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识破同时在多家公司“上班”的骗子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2 07: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

识破同时在多家公司“上班”的骗子

上海浦东:依法对职业骗薪系列案提起公诉

导读

◆该团伙成员通过伪造应聘材料、虚构个人能力,在同一时间段内入职多家公司,但他们并不打算也没有能力为公司创造任何业绩,只为骗底薪。

◆为了能延长在一家公司的任职时间,尽量多骗几个月底薪,他们甚至花钱请“演员”扮演所谓的“高净值客户”,应对公司电话回访、参加公司活动、表达投资意向等。

◆这些“员工”刚入职时就有异常之处,正常入职员工都是催着公司为其缴纳社保,他们反而主动提出不用公司缴纳社保。

2022年底,一家小型金融公司的报案,让一个职业骗薪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成员个个堪称“时间管理大师”,他们靠着伪造的“完美履历”,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入职多家公司,专门骗取底薪,致使数百家企业被骗,对人力资源市场造成恶劣影响,也给众多中小型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

今年10月起,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以诈骗罪陆续对这起职业骗薪系列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截至目前,该院已对杨某等158人提起公诉,其他涉案人员仍在审查起诉中。

带着“完美履历”入职,却是零业绩

A公司是浦东新区的一家小型金融企业。2022年1月,因业务需要,A公司对外招募融资经理,要求具有相关从业经验,最好自带客户资源。招聘过程中,杨某亮眼的简历引起了公司人事的注意。面试时,杨某不凡的谈吐更是给面试官留下极深印象:开豪车、戴名表,高学历、好口才,拥有长期金融行业从业背景、手握大量优质客户资源……总之,完美适配岗位需求。最吸引A公司的是杨某许诺的“小目标”——将在一年内为公司融资2.1亿元。就这样,杨某顺利入职A公司。

入职后不久,杨某还主动将手下的8名“精兵强将”介绍进A公司。与杨某一样,他们个个也都拥有“完美”的个人履历。

由于杨某等人应聘的岗位并不要求“坐班”,因此即使在公司里见不到他们的身影,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况且他们的工作日志总能按时上交。从工作日志来看,这些人不是在拜访客户就是在洽谈业务,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然而,试用期即将结束时,公司的人事发现,杨某等人非但没有为公司带来任何实际业绩,公司还要每月为他们支付底薪。入职时信誓旦旦的承诺与连续几个月零业绩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这让A公司起了疑。此外,A公司还意外发现,这批员工里有人同时在其他公司上班。

结合种种反常之处,2022年12月,A公司向公安机关报警。在公安机关调查期间,相继有多家公司因相同事由报案,警方初步判定,这是一个涉及众多被害单位的团伙犯罪。

同时入职多家公司,只为骗底薪

今年3月,浦东警方对以杨某等人为首的骗薪团伙实施了抓捕。

由于该案犯罪形式新颖、涉案人员及被害单位众多、团伙作案和个人作案相交叉、涉案金额较大、取证难度大,案发后,浦东新区检察院通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第一时间依法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完善相关证据的收集、固定及梳理工作。经过严谨细致的梳理,检察官逐渐摸清了该团伙的诈骗套路。

经查,自2020年1月起,该团伙成员通过伪造应聘材料、虚构个人能力,在同一时间段内入职多家公司,但他们并不打算也没有能力为公司创造任何业绩,只为骗底薪。最多的时候,有的成员一个月内同时在17家公司“上班”。

然而,时间长了没有业绩,肯定会引起公司怀疑。为了能延长在一家公司的任职时间,尽量多骗几个月底薪,该团伙开始花钱请“演员”扮演所谓的“高净值客户”,应对公司电话回访、参加公司活动、表达投资意向等。一名“群演”说:“他们(骗薪人)让我们穿得体面点,到了公司跟老板讲自己有很多房子,装作有闲钱想买投资理财产品的样子,实际上我去那里就是为了赚点买菜钱。”这样的“高净值客户”自然不会真的跟公司签约。

当骗薪套路屡试不爽后,骗薪者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甚至发展起下线。“骗薪圈”的“头部”还总结出规模小、背景调查不严格的中小型金融企业名单,招募“圈内新人”一同入职,并从其获得的底薪中抽取提成。职业骗薪人“忙碌”在众多公司的“面试、入职、骗薪、离职”之间,并逐渐形成规模庞大的职业骗薪团伙,被害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经审查,检察机关认定被害企业260余家,该骗薪团伙犯罪金额达3500余万元。

