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
今天下午,我们五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甘肃省气象局学习参观。
讲解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户外的气象观测站,这所气象观测站是1932年建造的,也是甘肃省最早的气象观测站。第一台观测仪器叫铂电子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测温度的,埋在地下,长度分别分为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另一台观测仪器是湿敏电容传感器,是用来测量湿度的。
出了观测站参观的是风塔,风塔顶端有一个风向标,用来测风向,高度为10米。接下来我们参观了翻斗式雨容传感器和日照传感器,翻斗式雨容传感器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日照传感器则可以把日照的时长精确到分钟;还有深层传感器,可以对地下温度进行测量,这种仪器分为两种类型,一个埋在地下1.6米,一个埋在地下13.2米。接着参观了天气现象视频观测仪,它的顶端有两个超高清摄像头,可以观测天上的气象信息。我最喜欢的一个就是雪声观察仪,这台仪器可以通过发出特殊声音得知积雪厚度。
最后一项有趣的参观项目是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老师给我们简述了气象影视的制作方法,我们先观看了一段视频,正是今天的天气预报,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了录制间,也被称为绿箱。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制作流程:得到天气数据→加工稿件→制作提示板→进行录制→通过色件抠像等方法进行剪辑→在电视台播放,整个天气预报就是这样制作完成的。
老师又给我们做起了示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屏幕,上面是天气预报的背景,也就是我们平时在电视里看到的天气预报的大地图。只见老师走近了绿箱,哇!老师出现在了大地图前面,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叹的声音。接着,老师又从桌子上拿了一本绿色外皮的书本,再次回到大屏幕里,老师用书挡住脸,老师的脸居然隐形了,取而代之的身后的大地图背景,老师又穿上一件绿斗篷,这下老师彻底隐身了!老师瞬间消失在大屏幕里,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点点老师微微摇晃的身影。真的是太神奇了!这是参观过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最后我们去了大厅,观看了中国气象模型机B-3726,了解了人工增雨降雨。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气象方面的知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气象技术的强大,精确的气象报告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起来。希望我们国家的气象观测技术可以覆盖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让天气预报变得更精确,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指导老师:徐含花
评语:老师读了你的这篇文章后大开眼界,了解了很多关于气象方面的知识。你通过移步换景的写法,带领我们一起游览了省气象局,自始至终以自己的心情变化贯穿文章。能够将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参观项目重点地介绍给大家,使文章内容详略得当。以后继续加油哦!
城关区五里铺小学五三班 魏义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