一家人的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三个女儿相继出嫁,四儿子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日子似乎越来越好了。
造化弄人,1997年,孟阿香的丈夫在干活的时候摔伤,年事已高,家里也无钱医治,很快就撒手人寰了。
临终前,孟阿香的丈夫看着妻子不断地流着泪,嘴里一直说着对不起,孟阿香紧紧抓着丈夫的手:“你没有对不起我,我会照顾好孩子们,放心去吧。”
她的丈夫这才闭上了双眼,带着满心的遗憾和愧疚离开了人世。
丈夫离去之后,照顾三个儿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孟阿香一个人身上,日子越发难过了起来。
几个女儿商量着接母亲过来住,却不知道该如何安置三个智障兄弟,孟阿香理解女儿的难处,表示自己会照顾好几个儿子,让女儿不用担心。
好在在外打工的四儿子每月都会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孟阿香也会去耕种,勉强能够生活。
每天,乡亲们都会看到一个佝偻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劳作着,因为劳动力有限,4亩地孟阿香只能种一半。
为了守着儿子,孟阿香已经有70年左右没有离开过四门湾,连8公里外的小女儿家,她也从没去过。
孟阿香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苦,曾经村里年年征公粮时,孟阿香总是第一个来交的,从不拖欠。
在邻居们有难处时她也会伸出援手,别人家里有人病了,她还会把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送过去,村民们都很敬重她。
乡亲邻里们知道她性格要强,不愿意白白接受帮助,就请她去家里做些零工,借此塞钱给她。
平日红白喜事邀请她一家子过去,孟阿香从不让三个儿子去酒席吃饭,也不让儿子们去别家讨吃的,担心别人看轻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的维护着三个儿子的尊严。
镇里了解了她的情况后,上门来和老人谈心,想把孟阿香一家四口人都接到敬老院里来安享晚年。
孟阿香却拒绝了:“我还活着,我能够照顾好儿子。”
可自己终究会走在儿子前面,当她去世后,三个儿子又该怎么办呢?
一个母亲最后的爱
随着年纪的增长,孟阿香感到身体越来越差,走几步路就得歇一歇。
这可急坏了老人,她是三个智障儿子唯一的依靠,要是倒下了,生不能自理的儿子们该怎么活下去呢?
于是孟阿香开始为三个儿子积攒粮食。
每天她只吃一些玉米糊糊,一个红薯就当一顿饭,连菜都很少吃,更别提荤腥了。
省下来的稻米,孟阿香都小心地存放在大木缸中,每口木缸都大到要两个成年男子张开双臂才能合抱过来。
几年下来,孟阿香足足攒了四大缸稻米,除了后来孟阿香生病后不能劳作,吃掉了其中的一缸稻米,其余三缸都保存完好。
为防止受潮生虫,稻米都没有去壳。
除了这些,老人还存下了
一两百斤的玉米和两三百斤榨油的菜籽,家里还养着3只肉鸡和一头耕牛。
有了粮食,还得学会一些生活技能。
大儿子乐建瑞和三儿子乐建卷智力残障比较严重,只有二儿子乐建作还能勉强沟通。
于是孟阿香教二儿子怎么烧火做饭,怎么下地干活,但要教智障儿学会生活技能并非易事。
就拿一个简单的烧火来说,孟阿香一遍又一遍的教儿子怎么放柴禾,怎么去点火,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手势她都要细细分开来,一遍遍的重复,才能在二儿子的脑海里留下印记。
乐建作似乎意识到了母亲在教他怎么活下去,平日里散漫、呆滞的模样都消失不见,虽然很缓慢,但他也在一点点进步。
在孟阿香的努力下,乐建作不仅学会了做饭,还学会了砍柴,如果有人带着,他还能下地干活。
只是乐建作依旧不能判断时间,辨别季节。于是孟阿香想了个笨办法,看到太阳照在门上了,那就可以做午饭了,望着远处太阳落到山头了,就该做晚饭了,等太阳完全落山什么都看不见以后,就到了睡觉的时间。
靠着这个笨办法,二儿子慢慢能够自理了。
担心儿子们不能给她送终,孟阿香甚至准备好了自己的后事。
柴屋的柴垛后,放着一口漆好的棺材,地上还堆放着一筐筐的石灰,万一哪天她一病不起,后事能有个着落。
可她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
“为了儿子们,我还不能死”
2016年过完年后,孟阿香的身体每况愈下,整日卧床不起。
在外打工的四儿子乐建九得知消息后匆忙赶回老家,看着虚弱的母亲,这个坚强的汉子也红了眼眶。
尽管孟阿香老人一再表示自己只要休息几天就好,四儿子还是和妻子一起把老人送进医院检查,可结果却很不乐观。
医生诊断老人的肺部已经老化,随时都会有去世的可能,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家人都很悲伤,只有孟阿香老人十分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三个“傻儿子”以后该怎么办。
四儿子想让老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能够减少病痛的折磨,可老人却执意要回家,四儿子只能将孟阿香接回家中休养。
孟阿香很快就虚弱了下去,除了偶尔起来晒会太阳,她几乎不再下床,甚至连翻身都做不到,白天乐建九出门干活,妻子阮八元就在家照顾老母亲。
夜里乐建九也不敢放松,每天晚上起来四次,帮孟阿香翻身。
孟阿香吃得越来越少,小半碗稀饭已经是极限,大小便也失禁,身上每天都穿着尿不湿,儿子儿媳每天给她换两次。
躺在床上无法自理,只能靠儿子儿媳照顾才能活下去,这对倔强要强了一辈子的孟阿香来说是一种折磨,她也很心疼儿子儿媳,还要分精力来照顾她。
但她却始终放不下心:“我还不能死,我死了,我的儿子们怎么办?”
