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谁在养生直播间诱惑老年人下单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16 10:41:00 来源:消费日报网

近年来,兜售保健品的某些直播间已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此前,带货主播“麦琪啦”在直播间销售保健品违规宣传一事引发关注。近期又有不少媒体曝光一些直播间打着养生旗号骗取老年人的钱财,这类养生讲座通过中医养生保健、食疗调理等内容“拿捏”老年群体的同时,往往打着养生科普的幌子,售卖所谓保健品,并宣称可实现“修复大脑细胞”“高血压停药”“让白发变黑发”等功能。不少老年人“一边上网,一边上当”,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和钱财,也面临健康风险。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等机构近日发布的“三品一械”(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医疗器械)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虚假宣传问题舆情数据高达30.5%,食品冒充保健品或药品违规宣传功效等问题比较普遍。直播间售卖保健品有哪些套路?虚假宣传为何屡禁不绝?

伪“养生直播间”暗藏消费陷阱

每天晚上七点半,某养生直播间就会准时开课,拥有“抗癌防癌专项基金会秘书长”“国家一级保健医师”“国家一级营养师”等多个头衔的讲师开始讲解养生知识。直播间里,普通保健品被宣传成“养生神品”,其价格成倍上涨。有的老年人甚至为了购买保健品花费十几万元。可经过警方调查,直播间推销的小分子肽、雪莲、红景天、磷虾油等保健品,并没有其所提到的治疗疾病的作用。

据相关媒体报道,这类养生直播间主播通常以身着白大褂、冠以“专家”头衔的方式滔滔不绝地讲述养生常识。在直播一段时间后,主播逐渐将话题引导到所要出售的产品,开始“123上链接”。链接会将客户引流至网络聊天群的“私域直播间”,在小圈子范围内对中老年人进行“洗脑”。也有一些直播间以“进群领赠品”等方式进行公域与私域间的导流,不少老年人从一开始获得蝇头小利到购买价值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保健品,一步步走进设计好的陷阱。

“洗脑”的养生直播暗藏虚假宣传隐患,也成了儿女们的心病。不少人吐槽家中有位“劝不住”的老人:“我母亲看了这些养生课,现在要买养生舱,说能根据基因治病”“我妈为了几毛钱的奖励,每天早上四点起来听课,还要买保健品”。

利用健康焦虑打“温情牌”

事实上,在诸多媒体曝光的相似事件中,老年人沉迷养生直播间、购买各类保健品的情况很多,不少保健品也是假冒伪劣产品。在网络尚未普及时,就有一些不法分子设计各种套路,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但效果不明的“保健产品”。近年来,随着老年人搭上互联网快车,以及有关方面对线下的严厉整治,“养生骗局”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其手段算不上高明,甚至“一眼假”。为什么老年人仍会屡屡上当受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大华分析,由于部分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他们或许更愿意去尝试多种不同的方法,“万一他们就成了那个被治愈的少数幸运儿呢?”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面临较大变化,当追求健康消费心理迅速滋长,理性消费就很可能被抛诸脑后。一些店家正是利用老年群体的“健康焦虑”,通过夸大效果、虚假宣传、销售误导等手段销售各种保健品,使得一些“乱投医”的老年人“掉坑”。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背后,主要蕴含着两类需求,即健康需求与情感需求。”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楠指出,“除了健康焦虑以外,也与老年群体大多处在‘空巢期’有关。子女忙碌、社交圈子缩小以及各种躯体不适等因素会让老人感到孤独,在心理上有更强的社会归属需要。店家正是利用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需求,在直播间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虚拟空间,亲切热情的称呼、同龄的相同爱好者聚集形成的氛围,让老年人有了情感寄托,并在这种情感慰藉的驱使下放松警惕,轻信商家的宣传和承诺。”

多方发力填补老年人“数字鸿沟”

“到底怎样才能有效打击?”“有什么办法能劝劝老人?”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发出感慨。而面对近年来风靡各大直播平台的养生直播,消费者在购买直播产品时应如何避免风险?

