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选择安宁疗护是子女不孝吗 专家厘清三大常见误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7 09:26:00 来源:杭州网

近期,浙江首批“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遴选结果公布,浙江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等20家医疗机构获得认定。此前,本报推出数篇安宁疗护相关报道(详见3月12日3版、4月16日3版),引起广泛关注,不少读者来电咨询。交流中,他们提及,对安宁疗护这一概念了解甚少,对于将来是否会选择这一服务存在诸多顾虑。对此,记者请教省级福彩公益金社会服务公益项目“老年人临终关怀救助服务”参与专家、浙江医院医疗照护病房护士长项巧珍,对三个常见误区进行解析。

误区1进入安宁疗护病房就是“等死”

2023年7月,省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全省域开展安宁疗护工作实施方案》,于当年8月15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了安宁疗护服务内容,是以疾病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建立医生、护士、康复师、医务社工、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社会支持、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尽可能满足终末期患者综合、全程、全方位的安宁疗护需求。

“看到疾病终末期几个字,确实有不少人会认为,进入安宁疗护病房,就是等死。”项巧珍指出,疾病终末期是对接受安宁疗护服务患者状态的一种评估,并非结果。实际上,接受安宁疗护的患者,获得更高生活质量且更长生存时间的不在少数。

项巧珍所在的医疗照护病房,曾为一名98岁的老人提供安宁疗护服务。进入病房时,老人的预计生存期是1-2个月,而最终,老人生存了13个月。

她回忆,老人刚进入照护病房时,状态很差。家人告诉她,老人因为不想接受过度医疗,所以不配合治疗,病情每况愈下。医院当时给家属两个选择,ICU或者安宁疗护病房。

“老人告诉我们,他想回家,不想在医院。我们一方面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同时与家属沟通。住进来20多天后,他的状态有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就让他回家了。”项巧珍说,当然,服务没有停止,马上为他申请了家庭病床,家庭医生和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服务。

项巧珍提及她上门服务时看到的一个细节,老人的床靠近窗边,窗台上放着许多棒棒糖,“老人爱吃糖,所以家人就给他放在手边。最终,老人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

误区2安宁疗护只重人文关怀

项巧珍坦言,在我国,安宁疗护的推进还存在许多障碍,其中,缺乏专业人才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我听过一些说法,认为安宁疗护就是人文关怀做得好。”项巧珍说,实际上,人文关怀是服务结果的体现,多学科协同配合才是核心。

采访当天,病房里的一位终末期患者提出想晒晒太阳。如何实现病人的这个愿望?首先,从医疗角度,对病人的整体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是否有疼痛、呼吸困难,生命体征是否稳定等?确认平稳后,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由医护人员陪伴,在病房走廊一端实现她的心愿。

这里还有个温馨的细节。前几天母亲节,病人的女儿送来一束鲜花。趁着这次晒太阳,医护人员把鲜花放在病人床边,拍张照片发给病人女儿,也是对家属的一种哀伤抚慰。这部分工作一般可以由社工开展,但在专业社工较为缺乏的情况下,只能由医护人员替代完成。

项巧珍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不仅安宁疗护专业的医护人员缺,这一专业领域社工的培养也是短板。所以,导致服务提供参差不齐、良莠不齐,出现各种误解也就不难理解。

误区3 选择安宁疗护就是子女不孝

项巧珍经常会到养老院、社区开展讲座,她发现,大多数老人并不避讳谈及安宁疗护,障碍往往发生在子女身上。因为将父母送入安宁疗护病房,可能会被他人视为不孝,承受一定的社会压力。

“其实,从老人患病开始,很多子女就陷入手足无措的状态。”项巧珍说,因为担心老人害怕、难过,子女对病情相关话题避而不谈,这就导致,老人难以实现临终心愿,也无法对最后阶段作出安排。最终,老人遗憾离世,子女也久久无法走出悲痛。

项巧珍讲述了一对父女的故事。父亲患病后,女儿始终不敢和父亲谈及真实病情。一天晚上,她找到项巧珍,谈及自己的苦恼,询问是否要告知父亲实情。项巧珍感到,这位父亲其实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所感知,因此,安慰并鼓励道,可以尝试聊一聊。当晚,父女二人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次日,父亲便离世了。这名女儿找到项巧珍,感激地说,幸亏跟父亲谈了,不然永远都不知道他心里真实的想法,那会是一辈子的遗憾。

因此,“选择安宁疗护是否意味着不孝”这句话的关键点在于“如何选择”,是否尊重老人对自己生命的选择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2: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付过敏先厘清这些误区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本期关注对付过敏先厘清这些误区钟艳宇春天百花争艳,杨树、柳树、松树这些树木的花粉也开始随风传播,随之而来的是花粉等过敏原增多,导致过敏体质人群深受频繁打喷嚏、揉
2024-05-08 10:53:00
情侣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三大交流误区,你中招了吗?
很多情侣在日常交流中都存在一些错误观念或误区,如果这些误区长期不被纠正,极有可能会对双方关系造成隐蔽而深刻的伤害,进而导致感情的破裂。因此,今天我跟大家解析情侣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三
2023-08-11 21:29:00
...,建议留存证据、注明汇款用途,以便在纠纷发生时可以厘清法律关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3-10-22 04:13:00
面对儿女的“不孝”行为时,无疑是一种心灵的伤害
...曾经为子女,无私奉献的父母来说,当他们面对儿女的“不孝”行为时,无疑是一种心灵的伤害。本文将围绕三种常见的“不孝”行为:从不联系父母、从不关心父母、只会回家要钱,分析这些行为
2023-09-19 14:06:00
审视隐私,价值与误区同时存在
...度审视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既要认识其重要价值,也要厘清现有的常见误区。第一,个人在区分其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隐私不可或缺。社会学语境下,人通过不同环境参与社会生活、遵循特定的行
2023-08-19 05:55:00
最常见的养生三大误区,别再被骗了,否则身体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好了之后随之出现了许多“富贵病”,所为“富贵病”也就是吃出来的。然后网上就传出了“少吃”这种养生的方式,甚至还有人称少吃25%的食物就能够延缓衰老,一些人信以为
2023-12-04 06:36:00
治疗阴道炎存在三大误区,女性很容易步入其中,请提高警惕
...,生殖道感染占55%以上。面对这样一种常见病,存在很多误区。误区一:水洗更干净阴道冲洗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必须改掉。阴道不是无菌环境。正常情况下,健康女性的阴道内存在多种正
2023-05-20 15:53:00
厘清近视防控“误区”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专家:厘清近视防控“误区”新华社银川3月21日电(记者艾福梅)今年3月是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其主题为“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眼科专家指
2024-03-22 04:41:00
亲家相处之道:避免这四个误区,让关系更和谐
...对不能做的。这篇文章将探讨亲家相处中应该避免的四个误区,以助于双方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一、过度干涉子女婚姻生活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亲家之间,切忌过度干涉子女的婚姻生活
2024-05-16 11: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