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安杀妻给刘备吃有何深意?为何还被人称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1 19: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国时期,徐州陶谦因年迈,把印把子交给了刘备暂时代理。

谁知吕布突然发难,闹起了革命,枪杆子出政权,果然不错,一下子夺了刘备的地盘。

逃难途中,刘备遇猎户刘安,受到热情款待。

刘安名为猎户,家中却无野味,乃杀妻取其臂膀之肉供刘备食用。

每次读到这个故事,我总是为这位连姓名也没留下的女人感到悲悯,也不仅为三国时期的女人的凄凉命运而感慨万千。

三国时期,女人的社会地位整体低下。

在家中,女人是男人的财产,男人是刀,女人是鱼肉,随时有可能变成一盘菜。

刘安杀妻的故事,虽然是《三国演义》作者的杜撰,是为了烘托刘备在民间的崇高威望。

但是,这个杜撰并非没有历史土壤;历朝历代的军阀混战,女人均是男人的战利品,胜利方总是心安理得地占有失败方的所有女人,无论老幼,肆意蹂躏。

女人的生存状态,就是寄生和依附于男人。

刘备和吕布在沛城交战,刘备大败,前去投靠曹操,在途中,刘备饥饿难耐,一口吃的也没有了,只好去村子里边寻点吃的。

后来走到了猎户刘安的家中,刘安一听说是豫州牧刘备刘玄德,那得好好款待啊,但是家中也没有野味啊,怎么办呢?

于是就把妻子给杀了,并把妻子的肉煮给刘备吃。

期间刘备还问他这是什么肉啊?刘安说这是狼肉。

刘备也没怀疑,饱餐了一顿就准备上路了,去后院牵马的时候,看到一个妇女死在厨房里,手臂上的肉被割去了,非常震惊,就问刘安,才知道是吃的刘安妻子的肉。

刘备不胜伤感,感动的又哭了起来。

刘安本来想跟刘备一起走,但是奈何家有老母就不追随刘备了,刘备哭着说,我已经吃了你的妻子,怎么还能让你的老母无人赡养呢?他日一定报答你。

于是乎刘备就哭着走了。

刘备走后,刘安回到家中,他母亲还问她,儿啊,怎么不见儿媳妇做饭啊,刘安找借口推搡了回去,说儿子为你做。

刘安去了厨房准备给老母亲做饭,奈何家中没米没面,就看着妻子的尸体,反正手臂上的肉已经吃了,就把大腿上的肉也割下来做好端给老母亲。

母亲吃完后还问他,儿啊,这是什么肉啊,我怎么尝不出来啊?刘安不得已才说了出来。

他母亲知道后大哭起来,把吃的肉全部都给吐了,气的就拿拐杖打刘安。

刘安就对母亲说,刘皇叔皇亲国戚,仁德传四海,今来到我家,杀妻款待他,况且家里也没吃的,她早晚也是被饿死,今天杀了她,她的肉能救皇叔和母亲,是她的福气。

再说了刘皇叔是仁德之人,我杀妻款待他,他能不报答于我?一番话把他母亲也说的哑口无言。

在历史中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安排刘安杀妻,是为了表现出刘备"得人心",却以"吃人"表现"人心",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了!这就可以一定程度反应但是历史人吃人的黑暗。

面对"仁义"的刘备,刘安竟然可以对相濡以沫的妻子痛下杀手,看来"仁义"二字真是"人肉"了!

而刘备竟然也仅仅是对这种凶残的行为"伤感"、"洒泪"而已,足以见得他的思想还是很有问题的,至少在这方面跟仁德两个字一点都搭不上!

不想过多的评价这个事件,但想想,如果放到当代,你见到一个吃过人肉的人会是怎么感想的!

至于那个杀老婆的刘安,也算是个奇葩了,既然要孝敬刘备,大可以献出自己的皮肉--这样才可表示彻底的诚心,为什么要去残杀自己的妻子呢?

看来刘安也未必心诚,他也是投机,认准了刘备定会发达,于是作为他的女人就该死了。

罗贯中到此仍觉得未能尽兴,又接着安排刘备将此事说与曹操,"操乃令孙乾以金百两往赐之"。

看来刘安赚了,一顿"野味"竟然赚了百两黄金,至于后来刘安是否得到了刘备长远的好处,罗贯中似乎忘记安排了。

小人物总是被遗忘的《三国演义》中这个桥段的设计,无疑还是为了凸显刘备刘皇叔的正面形象,为了凸显刘备的得天下民心,百姓听说是他,争相拉他到家里吃饭。

甚至猎户刘安为了能让他吃上一顿有肉的饭菜,不惜杀掉自己的妻子,以妻子之肉令刘备饱腹。

更讽刺的是,刘备对他杀妻的行为没有太大表示,只能流泪而行,小编认为,刘备流下的眼泪,并不是愤怒的眼泪,也不是恶心的眼泪,而是感动的眼泪。

曹操竟也十分赞赏刘安的这种行为,还赐他百金。

从罗贯中的角度看写刘安杀妻的用意很明显。

在演义中,刘备一直扮演的是“仁君”的角色,早在陶谦死时,刘备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徐州这个烫手山芋。

