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16岁读博张忻炀,被中式家教摧毁的“神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2 11:17:00 来源:沉思的托克维尔

请大家不要网暴张忻炀

今天本来想写一篇奥本海默的影评,突然看到一则社会新闻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曾经火遍全国辽宁“神童”张忻炀,创下十岁考进高校本科、全国最年轻硕士纪录,在16岁已获得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资格读博,可谓无限风光。

00后无法明白,和我同年出生的张忻炀,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标杆人物”,学校热捧、家长羡慕,人生成就甩了同龄人一整条街。如今却落得无人问津、待业在家的窘境,令人唏嘘。

1

很多人批评张忻炀的自私,威胁父母不买房就不读博。从采访和过去的经历来看,张忻炀的心智确实和学历完全不成正比,自理能力差到成年后还需要父母照顾起居。

但我想说的是,张忻炀的一切悲剧几乎都来自于父母,是最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毁了这个孩子,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张忻炀的天才并非源于兴趣和天生,而是被刻意干预的结果。据报道,张炘炀的父亲曾出过一本书,叫做《神奇的学习》,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经验”自豪地分享给广大家长:

“为避免影响张忻炀学习,父母在他十岁前不看任何电视,也不在家中接客。在这之后,他连续跳级,并在他10岁时进入高考考场,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自幼父母便给张炘炀灌输‘王者’思想与自我思想,导致他成为自私与清高的人,并且格外看重物质。他的父亲曾出版《神奇的学习》,只讲学习不讲做人。”

“张炘汤只有自我。他说:‘我最佩服的人是张炘炀,因为我觉得张炘炀比其他人都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因为是‘最优秀的’,他自视甚高。”

从这些信息我们能明显看出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典型特点:1.把我的人生期待强加给子女。2.不择一切手段让子女“出人头地”。3.只要我让孩子跑的比别人早,就比别人好。

张的父母是最典型的压抑型家庭配置,父亲公务员、母亲是教师,尤其是后者,经常会将职业期待代入家教中,认为我是老师我的孩子就必须学习好,从小高压是管理,这类家庭可以说屡见不鲜。

有多少人从小被父母报各种兴趣和特长班,浪费了一堆钱,却从来没有真正建立真正的热爱。这些“爱好”仅仅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再深一层说,是父母为了满足社会的期待而强加在你身上的东西。

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边缘城市的体制内人员,张的父母表现出了两个特质:1.对自己人生境遇极其不甘,有很深的北京执念。2.对成功的理解仅停留在学历和户口,完全意识不到人生的意义感和价值观还需要更多填充物。

在从小对子女的教育中,张的父母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分数,并采用了最高效的方法,牺牲掉所有在成长中和分数没必要的事情,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

16岁读博张忻炀,被中式家教摧毁的“神童”

这导致了张炘炀即使在成年后也难以生活自理,我可以断定他小时候几乎没有做过家务、也极少社交。而他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是“分数至上”家庭的普遍特点。

有多少人从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父母苦口婆心过来告诉你,家里头你什么都不用干、不用操心,就好好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感恩。这样的教育连生活自理都培养不出来,更不用说精神独立。

第三点是我最深恶痛绝的,中国式家长特别喜欢超前透支子女的可能性,必须让孩子比别人“超前”,几乎所有中国家庭都不自觉陷入一场“教育内卷”的军备竞赛。

10岁的张炘炀就参加了高考,分数只达到了二本线,想想也很正常,完全可以放慢速度,继续打磨一下心智和学业。但是张的父母坚持要把心理年龄明显有缺陷的孩子,送去一个成年人的复杂世界。

在上学的过程中,从小被灌输“王者理念”的张炘炀第一次遇到了挫折,从小父母给他制造了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幻象,用欺骗的方式来让他一心一意提高成绩。

只知书本的他对外部世界的宏大浩瀚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原生家庭条件所带来的自卑感,在北京这座城市尤为明显,最终他的心态崩溃,并威胁父母给自己买房。

这种事仅仅为个例吗?有多少家长逼孩子从小学奥数、提前学大学的知识,即使出了国,没有应试压力,依然疯狂地教育内卷。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新闻,美国一个华人家庭的十二岁小孩拿了好几个社区大学的学位,有什么历史学、社会学、人类表达学。这当妈的甚至还把这当成成功经验在国内分享。

16岁读博张忻炀,被中式家教摧毁的“神童”

但是作为一名社科领域的工作者,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个十二岁的小孩根本不可能懂什么是历史和社会学,他或许完成了书本和考试的内容,但过早地学习对于他的成长没有任何价值,这只会透支他的想象力,让他忽略对现实体验。

2

为什么中国式家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父母对子女关系的理解。

不久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了一句雷人的话:

