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
临近春节,位于青海省西部的格尔木市各个街道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装扮着这座高原城市,年味儿愈发浓烈。
整理杂物,打扫卫生……近日,格尔木市利和小区居民彭德运准备着过年,已经85岁的彭德运老人身子骨还算硬朗,50多平的房子收拾得干净利索,盼着儿孙回家团聚。
翻翻书、做做饭,彭德运老人只在毛衣外面穿了件马甲,“人老了,身上没什么火气,房间里温度高一些才敢不穿外套。”老人家介绍,往年此时,寒冬腊月,即便是在房间里,都要穿上厚厚的外套过冬,以免着凉感冒。房间温度的提升,得益于2023年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改造后的格尔木市利和小区。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2023年,格尔木市实施利和小区等1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的老旧小区建设年限为1984年至2002年,涉及住户2725户。改造内容包括小区外墙保温、屋面防水、单元门更换、声控灯更换、楼梯间粉刷、通信线路整治等。
改造后的格尔木市利和小区,各种线缆被整齐归置。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同时,格尔木市还对铁路片区西苑小区等7个小区实施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改造过程中对消防、照明、小区出入口门禁、监控等安防系统等设施进行完善,同时对垃圾分类、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小区环境明显提升,也有助于改善居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
彭德运老人是铁路退休职工,自1984年来到格尔木工作后,便一直居住生活在利和小区,“1985年刚住进来时,房子还是木窗户,后来换成了钢窗,现在又换成了铝合金的窗户,窗户缝里不漏风了,室内温度提高了六七摄氏度。”四十年的时间里,老人是小区环境变化的见证者,也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受益者,“给我们安装了单元门后,楼道里面干净了很多。”“各种乱七八糟的电线都整理干净了,没事儿上小区溜达时,看着也更舒心了。”……说起老旧小区改造带给自己的实惠,老人家喜笑颜开,强调这是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
彭德运老人正在看书。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改造前,利和小区的入住率不到50%,现在的入住率能达到80%左右了。”常年穿梭于街道楼栋之间,格尔木市黄河路街道铁西社区副主任谢冲对此感触颇深。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民生冷暖,关系城市发展。2023年,格尔木市以打造更宜居、更安全、更人文、更现代的副中心城市为遵循,完成808套棚户区改造项目、2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及20个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综合政治项目等,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如今,改造后的小区旧貌换新颜,环境干净整洁、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居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热热闹闹迎新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