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德州“吨半粮”迈向“新高地” 为“大国粮仓”献高产“粮”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3 11:26: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金秋德州,五谷丰登,田间地头颗颗玉米饱满金黄,又到一年丰收时。

2021年,德州市在全国首次提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打响了提单产的攻坚战。两年来,德州坚持书记抓粮、突出科技增粮、强化政策稳粮、推进适度规模种粮,全市上下用脚步丈量大地,让每一亩田都能大有作为。

继2022年“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首战告捷”之后,今年的德州克服持续高温干旱、农田失墒加快等天气压力,打破粮食生产“靠天吃饭”传统,粮食产量不退反增,夏粮单产516.1公斤、比去年增0.6公斤,总产85.35亿斤,比去年增加1.35亿斤。

如今,秋粮丰收在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成果丰硕。德州怎么做的?

技术助农,赋能“吨半粮”

“今年玉米棒槌要大,玉米粒明显也大,授粉的时候没有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今年还能是一个丰收年。”眼下,德州市武城县曲庄村大片农田里的玉米秆高挺如林,拨开一颗玉米,玉米粒粒粒饱满金黄,曲庄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曲延峰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天气不“给力”,但得益于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今年的收成他还是有信心的。

德州“吨半粮”迈向“新高地” 为“大国粮仓”献高产“粮”策

技术助农,是推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关键。武城县紧抓指导服务,创建科技支撑体系。在“吨半粮”核心区,武城县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制度,技术人员不定期地深入工作一线,对帮包村的粮食种植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与指导,做到各类生产技术问题及病虫害灾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指导、第一时间解决。2023年以来,武城县先后开展“稳粮保供”、玉米“推技术提单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题培训20余期,受益农户达10万余户,服务面积100万亩次。

夏津县东李镇贺心利心里也很“有底”。玉米灌浆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多光谱摄像仪将采集图片、视频等资料回传电脑进行建模,帮助他分析了解作物长势、病虫检测以及产量初测,提醒他要及早喷洒农药,做好锈病预防。

德州“吨半粮”迈向“新高地” 为“大国粮仓”献高产“粮”策

东李镇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张官屯村建设1000亩数字化“吨半粮”生产能力试验基地,装配微型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虫情测报仪等农田数据采集设备和两套自动喷灌系统。在物联网、无人机、多光谱植物传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天空地一体化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农田信息采集的全面化、高效化。

科技助农,是推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关键。德州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和“六统一”技术。把“六大工程”和“六统一”技术落实责任具体到人,确保每个工程、每项技术都有人谋划、有人推进、有人调度落实。选聘乡村农业科技推广员,开展“联千家带万户”帮扶带动小农户活动,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开展好“粮王大赛”,营造人人争粮王、三级有粮王的氛围。

据今年夏天测产分析,夏粮单产516.1公斤、比去年增0.6公斤,总产85.35亿斤,比去年增加1.35亿斤。由全国农技中心牵头实施了全市“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小麦产量复测和“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暨2023年粮王大赛小麦季产量实打,复测样点390个,核心区超过九成地块产量超过650公斤/亩,实现“吨半粮”创建夏季目标。同时,夏玉米播种786.92万亩,较去年增加9.1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39.95万亩,超出省定任务14%。

“四区联创”,助推“吨半粮”建设新突破

8月18日,山东德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乐陵市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联合德州地福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农业相关单位及种粮大户在乐陵市开展了一场以“微藻科技助力‘吨半粮’增产提质降碳增效”为主题的现场观摩会。

德州“吨半粮”迈向“新高地” 为“大国粮仓”献高产“粮”策

在现场观摩会上,大家走进示范田,仔细查看了大豆、玉米的生长情况。农化服务专员从对比田和示范田分别取出样本,通过对比发现,示范田里的玉米分蘖较多、根茎粗壮、叶片浓绿挺拔,显示出了显著的增产和提质效果。

