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嫦娥六号成功抵达月背预选着陆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3 04: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嫦娥六号成功抵达月背预选着陆区

将按计划开展为期两天的采样工作

嫦娥六号成功抵达月背预选着陆区

6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测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工作情况。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刘苏雅

昨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抵达任务目的地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此旅历经38万公里、30天飞行。

接下来,嫦娥六号将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开展持续约两天的月背采样。同时,其携带的有效载荷将进行科学探测。

15分钟落月一次成功

昨日6时9分,嫦娥六号着陆上升组合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7500牛变推力主发动机开机。组合体快速姿态调整,逐渐接近月表。

此后,它通过视觉自主避障系统进行障碍自动检测,利用可见光相机根据月面明暗选择大致安全点,在其上方100米处悬停,再利用激光三维扫描进行精确拍照以检测月面障碍,最终选定着陆点,缓速垂直下降。

即将到达月面时发动机关闭。4条轻质、高强度的“大长腿”和4个圆形“大脚掌”组成着陆缓冲机构,起到良好缓冲作用,保障组合体以自由落体方式到达月面,平稳着陆在预定位置。

15分钟,一次成功的落月背后,是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众所周知,月背地形复杂多变,山脉、山谷、陨石坑密布。为了找到合适的着陆区,科研人员借助由嫦娥二号探测器影像制成的全月7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20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产品,万里挑一,寻找坡度较小的平坦区域。

主减速、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嫦娥六号稳扎稳打。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是“驾驶员”,采用粗精接力避障技术,提供飞行轨迹控制、选择安全着陆点,并精准控制落点。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像“泊车雷达”,帮助判断相对于月球表面的距离和下降速度。整个落月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

将进行人类首次月背采样

嫦娥六号任务要实施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不仅难度大,而且创新多、风险高。

与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相比,此次任务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将完成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节点。

“发掘”现场从以前的月球正面挪到背面后,嫦娥六号有望采集更古老的月球样品。科研人员会将其与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进行对比,科学意义重大。而且,月球地质地貌、元素分布等因素具有二分性,即月面与月背状态差别较大。曾经的诸多科学假说,有望得到更多实证。

嫦娥六号将开始持续约两天的月背采样工作,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实现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壤结构分析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除了备受瞩目的月背采样,组合体还将在地面控制下,进行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其携带的有效载荷将开展科学探测任务。

月背信息高速路“提速”

嫦娥六号成功抵达月背的信息,经由鹊桥二号中继星迅速回传至地球。今年3月,该星提前到达24小时周期的环月大椭圆使命轨道,为地月之间架起桥梁。

与鹊桥中继星的数据传输“双车道”相比,鹊桥二号把同时接收探测器的数据传输通道提升到最多10路。这意味着,中继星与月面探测器的双向链路最高码速率提高了近10倍,对地数据传输链路的最高码速率提升了近百倍。

鹊桥二号将持续在线。作为探月四期工程的“总开关”,它不仅要服务于嫦娥六号任务,后续还要保障探月四期任务开展。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设计团队已经为鹊桥二号规划了一条“冻结”轨道——在复杂引力作用条件下找平衡,实现轨道免维护运行,大大节约推进剂的消耗。面对不同任务的各型探测器,这条轨道还能根据需求自由切换,支持多达17种码速率,如果后续面临新的任务需求,星上的中继通信软件能随时升级,实现在轨重构。

探月四期任务间会有任务“空窗期”,但鹊桥二号不休假,将变身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它携带的科学载荷,将完成科学探测任务,力争取得开创性科学成果。同时,它还将对新型网络协议等新技术开展验证,为未来月球通信导航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着陆精度暴增23倍,嫦娥七号先头兵力即将发射,领先美国至少10年
...载人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除上述任务外,中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也已经运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它将为人类首次获取月球背面样本,此次任务也是我国第二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计划于今
2024-01-19 10:31:00
月球的新发现引发全球猜测,嫦娥石意味着什么?
...球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猜测热潮。这一次,嫦娥探测器竟然在月球表面发现了一块名为\"嫦娥石\"的神秘岩石。这个令人惊叹的发现不仅使得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思,同时也掀起了人
2024-03-01 09:43:00
...,中国航天人在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推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先后成功奔月,嫦娥三号着陆虹湾,嫦娥四号降落月背,嫦娥五号采样返回,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
2024-01-26 14:24:00
...中新网海南文昌5月3日电 题:月背“挖土”难在哪?揭秘嫦娥六号奔月路记者 马帅莎在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护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
2024-05-03 19:32:00
嫦娥六号上半年发射 将从月球背面采样
嫦娥五号月壤揭示太阳风为月球带来可利用的水。这是太阳风氢的注入、保存与扩散丢失模型图(2022年11月23日绘制)。 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探月工程四期嫦
2024-01-23 09:42:00
再一次用成功向祖国报告
...光明日报再一次用成功向祖国报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团队攻关纪实作者: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张国航《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08版)6月25日14时7分
2024-06-26 04:36:00
人类的探月历程,你了解吗?
...月工程到了本世纪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11月12日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
2023-08-24 15:07:00
月球背面采样有哪些细节?嫦娥六号总设计师揭秘
面对面丨嫦娥六号总设计师揭秘月球背面采样细节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落点预报精度达到十几米,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
2024-07-01 08:19:00
嫦娥六号实现三大技术突破(权威发布)
...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嫦娥六号实现三大技术突破(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喻思南数据来源:国家航天局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
2024-06-28 07:08:00
嫦娥六号发射计划确定!NASA突然宣布:载人登月再次推迟!
...2004年1月,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随着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成功,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等国家也纷纷宣布了新的月球探
2024-01-12 09: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