自从孟阿香生病被四儿子接走照顾后,智力相对较好的二儿子每天都会走上1.5公里的路来四儿子家看母亲一会。
乐建作依旧不会说话,也无法和母亲交流,孟阿香也因为病痛折磨,精神萎靡,母子俩只是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刻。
或许他并不清楚“母亲”这个词的含义,也不明白生病和死亡意味着什么,但他每天都风雨无阻,就为了看一看母亲。
孟阿香忘记了很多事情,唯一牢记的是三个“傻儿子”,她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着四儿子,等她去世后,三个哥哥就交给他了。
“我现在要死了,也挂念不了。”
四儿子每天都会去老宅里看一看三个哥哥,带着二哥下地干活,当他第一次看到那满满三口木缸的稻谷时,顿时泣不成声。
他答应母亲:“只要我不出去讨饭,就有三个哥哥吃的,我也是个男子汉。”
爱心汇入小山村
当地村委会和政府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关心孟阿香一家的情况。
多年来,母子四人一直都享有低保,每月共计可以拿到800元左右,随着2016年五保补贴上调,三个儿子的低保都转为了更高的五保,每人每年能拿到5800元。
除此之外,孟阿香和已经超过60岁的大儿子、二儿子,每月还有一定的老龄补助。
孟阿香生病以后,有关部门还送来了2000元慰问金,她的故事还被媒体报道,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寄来了生活用品和捐款,让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孟阿香看到有这么多人在关心她们母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要好心人来看望,她都会说上一声:“谢谢。”
有了基础保障,二儿子也能跟着四儿子下地干活,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一件事情的发生,让这个小家濒临破碎。
长子病逝让她失去了希望
孟阿香被接到四儿子家后没多久,大儿子乐建瑞就摔伤了。
四儿子乐建九也不知道大哥是如何摔伤的,那天他照例回老宅照顾三个哥哥,却看见大哥已经摔在地上动弹不得。
二哥和三哥也没有意识到要拉一把,只是站在一旁看着。
已经72岁的乐建瑞根本经不起这一摔,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终日卧床。
从此二儿子除了要给两个兄弟做饭,还要给卧病在床的哥哥喂饭。
乐建瑞摔伤的消息没有告诉孟阿香,正好乐建瑞之前也没来看过老人,担心刺激到她,四儿子就把这个消息瞒下了。
5月31日,乐建九回到了老屋,除了坐在门口自言自语的三哥外,本该等着和他一起去干活的二哥却不见踪影。
他往里走了走,却看见了无比悲伤的一幕:
躺在木板床上的大哥面无血色,已经没了呼吸,二哥端着碗筷还在试图给他喂饭,床上满是洒落的饭粒。
大哥的后事乐建九没钱也没精力操办,只是简单地收敛了尸体,一切从简。
回到家中后,一看到还躺在床上等着听“傻儿子们”的消息的孟阿香时,乐建九差点没哭出来。
“哥哥们今天也很好,吃了很多饭,您放心吧。”
听到乐建九的话,孟阿香这才放心地准备睡去。
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似乎是作为母亲的直觉,孟阿香再三询问大儿子的消息,乐建九犹豫了很久才慢慢地告诉了母亲。
从那天起,孟阿香就不再进食进水,也不再说话,面容呆滞,原本还有些精神的她似乎在一夜之间
“死去了”。
