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家门口“零差价”买药,威海切实减轻患者就医用药负担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31 09:24: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连宁燕

10月30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海宁,威海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医保待遇结算科副科长宋昱洁介绍关于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有关情况。

家门口“零差价”买药,威海切实减轻患者就医用药负担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决策部署,威海市医保局常态化推进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全力保障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平稳实施,切实减轻患者就医用药负担。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就近低价购药需求,自今年7月份以来,威海市医保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鼓励引导零售药店、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等多方销售国家集采中选药品,打通了集采药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共有127种药品和8大类高值医用耗材在威海市落地实施,药品主要包括省三批中成药、国家第八批、省际联盟中成药,高值耗材主要有骨科脊柱、口腔种植体、超声刀等,平均降幅均超过50%,预计年可节省医疗费用支出1.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0日备受群众关注的口腔种植体在威海市落地实施,通过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竞价挂网“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将单颗常规种植牙的价格由13000元降至5500元左右,破解了老百姓“种牙贵”的难题。加快推进高值医用耗材中选结果在威海市的落地实施,仅9月份就有3类高值医用耗材中选结果在威海市落地执行,分别为超声刀头、吻合器、关节骨水泥。其中,超声刀头联动全国12个省及跨省联盟中选价格,最低价格仅为480元;吻合器联动全国16个省及跨省联盟中选价格,最低价格仅为47.2元;骨水泥类耗材集采平均降价83.13%。截至目前,落地威海市的集采药品总数已达487种,医用耗材26大类。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品种越来越多,但是群众却反映“药店药价高”、“买药贵”,主要是因为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参与销售集采药品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威海 市医保局立足部门职能,将解决“药价高”问题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从集采和价格两大方面着手,引导药店药价回归合理范围。

大力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全力减轻群众用药费用负担

鼓励支持引导零售药店、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参与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进基层销售,参加单位可以以集采中标价采购药品,同时对相关药品的加价率进行承诺和公示。据统计,威海市首批纳入140多家零售药店、村卫生室参与此项活动,均承诺“零差率”销售。遴选确定了106种药品纳入基层销售范围,涵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常见疾病用药。8月28日起正式启动“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并同步上线微信公众号“集采导航图”小程序,通过可视、清晰的形式,将威海市区域内全部销售国家集采药品的药店“汇集”到掌上地图,群众通过手机定位可以在地图上准确选择离家最近的药店购买集采药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补齐群众购买集采药品难的最后一块拼图,切实减轻威海市群众购药负担。

着力强化医药价格监测管理,合理引导零售药店药品价格

自2019年起,针对“药价高”问题,持续对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开展价格监测及信息发布工作。监测药品品种主要为临床用量较大、社会关注度高、医保基金支出较多的常用药品。对纳入监测范围的药品销售价格开展多维度监测分析,重点分析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药机构在同种药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并将分析结果定期公示,逐步引导医药市场价格合理形成,推动民营医疗机构主动降价,有效解决“药价高”的难题。截至目前,共监测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539种1000余个品规,累计编制发布医药价格监测分析报告61期,同时,每月通过威海市政府门户网站、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等向社会定期发布医药价格监测信息,广泛开展“价比三家”,提升定点药店价格管理的透明度,倒逼定点药店自我控费,引导就医患者合理选择价廉质优的药品,从而帮助群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

下一步,胃癌市医保局将持续推进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和“价比三家”工作,引导药价回归合理水平。

落实落细集采中选结果,做好中药配方颗粒等药品的落地执行工作,争取2023年底药品集采品种累计达到500种以上。

稳妥有序扩大“集采药品进基层”覆盖范围。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扩大药品品种和参加单位范围,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全部纳入销售范围。同时,加强药品价格监测以及采购供货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积极争取医药价格监测系统的上线应用,进一步健全价格监测手段,扩大监测范围,着力构建多广度、多维度的监测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监测对医药价格引导作用,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市药品价格监测工作取得实效,更大限度帮助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威海市中医院:过敏性鼻炎反反复复,尽早就医规范用药是关键
...敏性鼻炎症状会随季节或过敏原刺激等因素延长。近日,威海市中医院耳鼻喉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就诊量也显著增长。“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我就害怕,一准鼻涕眼泪一起流,他年龄小也控制不住,
2024-11-13 18:03:00
...到保护作用。”“这些药和去医院里拿是一样的,都是零差价的。”诊台前,副院长周孟德和另外一名全科医生现场对群众进行问诊、测体温、配药,给予健康指导。村民王女士的家人这两天有些轻
2022-12-25 07:39:00
以人为本 “医”路繁花盛开——威海市立医院不断延伸智慧化人文医疗脉络
大众网记者 宋阳 丛溦 威海报道2024年,是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建院120周年。回顾过去百年历史,无论是战争时期的“一切为了伤病员”,还是21世纪初期形成的“胞与为怀 至爱
2024-12-09 17:32:00
威海市立医院互联网医院足不出户便可诊疗购药
...染到他人,但又不能干熬着吧?”王先生一边纠结一边登录威海市立医院服务号准备手机挂号,刚一登上便发现了右下角的网上医院,通过威海市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服务,联系到呼吸内
2022-12-27 05:13:00
...己和家里人都挺惊喜的。让杨学苓“少掏腰包”的根源是威海市7月1日起实行的新政策——居民基层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至85%,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
2023-07-13 17:11:00
山东省首家!威海市立医院牵手上海十院共建肠道微生态诊疗分中心
2025年7月18日,威海市立医院迎来重大医疗合作突破——与国内顶尖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正式签署医疗联合体协议,并隆重揭牌“上海十院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威海分中心”。这不仅标志着威
2025-07-19 09:29:00
...为目的,所有药品都是从医院渠道购进,能实现与医院零差价。”医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成晶说,“这对常年需要用药的居民来说,既方便又划算。”医保服务中心内,一间名为“留声空间”的房间
2023-01-16 05:51:00
...就能办理住院手续,明天直接来住院就可以了。”近日,威海市民高女士的母亲犯了肾脏老毛病,高女士原打算第二天送母亲去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住院,却临时接到了紧急出差任务;想到住院手
2023-05-29 10:05:00
集采政策:患者和医保省了23亿多
...结算货款5509万元。“集采药品进基层”家门口购药“零差价”为巩固药品集采制度改革成果,扩大集采药品覆盖面,市医保局开展了“集采药品进基层”医保惠民行动,通过组织生产企业、配
2023-07-13 07: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