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本报讯(特约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田为 曹玥)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邰升教授团队与胆胰外科副主任钟翔宇教授联手,在麻醉科、手术室和重症医学科的密切协作下,成功为一女患者实施高难的“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患者于术后两周顺利出院。
两个月前,50岁的该患者突然全身发黄、瘙痒,来到哈医大二院肝脏外科就诊。邰升团队全面检查后发现,患者肝脏最深的部位尾状叶处有一个直径7厘米的恶性肿瘤,且肝后下腔静脉以及肝左、肝中静脉已被完全侵犯,肝右静脉被部分侵犯,第一肝门门静脉被完全侵犯,肝右动脉被局部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被完全侵犯。因患者的肝功能及营养状态均非常差,同时伴有黄疸,无法接受介入或转化治疗,“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是当下唯一可行的选择,但风险巨大。
邰升先是请超声科主任周显礼为患者施行双侧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有效进行了“减黄”;同时积极联系输血科,保证充足备血。
术中,邰升带领团队首先在患者体内对肝脏进行在体优先的极限劈离和评估;临近肿瘤侵犯肝内重要脉管结构时,为避免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损伤,停止在体劈离,给予肝上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以及第一肝门阻断,将肝脏移除体外,用冷灌注液进行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接着,医生团队兵分两路:一组医生在冷保存液中把肿瘤一点点剔干净,将肝脏门静脉、肝动脉、胆管精细地分离出来,并将肝右静脉出口仔细修剪成型;另一组医生在患者体内进行肝后下腔静脉重建和人工血管置换。
两组医生顺利完成这两项艰巨任务,下腔静脉阻断时间仅30分钟。随即,团队将已经完全切除肿瘤后剩余的肝脏部分移植回体内,行肝右静脉和下腔静脉吻合,门静脉右支、肝右动脉重建,以及右前右后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手术用时12小时,出血800毫升。术后12小时,撤离呼吸机;术后第3天,患者已可下地行走,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
邰升介绍,“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被视为肝脏外科的“珠穆朗玛峰”。肝脏被掏出体外“精雕”的过程中,患者要经历好几个小时的“无肝期”,麻醉团队必须保证患者的循环稳定。同时,离开人体的肝脏必须万无一失,一旦损伤无法回植,一切都将前功尽弃,需要团队精湛的技术与默契的配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