在乐陵市南部生态区的玉米微藻肥增产提质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技术人员向参观者介绍了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的种植栽培优势和注意事项,并进行了现场指导。作为一种新型肥料,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具有固氮固碳、活素增养、吸金提质等特性,经过前期试验测效,可以替代20%-30%的化肥,减少化肥成本投入,还能增产增效,提高作物品质。

近年来,德州围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四区联创”,在创建“吨半粮”高产创建示范区的同时,积极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区,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增施有机肥。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202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力度,2023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不仅如此,在创建节粮减损示范区方面,德州市2023年玉米“一防双减”技术覆盖率达到100%;核心区玉米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在创建节水灌溉示范区方面,德州持续推进潘庄、李家岸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2023年全市改善灌溉面积90万亩以上,农业节水潜力达到4000万立方米以上;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42万亩以上。

聚焦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丰收时节,走进乐陵市孔镇镇滕家村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中,长达600余米的平移式喷灌机甚是壮观,笔直的灌溉渠波光粼粼,地块中央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风速、湿度等数据,田间地头各种设备忙碌却鲜见农民的身影……田间地头,一派新时代农村农田画卷展现在游客眼前。

“我们仅去年就投资了2600多万元,用于引进平移式喷灌机,以及新建泵站、铺设节水管道、修缮灌溉沟渠、建设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孔镇镇副镇长陆秋燕告诉记者,孔镇镇全域10万亩耕地是德州市“吨半粮”创建的核心区。近年来,孔镇镇积极落实“吨半粮”核心区创建部署,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大机遇,以“吨半粮”产能创建、节粮减损、节水灌溉、绿色生态为抓手,推动粮食增产增效。目前,高标准农田达到8万亩,占全域10万亩农田的80%,实现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发展、人口集中居住。

德州“吨半粮”迈向“新高地” 为“大国粮仓”献高产“粮”策

在德州市齐河县焦庙镇的齐河县3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吨半粮)核心区,一望无际的农田中道路宽阔,气象监测装置、病虫害测报监测仪器、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网等现代化农业设施一应俱全。

随着一项项新技术的落地,这里早已成为集聚北方主粮优质品种的“繁育田”,农业现代化核心技术与良技良法推广的“实验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田”。

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齐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抢抓“吨半粮”建设契机,强化书记抓粮、党政同责,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8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区,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

这些都是德州紧抓成功入选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市良好机遇的浓厚缩影。

近年来,德州将试点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强化建后管护,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1.8万亩、改造提升23.9万亩,力争3到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全面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吨半粮”创建提供基础支撑。

