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现如今,看直播买东西已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人也开始尝试用这种方式进行购物。但老年人对产品宣传的分辨能力并没有那么强,容易上当受骗。专家提示,老年人要理性直播间购物,提高对产品的分辨力,同时直播平台应该加强对直播带货的监管,以免“带偏”老年人。
“偶然进到一个中老年专场的直播间,听着主播亲和力的解说,不由自主的尝试着买了一单叶黄素,付款过程中主播特别热心的帮我解决问题,几天后产品收到了,效果如何都是次要的,整个购物流程从忐忑到期待到最后顺利完成,超有成就感。”退休在家的宋女士有了这么一次直播间购物经历,就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上直播间购物了。
生活中和宋女士有一样经历和心态的老年人不在少数,老年人痴迷网络直播的现象不难理解。即时互动的直播间搭建了一个仿现实对话场景,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和购物欲望,但直播间“带偏”老年人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大到整箱的碗碟,小到牙膏、纸巾,天天收快递。”李阿姨说,刚开始,确实买了些便宜的东西,可最近几个月,不仅东西不便宜,并且质量堪忧,最重要的,有些东西根本与宣传不符,退货时各种理由不给退,直播间弹幕反映问题居然被主播禁言。
相关专家介绍,即使是有购物经验辨别能力强的老年人,长时间沉浸在主播的情感套路和洗脑话术中,也容易冲动下单,买回大量不实惠也不实用的商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三无”产品。此种情形下,不论是和百般劝阻的子女产生矛盾,还是造成金钱损失,都不利于营造健康舒心的晚年生活。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直播平台以及营销人员的审核能力,对违反平台规则的直播间运营者或者直播营销机构严格依法依规处理,为老年群体构筑起可靠的网上消费防护屏障。
本报记者 张兆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