“按照贝克尔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

我觉得这段话虽然直白,但是很好地揭示了中国人眼里的子女是什么,对于中国家长而言,子女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消费品、投资品,更确切地说是附属品,属于家长的财产。

既然是财产、投资品,就必然要悉心照料和投入产出,投入体现在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干预,从日常起居到人生规划。商人对财产就是这么打理的,不关心生意的商人不是好商人。

有投入就必须要有产出,投资失败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父母必须要让孩子“知恩图报”,别管多穷的家庭都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服从和感恩,即使成年我也要控制你的生活,因为我生下你,赋予了你生命,你就应该属于我。

这一点欧美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你如果有一些国外朋友或者经常看外国电影、视频,你能明显感觉到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更加平等,家庭的氛围更加愉悦轻松。

因为在欧美人的价值观里,子女的生命并不是父母给予的,而是上帝的馈赠,只是正好来到了你的家庭,你应该感恩上帝给予了你一个生命和成员,让你的人生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每个人无论年龄、学缘,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欧美的家庭教育,极少会出现干预子女的情况。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和兴趣,不会给予子女中国式家长,如此多的关注和期待。等到孩子长大了,父母也不会包办孩子的人生,同理,也不会要求孩子给自己提供“回报和感恩”。

所以欧美小孩的特点就是,从小放养,天真烂漫且自信活泼,但坏处就是,对规则的服从度极低,在我们看来有些离经叛道。自由度高了极差就大,好的非常好,从小自我驱动,坏的非常坏,打架抽烟“无恶不作”。

而中国的小孩则是“千人一面”,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和思维方式,性格内敛,缺乏冒险精神和打破规则的创造力。好处就是“乖”,坏也坏不到哪去。

不过,我很欣慰的是在采访的最后,张忻炀说自己已经完全看开了,即使躺平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我认为他的路虽然艰苦,但未来大概率能走出来,不至于陷入精神问题。

因为,在见识到世态炎凉后,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开始愿意去摆脱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在这点上,他比很多人都清醒的多,希望大家不要再网暴他了。

3

除了在文化上对亲子关系的理解不同外,中国家长还有两个典型的特质,决定了他们的教育理念:一是唯物主义价值观下对成功评判标准的单一,二是贫富差距所引起的不安全感。

有位历史学家说,中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是两个极端,前者是纯粹的唯物主义,对形而上的信仰毫不感兴趣,伊斯兰则是另一个极端,生活完全被宗教填充,前者的问题是过于世俗化,后者是难以世俗化。

这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几乎所有家长对孩子的“成材”标准都是一致的:高学历、高收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运气好点,最好再当个官。

为什么这些会成为“成功”人生的几乎唯一标准,因为收入、学历、职位完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只有看得见的东西会给我安全感和满足感。而什么宗教信、仰那些东西我看不见,我也不相信。

所以,无论是贫穷、中产,还是富裕的家庭,都陷入到了一种因成功标准过于单一,而只能在一个赛道“内卷”的尴尬,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一个族群比我们更喜欢“炫娃”,有娃不炫如锦衣夜行。

16岁读博张忻炀,被中式家教摧毁的“神童”

其实,成功的标准是多元的,当你得到一件东西是,或许会付出你看不到的代价。张炘炀的父母从小将“成绩”这项看得见的东西,牢牢抓住,却忽视了那些看不见的,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成长出来的东西。

在基督和伊斯兰文化中,成功的标准并不仅用世俗物质来衡量。一个人在现实中的成功和失败与否,在神的面前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而信仰的存在让人可以看轻得失,当然有些人认为这是精神安慰剂,但事实是,这确实减轻了内卷和攀比。

我们再谈谈安全感。小时候,每次去老人家里吃饭,一定是大鱼大肉高油高盐,为什么?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处于一个极其物质匮乏的状态中,老年人,甚至中年人有与生俱来的对物质缺乏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当然会随着中国物质水平的发展而减轻,但想短时间内改变是不可能的。此外,我们虽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平心而论,在社会福利和经济平等上,依然和欧洲国家有不小差距。

这些因素构成了当代中国父母的“不安全感”来源,这也是教育内卷无法解决的原因之一。我和不少教育领域的官员、政协委员聊过天,大家并非没看到问题本身,而是要改变时面临的阻力太大。

