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1 15: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他一生只打了一次胜仗,却以这场战役换来了中国三百年的和平,他就是是陈汤。一个西汉时期的名将,凭借着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将匈奴击败,让他们再也不敢侵略中华大地。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成为了广泛流传的千古名言。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陈汤

今天老达子带你走进汉朝,看看这个千古名言背后的故事~

平凡的起步:如何将一手烂牌打好?

陈汤从小生活在家境贫寒之中,一家人难以维持基本的生计。为了度日,陈汤的家人只得借债为生,并有时通过写状纸来增加收入。

然而,在那个时代,商业活动已被视为投机取巧,而放贷更被认为是利用他人困境谋取私利的行为。因此,替人写状纸这样的工作在当时被视为缺乏道德水准的。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写状纸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大多数人或许只能顾及自身生计,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然而,陈汤显然与众不同,尽管他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却非常勤奋努力,并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

如果放到现在的社会,一个在贫困家庭中自强自立、积极读书的人必定是众人眼中的楷模。然而,对于同村人来说,他的行为却被贴上了“不要脸”的标签。

这种偏见或许可以理解,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陈汤家庭依靠不道德的收入维持生活,同时他却专心致志地读书,周围的人难以相信他会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然而,陈汤的确有着自己远大的目标。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他深知在家乡,自己名声不佳,无论是本地的资源还是人际关系都无法支持他的发展。因此,为了自己的未来和那些他所读过的书所激发的远大抱负,他必须离开家乡。

成年后,陈汤来到了长安。作为中国经济和政治交流的重要城市,长安具有很高的包容性,而陈汤的命运也在这里发生了转折。

长安漂的华丽转身:遇贵人,出使西域

陈汤初来到繁华的长安,处境并不太好。他只能利用自己的学识,在御膳房找到了一个小官的职位,负责采购食物和材料。这份工作既收入微薄,也无法施展他的抱负。然而,陈汤并不甘心将自己的才能埋没,他渴望有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在长安,他结识了当时权势显赫的富平侯张勃。张勃虽然性格傲慢,但对人才非常看重。他与陈汤一见如故,经过几次交谈后深感惊讶,决定向朝廷推荐陈汤,让他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或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再经过一系列的磨难以后,陈汤终于当上了郎官。在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后来陈汤上书朝廷,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主动请求出使西域。后来他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职校尉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出使西域

西域路途遥远,沿途民风复杂。陈汤在出发前特意查询了西域的地理和各国关系,对沿途情况了如指掌。这让甘延寿大为意外,他之前曾对陈汤的学识和才能持有轻视态度。

匈奴郅支单于:背信弃义的小人

在汉宣帝时期,匈奴内部出现权力斗争,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把儿子送到汉朝作为人质。呼韩邪单于后来向汉朝称臣并返回故土,而郅支单于则向西征服了三个国家,但因为汉朝偏护呼韩邪单于而怨恨,困住汉朝使者并羞辱他们。

之后,郅支单于请求带走入侍的儿子,汉朝商议是否派遣使者,最终决定派遣卫司马去护送。然而,贡禹等人认为不应该满足他的要求,只将其儿子送到边境地区就返回。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匈奴郅支单于

汉元帝最终答应了派遣,但郅支单于在到达时背信弃义杀死了谷吉等人。之后,郅支单于还多次攻打乌孙和其他国家,导致西部空虚,百姓流离失所。

最终,郅支单于骄傲自大,杀害了康居王的女儿和显贵,征发百姓修建城池,并拒绝听从汉朝的命令。

当机立断:矫诏出兵

陈汤明白汉朝廷与郅支单于之间的矛盾已越来越深,再加上郅支单于手握的广阔领土,对中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果能在这次出使过程中击败郅支单于,就能扩大汉王朝的影响力,并为汉元帝解决麻烦。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他分享了自己的这个想法给甘延寿。两人分析郅支单于的条件其实并不强大,甚至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会成为防守时的隐患。但攻打郅支单于毕竟不是一件小事,甘延寿认为应该提前请示朝廷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而,陈汤主张不去请示,因为他认为许多朝臣目光短浅,不一定会同意行动,所以他建议直接出兵。

当时甘延寿生病卧床,陈汤便伪造了朝廷调令,集结了西域各国的军队,准备攻打郅支单于。甘延寿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儿惊出病来,因为伪造朝廷调令的罪责是不可谅解的。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但是,由于大军已经集结,现在只能借此机会取胜,或许还有免除罪责的余地,所以甘延寿同意了陈汤的决定。

