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千万级网红“王妈”接连被挂在热搜上。曾被称为“打工人嘴替”的王妈,因被网友吐槽用工待遇等在网上发酵,一夜间“塌房”。
昨日,“王妈”所在公司武汉荒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文致歉。
一夜“塌房”!刚刚,紧急道歉了!
“打工人嘴替”王妈塌房?最新回应
“王妈”两年做到全网4000万粉
一条广告60万元
“王妈”王志欣凭借《重生之我在爽文剧里当保姆》的视频走红,目前该视频已有超过280万点赞,视频爆火后,@七颗猩猩不断保持着该系列视频的更新,前后20集平均点赞高达200万,平均浏览量过亿。@七颗猩猩一个月内涨粉超过百万,随着粉丝的不断增长,荒野文化旗下账号的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
作为一个成立于2022年2月的MCN机构,荒野文化可谓是发展迅速,短短两年时间便达到了全网超4000万的粉丝量级。
根据抖音官方统计工具显示,从3月5日的首集发布,到3月19日接到第一个商单植入,该账号只用了15天时间,26集中共有16个广告植入。据某平台官方统计工具显示,七颗猩猩21-60秒视频报价是50万元,60秒以上视频报价60万元,这意味着他们两个月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960万元。
对此,网友戏称:新的货币单位,一猩等于60万元。
而在两年前,2022年2月当时的星图平台显示,“七颗猩猩”的视频报价,21-60秒的视频仅为8万元左右,60秒以上是10万元左右。
网友评论:赚打工人关注背刺打工人
对此一事,不少网友认为网红赚打工人关注背刺打工人实在不合适。
寻人总动员鸣警:曾经的“王妈”是大家的职场共鸣,如今却变成了背刺,真相揭开后真让人心寒!企业如果不重视员工的情绪价值和尊重,只会失去更多信任。
秩言Dafi:剧本是打工人嘴替,现实是老板人设。
Re丶miniscence:有没有可能她本来就是那个模样。
文笙V:网红创作者都是抓住容易火的题材,就使劲拍。网红就想着怎么赚钱了,怎么可能共情真正的打工人。
也有人感叹,网红来钱的确快。
Bonnie宝Liu:广告收入960万元,还有其他收入呢?结果招聘4000元一个月大小周不给买社保,960万元够招多少个4000元一个月一辈子了。
做音乐真的不挣钱:一个月赚5百万元,都不舍得给员工多加哪怕1000元工资。身上一件名牌随便都能给员工一年奖金了,不理解。
希望风儿温暖一点:两个月广告收入960万元,这也太能赚了吧。
前员工爆料:“王妈”在公司有绝对的话语权
5月28日,记者探访“荒野文化”。一位前来面试的王女生(化姓)告诉记者,其面试剪辑岗,荒野文化工作人员告诉她,“最近网上的消息你应该看到了,待遇就是按网上回应来的。”王女士表示,面试官称该岗位倾向招聘有经验的员工,最好可以不需要人带,直接可以上手。
看到“王妈”塌房,算是意料之中。
曾在荒野文化就职的珊珊(化名)告诉记者,在公司里,“王妈”有绝对的话语权,人员进出、剧本敲定等很多事情都得等她定夺,这也导致有时候一些工作流程变得繁琐。“她塌就塌在自己拍的东西是反压榨,现实给的工资配不上员工付出的精力。”珊珊称,正职员工的薪资是保密的,试用期的员工薪资构成是4800元的底薪加绩效,有试用期的员工疯狂加班的情况下到手也就5000多元,实习生工资相对会更低些。
在和“王妈”共事的这段时间,珊珊觉得她挺好相处的,但也确实像外人说的“心思很多”。回看自己和“王妈”共事的那段时间,珊珊说道:“心态复杂,眼看她起高楼,眼看她楼塌了。”
但对于薪资保密一事,不少网友表示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如此,并非只“王妈”一家。
“王妈”网店出售不正之风短袖
“王妈”塌房后开始掉粉
据企查查APP显示,王志欣(主创)名下关联一家武汉市武昌区七颗猩猩商贸中心,成立于2022年7月,已认证一电商平台“七颗猩猩的店铺”,该网店多销售“王妈”视频中的同款服装,其中多个短袖T恤上印有“不正之风”图案。“王妈”曾在“七颗猩猩”账号视频中提到“不正之风”。
图片来源:@篝火视频
值得注意的是,据第三方数据显示,5月28日“王妈”七颗猩猩粉丝数量最高达1657.65万,粉丝增量为负1114,目前该账号粉丝量为1657.5万。
人民日报评王妈背刺打工人
近期,网红角色“王妈”及其背后公司引发巨大争议。
身在职场的年轻人感到被冒犯,甚至气愤,就在于原本由角色而产生的共鸣、共情以及“被理解”的感觉,在“真相”浮出水面的一刻都破灭了。今天,职场上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年轻群体,生活条件相较于父辈更优渥、面对的职业选择更多,干工作不仅为了糊口,也同样期待获得更多情绪价值、受到更多尊重。
面向未来,这种期待和需求只会越来越强烈,应当引起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重视。
来源 | 新闻晨报、人民日报评论、蓝鲸财经、上游新闻、九派新闻、网友评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