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新机遇、新跨越,百视通荣获202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05 19:00:00 来源:砍柴网

近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隆重表彰为国家、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们。百视通与上海交通大学等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的“异构混合网络的内容适配化多媒体实时传输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新机遇、新跨越,百视通荣获202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新机遇、新跨越,百视通荣获202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超高清、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有了更好的硬件与环境,但是倘若没有合适的传输技术的支撑,依然很难保证收看体验。异构混合网络内容适配化多媒体实时传输技术,是当今新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解决大体量信息的高效能实时传输问题。

百视通与上海交通大学针对异构混合网络的多媒体实时传输关键挑战,提出了联合分级编码和分布式缓存理念,设计了动态码率传输调度协议,实时调整传输质量,让传送速度有效提高,观看体验更为流畅。研制的视频分发、内容传送、流媒体直播等实时传输系统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和网络环境,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项目团队具有杰出的研发实力,百视通则处于比较典型的异构混合网络运营环境,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数据累积,主营IPTV业务在固网、OTT的播控和内容已经完成“云化”,移动频道业务基于5G传输,频道内容接入源自卫星。项目的成功研发,从技术上解决了资源优化调度问题,显著提高了系统使用效能和灵活性,有力支撑了百视通构建的“内容+分发网络+智能终端”的架构体系,为视听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行业升级和转型。

在5G云技术、多媒体实时传输关键技术、虚拟现实等构成的新技术面前,百视通基于家庭客厅场景,将最新技术成果与实际应用打通,探寻不止于视听的“未来客厅”。

一直以来,百视通在媒体技术创新方面都走在行业前列,从18年前参与开创IPTV业务开始,到“5G云TV”、“EPG8.0”等技术落地,百视通坚持“创新永远在路上”,不断开拓“电视新用法”的边界与极限,其中,“IPTV标准、关键技术和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奖;互动视频、BestVR虚拟现实系统实践、EPG智能电视交互操作界面等项目更屡获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大奖。

新机遇、新跨越,百视通荣获202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百视通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全面升级多种技术,重构大屏视听体验,并且通过开放开发应用平台,接入数字产业服务,在云演艺、数字出行、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领域,为合作伙伴实现终端共享,承载多样性,从产品到生态,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稳定的新媒体服务。

作为国内最早锁定大屏新媒体时代的领军企业,百视通牢牢把握内容形态与产品技术的两个核心竞争力体系,依托智慧运营优势,与用户建立起更强的数字化情感纽带。在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的时刻,百视通也希望与更多科研机构、院校合作,共同寻找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构建视听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新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同驭汽车荣获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的“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目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重点奖励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原始性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培育战略
2023-05-29 19:00:00
精准诊疗闭环守护:东方胶州医院内镜中心筑起生命防线
...医师学术任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5-04-18 16:48:00
汪照炎博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医院
...与治疗策略推广,作为主要人员之一,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
2023-12-12 10:28:00
上海2024科学之夜“打卡”节水抗旱稻
...,201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科学普及奖一等奖。目前,节水抗旱稻在多个省份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
2024-09-10 10:04:00
...院获得国家级项目30余项,作为牵头单位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1项次,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毛发中痕量精神活性物质的鉴定及评价技术”和“复杂亲缘关系鉴定关键技术研发
2023-10-14 03:11:00
一文带你走近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洪芳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擅长治疗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慢性胃肠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泄
2024-06-27 19:28:00
体教融合优化布局,静安区创市运会“最好成绩”的背后
...静安区代表团获得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团体奖牌最快进步奖”,也获得了2019-2022年度“奥全运突出贡献奖”及2019-2021年度“上海市青少年精英系列赛优胜奖”,并在十
2023-02-24 19:55:00
“嫦娥祝融”,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崭露头角,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成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科姆·克利夫兰奖等国际国
2023-10-02 06:12:00
...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迄今已在《科学》《自然》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40余篇,被引用2.4万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在他
2023-11-23 06:0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启,星鲨研究院探索“具身智能”前沿
鲁网11月14日讯“在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对于“绿洲”的这一描述,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虚拟现实产业的无限可能
2025-11-14 10:18: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网信部门从严整治利用AI仿冒公众人物开展直播营销问题乱象。近期
2025-11-14 10:30:00
大麦娱乐推出全新品牌“大麦国际” 提供全球演出购票、观演服务
购买海外演出门票,现在有了新选择。11月14日,大麦娱乐宣布推出旗下全新业务品牌、全球演出服务平台“大麦国际(MAISEAT)”
2025-11-14 10:45:00
大河网讯 11月11日,全省数字影像检查“云胶片”联盟采购工作顺利开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拟中选
2025-11-14 10:53:00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3日,山东瑞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宁学院联合攻关的“多模态肉品AI快检系统”核心技术,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斩获优秀奖
2025-11-14 10:54:00
记者走基层|“黑科技”上线,让温暖精准入户
11月12日,河北邢襄热力集团邢台供热分公司二工区三班班长丁帅,在三义庙换热站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 宋 平摄随着11月15日临近
2025-11-14 08:02:00
11月13日,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公交”)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举行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5-11-14 07:50:00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
江苏南京:“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爆单堵件”难寻踪迹,科技赋能让“双11”物流运输“从从容容” 直播间“秒光” 无人机“闪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3
2025-11-13 08:06:00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
实现全产业链布局,链上企业持续“加码” 逐浪氢能“新蓝海”,南京加速能级跃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通讯员陈伟伟郑瑞陶炎李雪莹蹲点主题
2025-11-13 08:06:00
2025 脉脉职场新人报告:超50%职场新人想跳槽,校招生最想去字节跳动
脉脉人才智库近日发布《以能为本——互联网职场新人流动趋势 2025》报告,将校招和工作经验在3年内的社招人才界定为“职场新人”
2025-11-13 08:57:00
江苏南京: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
黄维院士引领南工大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闯出新天地 多点突破屡刷纪录 科创助推产业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谈洁姜静实习生钱逸霖在柔性电子领域
2025-11-13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