陈汤先攻打了袭击过乌孙的康居,把康居从乌孙那里抢来的人口资源全部归还,以此与乌孙结成了良好关系。同时,他还与康居的显贵暗中结盟,相约打败郅支单于。

在准备好一切之后,陈汤率领军队来到郅支单于的城下,表面上宣称此次行动并没有其他意图,只是想与单于缓和关系,并让单于派人迎接。但郅支单于自然会知道来者不善,也拒绝打开城门。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陈汤认为郅支单于无礼在先,辱没了汉元帝,于是开始进攻。战事开始后,如陈汤所预料的一样,郅支单于的防御非常脆弱。郅支单于本想逃到康居那里寻求援助,但由于与康居的联盟遭到破裂,他只能选择守城拼死抵抗。

然而,一场战争并不仅仅取决于意志坚定。即便郅支单于选择了勇敢的防守,但在汉军强大的攻势下,这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很快,郅支单于城破身亡,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被杀。

最终,陈汤这次的矫诏出兵可以说是以大胜告终,经此一败的匈奴足足经过了三百年才慢慢恢复了元气。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人生的高光时刻: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与甘延寿的征战,结束了匈奴南北分裂的局面,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下一大奇功。回到长安后,陈汤受到了汉朝皇室的嘉奖,被提升为右扶风太守。

陈汤在这场胜利中为汉朝西域争取了“安全通行证”,边境也迎来了长达数百年的稳定,他在上书朝廷的时候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千古名言。

回顾陈汤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勇往直前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功绩不容置疑,但也因其大胆冒进的行事风格带来了一些祸端。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总体而言,那些暇疵都无法掩盖他辉煌的一面,他的光辉成就依然熠熠闪耀。

谁一生只打一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

老达子说

陈汤的一生虽然只有一次胜利,但他的影响超越了千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做“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陈汤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无论身处何时,我们都应该有坚定的信念,有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决心和勇气。这种爱国情怀从古至今传承不衰,成为我们不断奋进的动力源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汤:一生打了一次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前言·】——》陈汤,这个历史上不太被人提起的名字,却凭着仅有的一次胜利,给汉朝带来了整整三百年的安宁。这份成就,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他的一句名言至今还能听到,真是让人印象
2024-12-28 10:33:00
一生只用了一场胜仗,就威慑西域的人是谁
...的将军,他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他一场胜仗直接震慑了整个西域,更留下千古名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陈汤生平:出身寒微仕途多舛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将军叫做
2023-02-02 12:02:00
陈汤:西域的铁血英雄,一战定乾坤
...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将领,他一生中只赢得过一场胜仗,然而,他的威慑力却远远超越了那一场胜利的范畴,波及整个西域。这位将领留下的一句名言,如今依然传颂千秋,成为历史的经典之
2024-01-20 19:04:00
陈汤奔袭三千里灭匈奴,三百年内无人敢犯汉
...、霍去病、赵充等人的努力,此时的西汉人民早已经习惯安稳富足的生活,然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却发生了一件事,西汉的使者被匈奴杀害,这种举动说明匈奴完全不把大汉放在眼里,是一种挑
2023-04-18 18:13:00
平凡少年陈汤是怎么闯出一片天地的
...史的战争画卷上,有这样一位将领,他的一生只打了一次胜仗,却为中国立下了三百年无人敢犯的功勋。他的名言更是流传千古,成为战略智慧的代表。这个将领的一战成名,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
2024-01-13 20:10:00
...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并且还被封为关内侯。陈汤的一生其实起起伏伏不断,有功也有过失,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曾为西汉边疆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甘延寿陈汤报捷疏甘延寿陈汤报捷疏是甘
2023-10-23 17:54:00
谁一辈子打一场仗,换来国家300年安定
...话流传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令人警醒。陈汤虽然打了胜仗,可假托皇帝命令调集军队,是属于欺君之罪,按律是要杀头的。怎么处置他呢?汉元帝征求大家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陈汤陈汤擅自假
2024-06-07 10:33:00
名将陈汤一生只此一战,就成为了匈奴的噩梦
他是匈奴的噩梦,仅用一道“圣旨”将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并将匈奴单于首领脑袋砍下来挂在城墙上警示西域,从此不敢再侵犯汉朝。他的名言流传至今,每每听到都能让人热血沸腾,“明犯强汉者,虽
2023-05-14 10:43:00
卫青、霍去病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为何陈汤一战就完成了
...大汉的威严,同时对西域各国表明了强硬立场。虽然陈汤一生只打了这一仗,但他过人的胆识和军事谋略令人钦佩,他的英名被载入史册,成为千古名将。
2024-04-18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