填补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解决老年人“触网”安全问题仍需各方努力。

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傲表示,如消费者在购买直播产品过程中发现直播带货的商家不具有合法生产销售许可,或购买的产品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以留存直播视频、保存购买证据,收集好相关证据后提供给直播平台进行投诉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消费者也可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观看直播过程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直播过程中可能弹出的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或申请相应权限的提示应注意避免误触,如发现直播平台或商家有侵犯自身隐私权的行为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如果消费者在观看直播过程中发现直播中所售卖产品具有提升治疗功效或具有治疗效果等医疗作用时,应注意辨别商家是否有相关资质,切莫偏听偏信。如果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宣传效果不符,应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虚假宣传商家将承担行政责任及民事赔偿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没有获得相应资质的养生直播和短视频不具备合法性。根据最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涉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内容的自媒体、公众号等须获得相关资质。消费者如果观看养生直播视频后购买了假冒伪劣保健品,一方面可以向主播所在的网络直播平台投诉,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当地的消费者协会举报。

“消费者在观看养生直播时要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也需要监管部门、直播平台、消费者等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直播环境。”刘傲说。(综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频给我送东西,比如说皮草、首饰,还有工艺品。都是在直播间买的,但也都是她用不到、我也不会用的东西。”薛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自从婆婆接触到了直播购物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一
2024-11-25 12:11:00
“我母亲每天12点半准时看直播间的养生课,甚至还做笔记,后来陆续买了熊胆粉、鱼油等保健品,到目前为止已在直播间消费了8000多元,劝说也无济于事。”近日,来自浙江衢州的黄女士向记
2024-10-15 15:58:00
主播变“医生” 直播间养生局何以“套路”老年人?
...“当老龄化遇上数字化”系列观察之三主播变“医生” 直播间养生局何以“套路”老年人?宋子节 闫芳馨随着“银发经济”进入数字化快车道,有些直播间瞄准“触网”老年人,推出五花八门的
2024-12-03 09:10:00
中新健康丨养生直播,围猎老年人
...生群,打着教健康养生名义直播上课,天天要上够时长,直播间还高价售卖三无保养品,其母亲3个月不到花了3000块钱,像魔怔一样不听劝……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分享自己家人遭遇近日,中
2024-06-25 14:13:00
人民财评:帮助老年人跳出“养生局”陷阱
...使出同样的招数。帮助老年人跳出“养生局”陷阱,治理直播间“坑老”乱象,亟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对直播内容及销售环节、灰色生产链条等进行全方位治理。治理网络养生骗局,要
2024-10-28 15:12:00
“凯蒙名医直通车”翟佳滨力推、虚假宣传“包治百病” 警惕“全鹿大补丸”养生骗局
...讯(记者 刘坤媛□王琦琛 )近日,互联网对非法“养生直播间”及虚假售药现象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在主流短视频平台上,部分商业机构打着“免费健康
2024-12-09 22:05:00
...无事,喜欢上了刷视频、看直播,偶然间发现有一富豪在直播间里“喊话”:只要当上“榜一大哥”就能得到高档轿车的“回馈大礼”。于是乎,老人疯狂输出,不断刷着礼物向前冲,结果花费了7
2023-10-18 07:50:00
想“直播带货”的中老年人,正在被虚假培训骗局围猎
...堂名为“某某老师弟子班”的免费培训课上,近700人涌入直播间。课程刚开始,“老师”就作出承诺:“教会你们所有短视频直播变现方式,3天就能快速挣钱,10天回本,1个月稳定收入至
2024-06-15 09:48:00
...播带货已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常用渠道之一。但保健品在直播间的“大行其道”,则让人感到一丝隐忧。不少主播那种不乏夸大、诉诸情感的带货方式,如果用到保健品上,恐怕会误导不少消费者,
2022-12-15 14:3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