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不少家庭约定讲“心”不讲“金”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24 03: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部分年轻人吐槽返乡过年“发不完的红包”和“吃不完的酒席”让祝福变了味

不少家庭约定讲“心”不讲“金”

本报记者 黄仕强

《工人日报》(2024年02月24日 03版)

阅读提示

今年春节期间,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过年时,总有吃不完的酒席、发不完的红包。但也有不少家庭约定讲“心”不讲“金”。

“今年春节送礼花了7500元、给侄子侄女包红包花了4000元,收回了2500元,亏了9000元,这还不算走亲戚时,买的各种礼品。”2月18日晚,家住重庆南岸区的万杰和妻子盘点“春节收获”时,显得十分无奈。

万杰的遭遇并非个案。每年春节,社交平台上有关“人情债”等的讨论经常引发热议。今年春节期间,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过年时,总有吃不完的酒席、发不完的红包。为此,不少人呼吁,随份子送人情和发红包,意在表达祝福,要“讲心”不“讲金”。

春节期间冒出一大堆“人情债”

“自从我结婚以后,我就害怕过年了,每年冬月、腊月挣的钱,只够回家过个春节。”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万杰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的一个月,在渝东北老家的父母就打电话询问春节安排,并嘱咐他要给亲戚准备拜年礼物、侄子侄女的红包以及一些需要以他的名义参加的酒席。

万杰目前是重庆一家广告公司的项目经理,每月工资8000元,妻子是全职妈妈,每月除去房贷、生活费几乎剩不了什么钱,每年能够指望的就只有年底绩效奖金。每次听到父母说起“给红包、吃酒席”的话题,他是既头疼又无奈。

“以前,还没结婚的时候,我还很盼望春节,那时候还不用管这些‘人情债’。”万杰表示,自己成家后,春节期间琐事接踵而至,尤其是过年走亲戚,第二年的拜年礼,只能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提高,不能降低,最少也得维持前一年的水平,给侄子侄女的压岁钱也一样。“由于我们家亲戚多,每年单是买拜年礼的钱就要近5000元,八个侄子侄女,每人还要包500元的压岁钱红包。”

对于万杰的遭遇,他的老乡兼同事王涛也有同感。“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今年春节期间,一下冒出了这么多‘人情债’,亲戚搬家、同学的孩子满月、邻居家的长辈过大寿……我们一家从去年腊月二十一直要送到正月二十六,有时候一天要跑两家,‘人情钱’最少的要送300元,最多的要送5000元,这一个多月,单是‘人情消费’就要近2万元。”

当《工人日报》记者提及重庆各区县已经大力整治“无事酒”,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时,万杰和王涛二人均表示,在远离城区的农村地区,“无事酒”仍大行其道,并且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也表明了不收礼金的态度,就邀请你到家去聚一聚,但所谓的“人情世故”,“别人可以这样说,你不能真就这样干”。

给多了负担重,给少了面子过不去

“春节期间过度的‘人情消费’,让祝福变了味。”万杰说,春节压岁的本意在于“压祟”,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期许,希望孩子在来年能够平安吉祥、无病无灾,但是过高的压岁钱却完全背离了压岁的初衷,不仅加重了长辈的负担,对孩子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万杰坦言,2000年左右,长辈给他的压岁钱红包基本上在5元钱上下,到2011年上大学后,长辈给的压岁钱红包都是1000元。“红包金额是涨了许多,但却没有了小时候的满足感、幸福感,因为这里存在一个‘等价交换’的定律,亲戚给我包了多少钱的红包,我父母也得给亲戚的子女包多少。”

今年过年,刚上班的周觅仍旧收到了长辈的红包,但也引发了她对未来的焦虑,一方面毕竟不能一直收红包,以后总得还回去的;另一方面,长辈给红包时,总会有意无意提醒她要帮忙解决一些事情。

家有两个孩子的张桦称,虽然自家孩子是收红包的一方,但你来我往,人情总要还上,有时候遇到只有一个孩子的亲戚朋友,给两个孩子一人400元的红包时,要还回去往往还得额外补200元,凑够1000元,所以收红包的心理负担也蛮重。有时,为了减轻一些不富裕亲戚的负担,她会无奈选择不带孩子上门拜年。