“不需要缴纳社保”成为障眼法

案发后,某被害公司负责人回忆说,这些“员工”刚入职时就有异常之处,正常入职员工都是催着公司为其缴纳社保,他们反而主动提出不用公司缴纳社保。该公司当时虽觉得奇怪,但未放在心上。彼时,公司更加看重的是这批“员工”拥有的高净值客户资源以及他们对公司许下的承诺。据了解,被害企业大多为中小型金融企业,他们对入职者没有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

这起职业骗薪系列案陆续移送到浦东新区检察院后,办案检察官根据在案证据,梳理出涉案团伙使用假客户、进行假投资、制作假记录的情况,证实了所谓“应聘”实则是套路行为且具有欺骗性,已涉嫌诈骗犯罪。今年10月起,该院以涉嫌诈骗罪陆续对该系列案中的158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骗薪犯罪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转和企业内部生态系统,检察机关将对此类犯罪予以持续打击。但如果能从法治的角度,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承办检察官薛松表示。

鉴于此,在依法对案件提起公诉的同时,针对众多被害公司在人员招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浦东新区检察院先后向20余家被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各企业建立健全入职信息审查制度、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完善员工管理、规范新入职人员的社保缴纳工作等,并建议行业间加强沟通交流,对类似的异常“入职者”进行备案提醒,以防被骗。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对该系列案的其他涉案人员进行审查,同时持续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刚入职4天的会计被电信诈骗,导致公司损失10多万,要不要赔偿?
...问。杨某无法理解,小何作为一名财务人员,仅凭QQ群里骗子发的一些信息,没有给自己打电话,也没有跟公司里任何人进行核实,就擅自把公司的一大笔钱转给了骗子。被害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周
2024-08-27 18:56:00
男子同时和6名女子“网恋”骗得200多万,快来看看
...场美好的爱恋。但网络也模糊了每个人的真实面孔,不少骗子打着恋爱的幌子,通过虚拟网络套路对方,借机行骗。5月11日,高邮警方通报一起总案值高达200多万元的系列网恋诈骗案。诈骗
2023-05-11 20:53:00
市民参与虚假投资理财被骗20万元 海口反诈中心公布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有一定收入、资产,且存在投资需求的群体作案手法:骗子在各类社交软件上结识受害人,谎称手上有赚钱项目,引导受害人在虚假网址或软件上操作注资,同时以交易异常为由要求缴纳保证金,
2023-11-16 20:51:00
海口一女子婚恋网站交友被骗6万多元!警惕这些套路→
...400元。该案易受骗群体:网购人员、公司人员作案手法:骗子冒充快递客服,谎称快递丢失需要对受害人进行理赔,操作理赔过程中,以核实名下银行信息和验证码为由,将受害人的资金划走,
2023-08-31 12:36:00
...始琢磨怎样才能来钱更快更容易,歪心思之下就想到了去多家公司面试入职骗取底薪的计谋。杨某瞅准的都是入职审核比较宽松的小型金融、科技、咨询企业,以及工作管理容易有疏漏的销售类岗位
2023-05-19 21:13:00
改签机票被骗19万余元 海口警方发布近期反电诈示警案例
...560元。该案易受骗群体:务工人员、无业人员作案手法:骗子通过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主动私信受害人,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软件,完成简单的任务后先返还受害人小额佣金,获取
2024-04-05 17:47:00
“我们的‘世界银行’很快就会落地了你把钱放在里面将来给你无尽的分红我们的董事股东都有什么好处?你要有一个亿的零花钱”这段炸裂的内容出自某微信群里流传的语音发送人是一个自称“艾总”
2024-11-28 16:59:00
公司招85名员工全是骗子,招群演扮客户假装上班!
公司招85名员工全是骗子,招群演扮客户假装上班!一个月同时兼职16家公司 ,三年入职197家公司,月薪高达20万 ,他们不是超能的打工人,而是骗薪大骗子。身穿黑色皮衣的管女士,高
2024-04-11 18:14:00
...不用上班就有收入进账。这令人心动的“广告”,其实是骗子设下的圈套。日前,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成功起诉一起诈骗案。2022年8月,杨某接到某教育公司梁老师的电话,称只要把相关证书
2024-06-14 07: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