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十问十答丨2024浙江经济展望:经济恢复关键期,怎么打好这场硬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13 14:35:00 来源:杭州网

编者按: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经济运行面临哪些风险挑战?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稳预期、强信心,从何处破题?潮新闻推出“十问十答丨2024浙江经济展望”系列报道,记者将与浙江省经济部门负责人、企业家、专家学者一起,把脉宏观经济形势,提振发展信心,展望全新机遇。

今年,中国经济步入了疫后恢复轨道,呈现出回升向好态势,令人振奋。宏观指标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同时,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经济复苏之路依旧曲折。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展望2024年,浙江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全力打好经济恢复这场硬仗?潮新闻记者就此专访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

十问十答丨2024浙江经济展望:经济恢复关键期,怎么打好这场硬仗?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指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如何理解当前经济形势?

史晋川: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今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成绩着实来之不易。从微观层面,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我前周去宁波,上周去上海,发现沪杭甬高速上的大货车比以前出乎意料的多。前几天和企业家聊天,感觉企业家的信心比之前有所提高。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所以,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复苏之路依旧艰难曲折,据我在浙江的调研和观察,具体有5方面的风险因素不可忽视:

一是三年疫情冲击带来的隐藏风险尚未完全释放,包括产业链、供应链的损害、客户失联后重新建立信任成本的增加等等。

二是五年多中美贸易摩擦及其造成的世界经济的不利因素仍然还在集聚,且一边集聚风险,一边释放不利后果。

三是当前正处在我国居民开支结构转型前的观望期。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经历了1978年到2001年(加入WTO)的吃穿用为主,到2001年至今的住行娱为主的重大转变,这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需求支撑。如今住宅、汽车、电脑、手机等需求的增长明显趋缓,接下来新的消费需求方向并不明朗,再加上收入增长减慢,就造成消费需求及内需的不足。

四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信心还有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当下经济恢复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经营主体身上,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上,确保所有的对策、举措首先聚焦于稳住经营主体、激发动力和活力。

五是宏观经济治理的时效性和精准度仍有待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从中央到省委,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带来的效应仍需观察,建议明年要加强各项政策的实施力度和系统性,更好形成政策合力。

记者:信心赛黄金。当前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关键是什么?

史晋川:宏观经济发展事关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经营主体。其中,经营主体既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又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是打好经济恢复这场硬仗中的主力军。当前和未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对于浙江来说,尤其要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

首先,政府在出台政策时不仅需要及时、系统、有力度,最重要的是稳定,尤其是涉及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大政方针和事关宏观调控方向性的大政策要稳定,要有延续性。

同样的,经营主体的决策是否具备长期性取决于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只要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是稳定的,那么绝大部分经营主体肯定是倾向于做出投资、创新等长期主义的决策,反之如果环境是不稳定的,那么经营主体的决策也会也会观望犹豫,偏向短期行为。

其次,我认为政府与民营企业相处的时候,要尽量减少一些对企业的主动指导,更多地给企业自主决策与发展的空间。政府部门对企业那些过细过多的服务,实际上都成为了对企业的隐形管理。政府应当多一些倾听,听到企业的诉求后,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服务。

最后,亟需营造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民营企业的舆论环境不仅仅是党和政府、各界媒体、专家学者替民营经济发声,最重要是让民营企业家能通过更有效的渠道发声,当我们能看到民营企业家愿意主动在社交平台、公开场合积极发声了,就说明舆论环境真的好了。

记者: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浙江要把着力点放在何处?

史晋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十分赞同,经济增长不是说单单看一个数据,更重要的是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及背后的驱动力,这是浙江要着力的方向。

扩大内需至关重要。传统意义上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就是吃穿住行,政府可以通过比如增加收入、降低利率、消费券、发补贴等需求管理政策去激发居民这方面的需求。以前我们比较重视激发这部分需求,现在依旧可以继续激发一些下沉市场的需求。但扩大这部分需求的本质是供给满足需求,主要是传统需求的数量提升。

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关键还是要靠创造新需求,比如说ChatGPT就是一个新的服务产品,它会带来人们很多新的需求。而诸如此类的新需求来自哪里?只能是来自企业的创新,即供给创造需求。

供给创造需求就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投资有两重性——既形成当下的需求,同时也形成未来时期的供给。

如果充分认识到供给创造需求的重要性,我们未来要扩大内需,就必须双管齐下。不是单纯去扩大消费者本身的传统需求,还必须重视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投资需求,鼓励创业、创新和投资,用供给创造需求。这方面取得成效,2024年经济复苏的动能会更稳健更强劲,经济增长的质量就越高。