“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百姓对刘备极为拥戴,非他不可。

当刘备被吕布打败,只能选择投靠曹操保全性命的时候,书中又写道:“玄德依言,寻小路投许都。途次绝粮,尝往村中求食,但到处,闻刘豫州,皆争进饮食。”

刘备属于人见人爱的偶像级明星,只要刘备出马,无数人愿意贡献出自己的食物。

这句话为后文刘安杀妻,做了一个伏笔。

也就是说,猎户刘安,只是罗贯中用来烘托刘备仁德之君光辉形象的一个龙套,是众多热爱拥护刘备的粉丝的一个缩影,只是刘安这个龙套有几句特色台词,被罗贯中又即写实又夸张的手法弄得比较吸引眼球罢了。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并起,齐桓公在贤相管仲的辅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匡正天下,恩威加于海内!

如此一个春秋霸主,身边自然少不了谄媚小人,尤其是齐桓公晚年,壮志不再,日渐昏聩!

有一次齐桓公看着满桌的山珍海味,却毫无食欲,感叹说:“天下美味我都吃腻了,就是没吃过人肉,不知道人肉的滋味如何?”

本来这不过是齐桓公无心的一声感慨罢了,他自己并不是真想吃人肉。

然而,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身边的厨师易牙听到后,以为讨好齐桓公的时机到了。

他居然回到家里,将自己4岁的儿子烹杀了,做成肉汤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开始不知,吃到人肉后感觉很新奇,就问是什么肉!易牙于是说了自己杀子以献的经过。

可悲的是这位春秋霸主居然以为易牙敬爱自己超过的他的儿子,由此十分宠幸易牙!

愚昧的齐桓公居然不知道易牙爱的是他的权势。

一个人凶恶到了杀子求权的地步,这样的人为了权力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果然,最后易牙作乱,与竖刁等趁齐桓公病重拥立公子无亏,并把齐桓公的宫门用石头封死,让这位曾经的春秋霸主活活饿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讨刘备的武艺是否真的如传说中那样出众
...间传说中的形象在民间传说和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刘备被塑造成一位擅长剑术的武将。这种形象的塑造可能是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也可能是基于对历史人物的想象
2024-10-23 20:03:00
《三国演义》中杀妻待客的故事,恐怖和虚伪让人心惊
...如:书中第十九回讲的“杀妻待客”的故事。故事的经过刘备在小沛被吕布手下大将高顺领军击溃,与家眷失散逃难路遇孙乾,二人打算寻小路到许都投靠曹操。一日,在荒郊野岭寻到一家投宿,询
2023-05-17 12:16:00
...调的韩馥,也曾是讨董诸侯之一,当时的职务是冀州牧。罗贯中编写五关六将名字的时候,肯定是用了一番心思:除了孔秀和韩福能找到“兄弟”,另外四个倒霉蛋也有出处,比如孟坦与孟德念起来
2024-06-07 16:38:00
三国中死的最惨的女人,被做成食物让人饱餐一顿
...被做成了食物,成为人们的盘中餐,那么她是谁呢?话说刘备被吕布击败后,逃到了一名猎户刘安家投宿,刘安一看投宿的人居然是刘备,由于刘备平时为了收买人心,做了许多善举,他的仁德之心
2023-01-12 09:31:00
刘备做过四件事,一件比一件颠覆你的认知
...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对于他此举,罗贯中解释道,他这是为了收买人心。可是为了让属下更加忠诚,将自己刚刚经历九死一生的,尚在襁褓中的亲生儿子摔在地上,真的是大丈
2023-09-12 21:01:00
汉末实力最弱的刘备是凭什么建立蜀汉的
...的,这跟曹操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其中也有罗贯中故意引起两人对立的成分在里面。整体而言,正史上的刘备是感性且坚韧的,与曹操的霸气、豪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备是历史上稍
2022-12-21 16:16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竟然是个文武双全的美男子,还擅长书法
...干的事会算到张飞头上呢?专家分析,这个原因主要出在罗贯中身上,小说《三国演义》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人物类型化!刘备:仁德君子;张飞:鲁莽英雄。让一个仁德君子去打人,这合理吗?所以
2023-01-30 14:12:00
两句话断了袁绍两条肱骨:田丰被赐死颜良被斩杀,都跟刘备有关?
...名后再动手,而是想问点儿别的。颜良要问关羽什么话,罗贯中用一首诗给出了答案:“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罗贯中说的“英雄”,指的自然是
2024-11-12 10:53:00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刘安杀妻刘备吃人肉事件影响刘备形象吗
...的要绝对服从君主,刘安的行为就符合这一理念,所以被罗贯中写进三国演义朝廷宣传,换了任何君主知道这个故事也会拿出来宣传。所以,三国演义中的刘安杀妻招待刘备吃肉的事件,其实是彰显
2023-08-26 0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