采访中,还有不少市民坦陈,过年最大的焦虑就是给长辈和小孩的红包要包多少钱,多了负担重,少了面子过不去……

一家人可以约定共识

记者春节期间走访时也发现,当崇尚节俭的新风尚与传统礼数相碰撞,一些人也想出了不少新招。

“我们家春节前就约定好了,兄弟姊妹之间人情往来就按照1200元的标准执行,春节串门互相都不拿礼物,给孩子发红包最高也不能超过200元。”老家在重庆奉节县的冉蕾告诉记者,往年春节,她家里既会自行购买牛奶、礼包、烟酒茶等走亲访友时要用到的礼品,也会收到其他亲戚送来的类似礼品,到最后,这些礼品在亲戚朋友家转了一圈后,又重新回来了,“我们一大家人都感到既好笑又尴尬,所以今年春节前,我们就在家族群里进行了约定”。

冉蕾表示,正是制定了“互补送礼,单纯团聚”的规定,今年春节,家里过得比以往要轻松不少,欢乐祥和的氛围也浓了许多。“今年春节,人情往来是讲‘心’不讲‘金’已成为我们一大家子人的共识,今后我们也会这样遵守。”

老家在重庆巫山县的周经鸣,给记者分享了大年初六他家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乔迁宴的情况。“我们已经在海南海口居住了10多年,近些年来,父母的年龄大了,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便在老家盖了新房子。”周经鸣说,尽管家里已经快20年没有举办酒席,但是考虑到不能给亲朋增加人情负担,也响应县里“不办‘无事酒’”的倡议,就一直没有举办乔迁宴。

周经鸣称,今年春节,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兄弟二人只邀请了亲戚参加,并反复告知亲属“超过500元的礼金,一律不收”。最终,乔迁宴办了6桌,收到礼金2.6万元,而这些礼金又被他们以“首次到新家来”为由,以红包的形式退给了亲戚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逢年过节就该讲“心”不讲“金”
...时,总有吃不完的酒席、发不完的红包。但也有不少家庭约定讲“心”不讲“金”。(2月25日《工人日报》)元宵节过完,年也就算正式过完了。年是过完了,但是期间的一些遭遇,却让很多人
2024-02-27 06:17:00
【多彩新论】逢年过节就该讲“心”不讲“金”
...时,总有吃不完的酒席、发不完的红包。但也有不少家庭约定讲“心”不讲“金”。(2月25日《工人日报》)元宵节过完,年也就算正式过完了。年是过完了,但是期间的一些遭遇,却让很多人
2024-02-27 16:06:00
乡情  亲情  友情
...又叫做“做人情”,我的母亲就是一个善于“做人情”的家庭主妇。我们兄弟俩都不在信丰县工作,但是母亲并不寂寞,她经常会主动要求亲戚为她提供帮助。亲戚来的时候,总是会带上自己家的花
2024-02-24 05:42:00
小姑子结婚我给2万红包,没想到结婚当天,我婆婆竟把钱要回来了
...了20000块的红包。我万万没有想到,婆婆竟然不顾之前的约定,直接把红包抢了过来。幸亏亲戚都已经走了,只剩下我们自己,否则让小姑子怎么面对。我心里充满了不安,回到家里,婆婆在
2024-03-13 17:34:00
夫妻互为“吉祥物”
...还不如由着他。”表姐进一步说:“再则,每个人的原生家庭不同、个人经历不同,很难共情。你表姐夫从小家里穷,同族的亲人和亲戚没少接济他家。他随礼、随多少,心里有本账。所有的情况我
2023-08-09 00:46:00
因为结婚时收的红包,而在结婚后第二天跟老公提出离婚
...着迎亲队伍来我们家,我们家都是按礼节办的。我父母按约定给了老公6600块见面礼,后来我就上了花车,去男方家了。在婆家,婆婆也给了我见面礼,但我明显感觉到红包薄薄的,不像有66
2023-08-14 16:17:00
7200元年终奖不够给压岁钱?不少年轻人老年人感言“压力很大”
...、不跟风、不过度。来自贵州贵阳的王伟今年和兄弟姐妹约定只给孩子发小额红包,统一为80元,“大家图个热闹喜庆就好”。此前,按照他所在地方的习俗,压岁钱通常以200元居多,每年春
2024-02-20 10:48:00
趁机收红包吧!女生考上二本摆升学宴被嘲笑:人家一本都没摆酒
...,虽然这所学校只是一所普通的民办本科院校,但对这个家庭来说,依然是值得庆祝的大事。为了分享这份喜悦,女孩的父母决定举办一场隆重的升学宴,邀请了众多亲朋好友。宴会当天,现场热闹
2024-07-31 10:43:00
...比年轻人开始出手“整顿压岁钱”有人和同辈的兄弟姐妹约定只给孩子发小额红包,统一50元“图个热闹喜庆就好”有的约定“互免”以自制小礼物代替压岁钱礼看似更轻了但情意却更重了压岁钱
2025-01-29 07:2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