因此,2024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是强调和提升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格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作为浙江经济基本盘的传统产业,当前发展态势如何?接下来又将如何跨越关键期?7月20日,浙江在乐清湾畔召开了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场会,再
2023-07-21 08:17:00
...树立了可亲可敬可爱的良好形象。当前,浙江正处于发展关键期,建设任务重、用电需求大,与此同时民生保障任务十分繁重,希望电力系统干部职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更好保障安全用电,满足
2023-08-08 07:33:00
涌金楼丨今年前5月,浙江经济稳进向好
“5月份浙江经济运行稳进向好。”6月17日,浙江省统计局公布5月经济运行情况。从数据来看,几大关键指标表现亮眼:工业生产稳步增长。1-5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其
2024-06-18 08:07:00
何以最浙江
...、民生福祉等方面已经形成优势。像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然而,昨天有优势不意味着今天有优势,今天有优势也不意味着永远
2024-08-24 20:47:00
...多未知领域都需要人为先、人争先。特别是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成长的烦恼”:资源要素缺乏、发展动能减弱、发展空间受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四大难题”是横亘眼前
2024-02-21 13:03:00
量稳质优,浙江实现“千项万亿”
...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多重挑战叠加的严峻考验,投资为浙江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坚实支撑。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1%,高于同期浙江GDP增速,也高于全国
2024-01-30 06:05:00
...功正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正迎来数智时代发展关键期。这次签约的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助力鼎捷数智打造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相关产品的研发能力。如果说签约项目是
2025-05-30 08:18:00
...期,特色小镇该何去何从?“小镇发展已进入转段迭代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我们从增量思维转向存量思维,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从‘重创建’转向‘重运营’。”省发展
2023-07-14 22:23:00
...江新篇章。三季度是抢进度、抓发展、定胜负的黄金期、关键期。为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本报今起推出《奋战三季度 跑好下半场》专栏,营造昂扬向上、奋勇拼搏的浓厚氛围,展现全省上下奋力推
2025-07-21 07: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两岸城市环境标准共通试点项目获批东南网10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曾宇姗通讯员唐雪平)近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2025年“两岸城市环境标准共通试点”任务
2025-10-13 10:41:00
张家界武陵源双节交出答卷:玩法出新 服务无忧
当山水与故事相遇,当科技为旅程减负,当服务让出行无忧——在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张家界武陵源以“深度游”“舒适游”“顺畅游”的全新体验
2025-10-13 10:52:00
河北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社保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三地群众办事体验,近日,京津冀三地社保经办部门联合发布《京津冀社会保险经办窗口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2025-10-13 10:55:00
10月11日获悉,省卫健委日前发布“关于确定2025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通知”,我市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皮肤科、呼吸内科和太钢总医院创伤(烧伤)成功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2025-10-13 06:53:00
南昌市民“打高铁”上下班成为可能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11日起,从南昌西站出发前往赣州吉安和抚州等方向的旅客,需要前往南昌站或南昌东站乘坐。这一变化源于一条联络线的施工——南唐联络线
2025-10-13 06:57:00
“十四五”期间江西高校研发投入超2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思成)10月10日,“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
2025-10-13 06:57:00
问政快报(2025.10.13)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9日-10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320条,其中,新余市教育体育局
2025-10-13 06:57:00
总投资超15亿元 江西两大公路项目正式获批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近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两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为G640万载县城至双桥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与G354安义东互通至鼎湖镇段公路改建安义县南外环路工程
2025-10-13 06:57:00
新画的斑马线遇水“打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刚压到斑马线,电动自行车就不受控制,整个人直接往前扑。”近日,遂川县泉江镇市民王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
2025-10-13 06:57:00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同日收两张海事罚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中国海事局监管信息公开栏获悉,10月11日,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同日收到两张罚单
2025-10-13 07:06:00
违规处置建筑垃圾!杭州市拱墅区城建集团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浙江政务服务网获悉,杭州市拱墅区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市拱墅区城建集团”)因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
2025-10-13 07:09:00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被罚60万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安徽铜陵)获悉,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因未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2025-10-13 07:10:00
近期,我省多地遭遇连日阴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山西交控集团成员单位切实扛牢防汛保通责任,严格执行“叫应”机制,周密部署
2025-10-13 07:24:00
10月11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优鲜多歌消费品工业特色产业园二期现场施工正酣,目前进入“全工序并行”阶段。项目总投资6
2025-10-13 07:24:00
为推动全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近日从省商务厅获悉,2025年会展业发展项目可申报了。据悉
2025-10-13 0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