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司心鹏 报道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精心打造专业品牌活动—— “齐鲁行走·记录”社会实践,围绕“红色故事”“非遗文化”“乡村振兴”等主题,深入开展地域文化传播社会服务,彰显了“培养具有青年政治特质的文化传播人才”的应用型办学的特色成效。

该校广播电视学专业已连续三年在寒暑假开展“齐鲁行走·记录”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深入渤海老革命机关旧址、沂蒙红嫂纪念馆、台儿庄等革命圣地走访调研;2022年聚焦潍坊市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展开拍摄创作;2023年开赴临沂费县,围绕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费县推进乡村振兴的科技帮扶战略进行记录传播。三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品牌活动—— “齐鲁行走·记录”社会实践组织师生近百人,创作拍摄《红丝砚 伊人心》《蓬·荜》《纸上生花》《从科技合伙到乡愁寄托》《乡情》等纪录片、专题片、短视频20多部,新闻通讯30多条、社会调查报告10多篇,作品通过主流媒体、影像赛事、社交化传播平台等进行了广泛传播。

“齐鲁行走·记录”社会实践活动有效促进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建设和发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近年成功获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2023年中国校友会专业排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获评全国“应用型”并列第二名、跻身“6星A+”行列。
本次推出的“齐鲁行走·记录”社会实践作品,聚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费县的科技帮扶工作。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了费县、郓城、招远三县科技帮扶“三个突破”战略,其中“三个突破”费县指挥部探索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科技合伙人模式”和“第一书记和农科专家联合模式”。围绕这两种模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师生近20人在扈长举、赵玉亮两位教授带领下,采访拍摄近一周,历经两个多月的剪辑制作,创作了《从科技合伙到乡愁寄托》 《乡情》两部专题片(每部时长30多分钟),系统总结了农科院科技兴农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深入生动记录了农科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感人场景;充分发挥了高校文艺创作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0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