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幸亏你们发现及时救了我的命,太了不起了!”7月31日上午,84岁的龚大爷和家人带着锦旗来到通大附院急诊内科,一定要当面感谢他的责任护士张旭楚。回忆起龚大爷的救治过程,主管护师张旭楚仍觉得惊险。
7月21日上午10点18分,急诊内科病房一如往常忙碌而有序,刚刚巡视完病房回到护士站的张旭楚敏锐地听到中央控制屏幕发出“滴滴”报警声,循声望去,发现龚大爷的心电图波显示不规则的颤动波,“窦性心律”瞬间变成了“尖端扭转型室速”,这是一种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随时可能发展成室颤致死。

来不及迟疑,她立即三步并着两步奔向龚大爷床边。仅6秒钟,只见龚大爷面色青紫、双眼上翻,四肢出现了强直性抖动,心电波形由“尖端扭转型室速”转成“室颤”,此时离心脏骤停只在分秒之间。“室颤!快来人,10床抢救!”张旭楚果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大声呼救。一场生死营救随即打响——
主任医师李爱林和其他几位医生闻声赶到床边,同时主班和治疗班护士推着抢救车、除颤仪一并赶来。“患者室颤,准备除颤仪!”“上简易呼吸器!”“肾上腺素静脉注射!”“通知麻醉科准备插管!”一道道医嘱下达,生命与时间在赛跑,在除颤手柄放置到病人胸口前,张旭楚未曾松开按压的手。

所幸的是,在李爱林实施一次起搏电除颤后,龚大爷成功恢复窦性心律,随后逐渐恢复意识,面色也逐渐好转,在场的所有人都长长舒了一口气,一条岌岌可危的生命在眼前起死回生。
“本来是咳嗽发热住院的,没想到发生了这么惊险的事。好在我们选对了医院!”龚大爷的儿子在激动之余一再感叹。经过一周在监护病房的治疗,龚大爷平安出院。
“有时候病人在咳嗽、拍背时心电图也会发生干扰和波形的改变,但只要发现异常我都会当做病情突变去处置,以免错失每一次争分夺秒救治的机会。”张旭楚告诉记者,“在工作第二年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在急诊抢救室因为多看了一眼监护仪,挽救了一位35岁的室颤患者。”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班护士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果断处置,是赢得胜利的关键,也是护士“高水平”的体现。“急诊内科危重患者多,危重比例平均在60%以上,而年轻护士比例高,工作中容不得丝毫松懈麻痹。”护士长郁红霞说道。每月组织全员针对不同突发情况应急演练;为防止对监护仪报警产生听觉疲劳而每天的“碎碎念”,要求大家要把每一次报警都当成是患者“生命的召唤”;每天患者床边无微不至的观察、护理;时常的理论操作培训和定期考核等等,这些努力的背后换来的是应急抢救时的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最终换来患者的安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