最后我想说,我并非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我们应该正视问题本身,减少张炘炀这样的教育悲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红色家书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化资源,用好用活这些资源,对于涵育良好家庭家教家风,进而更好地发挥家庭
2025-08-06 07:46:00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中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
2025-03-19 16:41:00
想要子女孝顺,需要从家教观念、教子方法和榜样力量三个方面入手
...探讨如何培养孝顺的子女,这三个关键点分别是:正确的家教观念、有效的教子方法和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一、正确的家教观念在《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
2023-07-31 10:21:00
做亲家之前,就算脸皮再薄,也要打听对方三件事,这是远见
...一个家庭里,父母经常吵架,受苦的是年轻人。3、家风家教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规矩,也是家庭兴旺的根本。“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看父母和子女怎么相处,遇到矛盾如
2025-02-11 22:07:00
【观点摘登】高飞:家教的第一主体是家长
...、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家教的重要方式是言传身教。父母是子女的最早启蒙老师,其言谈举止极为重要。因此,家长特别是父母要重言传,重身教,以身示范,以身
2025-02-16 23:40:00
一个家庭聚不聚财,其实,要看守不守财
...能真正撑起一个家族的使命。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如若,父母能给予子女足够多的爱,教他们勇敢、自信、坚强地面对生活。子女能找到
2023-08-12 11:04:00
哈佛毕业后给豪门当家教,她见证了富人“鸡娃”有多疯
...阅读第一(ID:Readfirst)原标题 | 哈佛毕业后我在豪门做家教,窥见富人子女的“鸡娃”悲剧...哈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那是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购物的专属社区
2024-02-01 20:25:00
文/陈贻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家教家风则是一个家庭的灵魂。良好的家教家风能够培育出优秀的家庭成员,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家教家风建设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落实,提
2024-03-22 09:40:00
到了晚年,才看清:想要儿女孝顺,作为父母不能做这两件事
...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联。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之前,有一位60岁的大爷,向我倾诉,他说,到了晚年,才看清:想要儿女孝顺,作
2023-03-19 17:4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拯救”笑容!面瘫后,北大人民青岛医院疼痛门诊帮她重新解锁“冻结”面容……
鲁网10月11日讯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让面容“冻结”患者重拾希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疼痛门诊多项治疗技术为鼻炎
2025-10-11 14:45:00
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开展书写比赛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书法氛围,10月10日,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以“笔墨传情,书写经典”为主题的师生书写比赛如期举行
2025-10-11 14:45:00
第27届(2025)西湖情五粮液玫瑰婚典浪漫上演 国内外百对新人谱写和美乐章
10月7日,第27届(2025)中国国际西湖情五粮液玫瑰婚典在“爱情之都”杭州浪漫上演!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
2025-10-11 15:10:00
莱州公路中心速清S217朱诸线山体滑坡,恢复国省道畅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张博俊10月11日清晨,莱州公路中心以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仅用3小时完成S217朱诸线重大山体滑坡清理任务
2025-10-11 15:29:00
崂善行“幸福益家”情系北宅街道特殊老人
鲁网10月11日讯为切实关怀特殊群体,让特困与残疾老人感受社会温暖,在青岛市崂山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崂善行“幸福益家”项目组工作人员走进北宅街道华阳村
2025-10-11 16:00:00
近日,一名客户家属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显美德,情系储户暖人心”的锦旗专程送到中国银行沧州维明路支行,对该行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表达高度认可和诚挚感谢
2025-10-11 16:07:00
近日,一位客户携带大量硬币来到中行渤海新区支行办理硬币兑换业务,其中包括一元、五角和一角等多种面额。该行工作人员上前协助
2025-10-11 16:13:00
东南网10月11日讯(本网记者 林夏悦)记者获悉,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队伍,讲好中国故事福建篇章
2025-10-11 16:15:00
烈士子女勇闯火海救出三位老人
大皖新闻讯 日前,2024年度“安徽省见义勇为弘扬正气奖”获奖名单公布,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政府经发办干事王涛荣获一等奖
2025-10-11 16:34:00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郑佳)10月11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202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进行
2025-10-11 16:52:00
赏篆刻、观演示、品汉风,“海曲印象”王良允书法篆刻展点亮日照文化生活
鲁网10月11日讯 (记者 王一凡)10月11日,东港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港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海曲印象”王良允书法篆刻展在海曲图书馆开展
2025-10-11 17:0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庐江县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夏某冒充女性与同事许某网恋,并以各种理由骗取其钱财共计2万余元,被法院判决犯诈骗罪
2025-10-11 17:09:00
免签扩容叠加“超级黄金周”,China Travel迎来新增长。“来华旅游攻略”“赴华购物清单”等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搜索关键词
2025-10-11 17:10:00
“双链”驱动,集群发展,聊城有色金属产业迈入千亿级新时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近年来,聊城市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链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延链强链补链,现代产业体系结构持续优化
2025-10-11 17:11:00
【文化金家岭】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月满金家岭,邻里共芳华
鲁网10月11日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中秋的皎月邂逅国庆的欢歌,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文化“两创”之“金”彩课堂陆续走进各个社区
2025-10-11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