仓廪实,天下安。在粮食生产走在前的德州,正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德州路径”,为“大国粮仓”献高产“粮”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共唱德州丰收礼赞 原创歌曲《大国粮仓》震撼发布
大众网记者 孙晓雨 德州报道“中国碗里要盛中国粮,中国粮给力共筑梦想。神京门户大国粮仓,复兴辉煌,雄风飞扬……”9月23日,在“庆丰收 促和美”德州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3-09-24 07:35:00
庆丰收促和美 绘就乡村新景象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我市举行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庆丰收促和美 绘就乡村新景象本报讯(记者 邓静 董天力 通讯员 孙鹏飞)春耕秋种,春华秋实。9月23日,“庆丰收促和美”
2023-09-24 07:33:00
德州:系统集成改革赋能“吨半粮”创建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九月的德州大地,玉米正陆续收割,处处是丰收的喜人场景。“今年玉米亩产超750公斤不成问题,又是一个丰收年。”望着金黄的玉米,乐陵市孔镇镇勇海家庭农场负责
2023-10-09 21:43:00
全链条节粮减损新风尚让德州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德州报道6月18日上午,室外温度34℃,然而走进宁津县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的“智慧粮仓”,一股凉气混合小麦的香气扑面而来。“现在室内平均温度16.9℃,超过25℃,
2024-06-22 15:20:00
粮食产量创新高彰显中国饭碗分量 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又是一个丰收年。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
2024-12-14 10:04:00
粮安天下 德州显担当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图/张汉忠 文/胥爱珍当前,我市小麦已进入大面积收获期,各级各部门通过为机手提供服务、为农民开放晒粮场地等方式,以实际行动确保小麦颗粒归仓。金黄的麦浪翻滚,丰
2024-06-13 14:48:00
“活水”滴灌,润泽农业发展“金沃土”
...。所谓“吨粮田”,即粮食亩产达到一吨的田。而此时,德州的目标已经看向了“吨半粮”,即一年两季亩产粮食达到一吨半,也就是1500公斤。从“吨粮”到“吨半粮”,德州又一次火爆“出
2023-11-23 17:30:00
农发行德州市分行:倾力守护夏粮颗粒尽归仓
...也有政策性金融的强力支撑。在夏粮收购开始前,农发行德州市分行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备足15亿元信贷资金,助力夏粮“颗粒归仓”,为“齐鲁粮仓”稳产保供注入强劲动能。提前调研摸底,
2025-07-11 11:00:00
打造沿黄齐鲁粮仓,创建一批吨粮县、吨粮镇
...产1300多斤,秋收玉米亩产1700多斤,实现了‘吨半粮’。”德州市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获得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称号
2023-01-16 05: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累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10.73亿元!贵州铁路物流如何破局?
在凯里铁路货场站,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每天从这里将刚下线的光伏玻璃装车,由专列运往重庆、武汉、广西等国内市场,以及通过沿海港口运抵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
2025-10-29 14:04:00
东南网10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 10月28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泉州闭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
2025-10-29 14:06:00
情暖重阳 爱满桑榆——大羊镇开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主题实践活动
鲁网10月29日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大羊镇开展“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主题实践活动
2025-10-29 13:55:00
中新经纬10月29日电 29日,人社部召开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黄俊梅在会上介绍,人社部将聚焦创业者需求
2025-10-29 13:56:00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作风建设始终是一场“成于上、化于下”的持久战
2025-10-29 11:11:00
石家庄市碧景园社区:重阳义诊进社区
10月27日上午,石家庄市长安区育才街道碧景园社区联合市第三医院,开展重阳节义诊活动。眼科、老年医学科、骨科、肾内科、针灸科的医疗专家各展所长,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及诊疗、健康
2025-10-29 1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繁荣背后,直播打赏乱象频发,不仅扰乱了网络空间的清朗秩序
2025-10-29 11:1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爱满重阳,情暖金秋。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踏着深秋的韵律如约而至。这个源自《易经》“九为阳数”的节日
2025-10-29 11:16:00
租房也可落户,全市就近通办厦门市户籍新政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东南网10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丽金 通讯员 厦公宣)近日
2025-10-29 11:18:00
五年来,厦门新增学位32.9万个“十四五”时期厦门奋力谱写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东南网10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五年来
2025-10-29 11:18:00
工行临沂兰山商谷支行成功举办开业剪彩仪式
鲁网10月29日讯10月28日,工行临沂兰山商谷支行举行开业剪彩仪式,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市民和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2025-10-29 11:19:00
厦门百岁老人现有294人最高寿108岁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7万人东南网10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九九重阳
2025-10-29 11:19:00
崂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约谈帮扶并举,助力失信企业信用修复
鲁网10月29日讯为进一步提升崂山区综合执法领域企业的诚信意识与信用水平,优化行业信用环境,切实提升信用监管效能,近日
2025-10-29 11:22:00
济南商河:法治种子结硕果 普法微风暖民生
从城市街道的普法摊位到政务服务大厅的政策窗口,再到小区快递站的志愿宣讲,商河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普法工作正以“点面结合
2025-10-29 11:24:00
重阳敬老情意浓!济南市一院巡回医疗队开展义诊活动
10月28日,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携手望岳社区,共同举办了“康泽行·新一院”重阳节主题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份温暖而贴心的健康厚礼
2025-10-29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