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清晨的淮海东路学校校园内,铿锵有力的《中国功夫》旋律与整齐划一的呼喝声交织,学生们正以马步冲拳、弓步推掌的飒爽英姿开启晨练。近年来,该校以“武术薪火传校园,非遗之光耀未来”为宗旨,将传统武术纳入特色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普及、社团深耕、赛事锤炼“三位一体”模式,让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焕发新生。
为破解传统武术“入门难”问题,杜集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教育局在淮海东路学校创新打造多功能武术教室,配备专业器械与文化展墙,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开展武术进校园推广行动。学校着力构建阶梯化培养体系:基础年级以单双周循环形式将武术纳入体育必修课,重点教授拳掌勾步等基本功;针对兴趣学生开设延时服务及假期特训班,由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带队,分阶段教授少林拳、长拳等套路及刀枪剑棍等器械技法。
武术。
“从扎马步都发抖到能完整演练少林刀法,我不仅强健了体魄,更读懂了‘未曾学艺先学礼’的武德精神。”武术队员王硕的感言道出众多学员心声。通过“技能+文化”双轨教学,学生们在掌握24式连环拳等技艺的同时,还能在专题讲座中了解武术的哲学内涵与历史脉络。
2023年成为该校武术教育的“高光之年”:8月淮北市首届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上,王硕、陈庚等学员包揽12金16银;12月征战徐州“丝路汉风”国际武术大赛,再创20金4银3铜的佳绩。2024年第二届市级锦标赛中,新生代选手楚薰、赵嘉恩等延续辉煌,斩获6金9银3铜。这些身着明黄练功服的少年,用行云流水的套路、刚柔并济的器械表演,让传统武术在赛场上“圈粉”无数。
武术。
“赛场不是终点,而是传播非遗的起点。”带队教练张德全介绍,社团成员已多次亮相少儿春晚、校园艺术节等舞台,并赴周边社区开展公益展演。在“武术进校园”交流活动中,该校学员还与徐州、宿州等地师生切磋技艺,被邀请参加北京鸟巢水立方的精彩中国人活动汇报演出等,积极推动区域非遗资源共享。
“武术教给孩子们的不只是招式,更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校长曹海燕表示。如今,淮海东路学校武术社团已从初创时的29人扩展至305人规模,五年来累计培养学员超千名。随着“武术特色校”品牌日益响亮,这片沃土上萌发的非遗薪火,正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文化传承之路。(于晓 胡韬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1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