能够一直撑到现在,是因为孟阿香始终放心不下三个智障儿子,强撑着一口气不愿离开。
听闻大儿子的死讯后,孟阿香也失去了生的希望。
7月6日,孟阿香预感到了些什么,她拍醒了守在床边的四儿子,不断地比划着一个圆。
乐建九知道她在说什么:“您放心,木缸里的粮食都存得好好的。”
孟阿香听到后,才放心地闭上了双眼。
遵照老人的遗愿,乐建九把母亲和父亲安葬在了一起。
大儿子去世后,村委会让二儿子乐建作和三儿子乐建卷搬进了村里废弃的小学,还从镇上的福利院搬回了柜子和床给兄弟俩用。
老二依旧负责煮饭照顾整天自言自语的三哥,好在学校距老四乐建九家很近,几分钟就能到,每次乐建九做好吃的都会叫上两个哥哥。
12月1日一早,乐建作突然跑到了乐建九家,嘴里咿咿呀呀说着什么,手里胡乱比划着。
乐建九意识到可能是出了什么事,急忙跟着二哥回到了学校里,看见三哥正躺在床上,早饭放在一边没有吃。
乐建九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先喂了些糖水给三哥,准备下午看看情况,不行就赶紧送到医院去。
等中午干完活回来,发现躺在床上的三哥没有挪动过,睁大着眼睛,不停地大喘气。
乐建九急忙请来了乡医,医生检查过后,沉痛地说:“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乐建九不信邪,让二哥在家照顾三哥,跑到镇上买了肉准备给三哥补补身体,刚进家门就被告知三哥已经不行了。
12月3日,在亲戚朋友和村民的帮助下,乐建九把三哥安葬在了大哥的墓边,因为家里实在困难,三哥的丧葬也一切从简。
在家待了两天后,乐建九总觉得给两个哥哥修建的坟墓过于简陋,又带着二哥一起拿着工具,捡来石块重新修缮了一遍。
看着两个新坟,乐建九认真而悲伤的和二哥说:“以后,咱俩就一起生活了。”
二哥乐建作只是望着坟墓发呆。
生活还要继续
乐建九曾劝说二哥和自己一起居住,可乐建作固执的住在废弃的小学里。
一间20平米的小屋被简单的隔成两段,靠外的那边是厨房,一口吊锅悬在火堆上,角落还散落着一些干柴,乐建作平日就在这里烧火做饭。
靠里的那个房间有一张床,旁边的桌子和柜子上散落着乐建作的衣物。
每天起床,乐建作都会和弟弟一起外出干活,傍晚还会捡些柴火带着外面散养的老母鸡回家。
唯一的娱乐,就是吃完饭后换上衣服到弟弟乐建九家看会电视,他并不和人搭话,只是坐在门口呆呆的看着电视,也不知道看没看懂。
孟阿香去世之前,母子四人已经被列为了重点扶贫对象,村里为其出资三万元,加上之前乐家筹借的2万元,购置了一块宅基地。
考虑到孟阿香家里的情况,孟垅村“特事特办”,雇请工匠,为孟阿香一家盖上新房,费用由县里负担。
看着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天天建成,乐建作高兴得手舞足蹈,每天都要去转上几圈。
乐建九夫妇还拿着好心人的捐款给哥哥添置了一些家具和衣服,商场老板娘特意给了最低价,夫妻俩把家具暂时放在家里,就等着房子装修好帮哥哥布置。
如今有着好心人和政府的帮助,乐建作的生活已不成问题,乐建九计划着春节过完就外出打工,给自己的儿子积攒一些买房钱。
他想好了,离开之前会把母亲留下的三大缸稻米脱壳后留给哥哥食用,再把乐建作的五保补助卡留给居于本地的两个姐姐,让她们代为照看。
乐建九依旧保留着那三个木缸,连上面的盖着的油布也不曾挪动过,每当看到这些木缸时,乐建九就仿佛看到了母亲孟阿香弓着身子往里面添稻谷的身影。
那是一位坚强的母亲留给儿子们最后的爱。
参考资料:
法制网报——《母亲留下3缸稻谷给3个智障儿不料老大已去世》
澎湃新闻——《湖北“为三个智障儿留三缸米”老人今日过世,长子5月去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