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当地时间6月22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时放出“豪言”:“当我作为总理第一次访问美国时,印度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今天,印度是第五大经济体。我们很快就会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莫迪此话有什么样的根据?印度近期在经济发展上的努力能达成这一目标吗?潮新闻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谢超。
莫迪在美国国会演讲(图源:莫迪推特)
潮新闻:您认为,莫迪放出“豪言”有什么样的根据呢?
谢超:对于西方民主制度下的领导人而言,抛出一个宏大的叙事是吸人眼球的方法,如果之后没有做到,他们会换另一套说辞,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因此,莫迪说出这番话主要是想吸引国内外媒体的注意,有没有现实基础不是他的首要考量。
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尽管印度受到经济民族主义的巨大影响,但莫迪之前的改革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作为一个此前较为封闭的发展中国家,只要放开一点束缚,经济马上就能有起色。
而很多发达国家则不同,现在已经没有了改革的动力,基本上就是在“吃老本”。此外,又因为一些地缘政治因素要对中国“去风险”,导致搭经济全球化便车的资格都没有了,经济发展进一步受到阻碍。
因此,印度将来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有可能的,但并不是它做得有多好,而是全靠“同行衬托”。
潮新闻:实际上,当地时间今年3月6日,印度媒体《经济时报》刊文称,莫迪认为把印度经济从世界第五提升至第三的秘诀是让年轻人掌握技术。请问莫迪提到的“技术”是怎样的技术?为让年轻人掌握技术印度作出了哪些努力?
谢超:莫迪讲的“技术”主要是中低端制造业的技术。其实每个国家都知道,中低端制造业解决就业问题是立竿见影的,莫迪上台之后也一直在推“印度制造”的相关战略。
不过,尽管印度制造业也在进步,可跟不上它经济的总体发展。2014年莫迪刚上台时宣称要把制造业的GDP比重从15%提升至25%,但到了2019年,这个比例却萎缩到了13.47%。目前,印度制造业不能有效提供就业岗位,无法解决失业率高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莫迪此番表态一定程度上是在推卸责任。他的意思就是,青年人找不到工作不是政府不作为,而是他们缺乏技术。但是,一般来说,中低端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并不高,通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莫迪把真正的问题放过去了。
我认为,印度真正的问题还是经济民族主义。从小米的事情就能看出来,印度有着比较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外资进来以后无法把钱汇出去。以前有些宣传把印度市场说得这好、那好,但人家进来一看坑很多,想建个厂困难重重,怎么会愿意来投资?
所以,印度真想提升制造业,需要在改革方面加大力度,突破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思想束缚。
当地时间6月21日,莫迪在纽约做瑜伽。(图源:莫迪推特)
潮新闻:您如何评价莫迪此次访美取得的成就?美国与印度如何各取所需?
谢超:从表面上看,莫迪这次访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是第一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成为了首位在美国国会演讲两次的领导人,拜登还为他举行国宴。
可是,印美都将举行大选,这些都是给彼此一个面子,以彰显莫迪和拜登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要了解“里子”的话,就要看美印关系近期的整体发展。
此前,为了拉拢印度,让它在自己的印太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国一直对印度单方面让步。对于它们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美国也以地缘政治为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美国愈发意识到印度只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不想在国际政治中选边站或者在任何冲突中支持美国。莫迪访美前,美国向印度发出了加入“北约+”的邀请,等于是为拉拢印度成为盟友作的最后一次努力,但也被印度从官方层面拒绝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发布的《美印联合声明》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技术合作的。也就是说,美国已经放弃了与印度结成军事同盟的想法,双方正在往技术同盟这个方向走。这与美国一直强调的“小院高墙”、全新供应链、友岸外包等策略是一以贯之的,也符合印度想发展制造业的需求。
最近,美国国内对于拜登政府关注印度人权和宗教少数族群权力问题的压力是很大的。接下来,双方会以务实的态度来面对彼此的合作。
根据《美印联合声明》,美光、应用材料公司以及泛林集团都会去印度投资设厂或培训工程师。但是,双方究竟能达成怎样的合作、或者对印度经济能起到怎样的提升作用还要看后续发展。比如,美国可能会要求印度在对内改革方面达成某些目标来换取自己松开出口管制。这相当于在商言商,单方面让步的情况不会再有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3: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