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11: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约是在收复被秦国侵占的南阳盆地的部分土地后,楚顷襄王信心大增,又计划出兵去攻打越国。

在春秋晚期时,越国曾异常强大,消灭吴国后一度成为东周霸主。可进入战国后,越王无彊受齐人挑唆去攻打楚国,被楚威王一战击溃。从此后,越国分崩离析,再也不复当年时光。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在强大秦国的不断压迫下,楚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在西部失去了土地,楚顷襄王就总想着从东部得到补偿。恰好此时越国是半死不活,不趁机吞并它,更待何时?

可楚顷襄王刚提出要讨伐越国,就有人提出了反对。

大夫杜子就问:“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

楚顷襄王丝毫不隐讳,回答:“越国政治混乱,而且它的军队也弱小。”进入战国后,越国内乱频繁,弑君篡位之事屡见不鲜。自楚威王击败越王无彊后,越国衰败得更快,军队也就变得愈发羸弱了。

听到这,杜子很不以为然,说:“我冒昧地替大王担忧:人的智慧就如同自己的眼睛,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事物,却无法看到自己的睫毛。大王自己的军队先后被秦、三晋打败,丧失了数百里土地,这证明了楚国军队的羸弱;庄蹻(jiǎo)在楚国作乱,楚国官吏却无人能制止,这是政治混乱的表现。大王您国内的混乱不下越国,却还想进攻越国,这说明您的智慧就跟眼睛一样!”

人常犯的错误,就是能看清别人短长,却无法看清自身。前些年,楚顷襄王就是缺乏自知之明,在詹何怂恿下,贸然合纵抗秦。结果在秦人发动反击后,楚国在短短三年内就丧失了整个南阳盆地!虽然这两年楚国收复了部分领土,可前车之鉴却是无比沉痛。现在想去攻打越国,楚顷襄王这是要重蹈覆辙吗?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杜子这番犀利无比的言辞,让楚顷襄王再也不敢固执己见,只得默默地放弃了攻打越国的计划。

杜子一提到“庄蹻”,就能让楚顷襄王无言以对——这个庄蹻究竟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他的存在,就能证明楚国政治的混乱呢?

庄蹻,《史记·索隐》记载他是“楚庄王”弟;所谓“楚庄王”,其实就是楚顷襄王,因为当时楚顷襄王也被称作“楚庄王”。但庄蹻以“庄”为氏,其实更可能是春秋霸主楚庄王的后裔。楚顷襄王时,庄蹻率军沿沅水而上,向巴、蜀、黔中以西进军,消灭了夜郎国,直达云南滇池,从此就地称王,后人称之为“滇王”。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虽然《史记》称他是奉命开拓土地,可当时人却并不这么让为。《荀子·议兵篇》就这么评价他:“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韩非子·喻老》也说:“庄蹊蹻(即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以庄蹻进军西南后就地称王的事实来看,他就是在公然分裂楚国。难怪白起率数万兵力就能攻克郢都——如果不是楚国内部四分五裂,白起能那么嚣张吗?

庄蹻为何要分裂楚国,个中详情已难以知晓。但至少一点,楚顷襄王的用人就明显不能服众。

早期,楚顷襄王的太傅慎到是东周著名法家人物。可后来,楚顷襄王转而信奉道家之术,治理国家也变得有些随心所欲了起来。

楚国大夫庄辛看不下去,曾前往进谏:“君王您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车辇后还跟着延陵君与寿陵君,喜欢淫乐、生活侈靡,却不顾国政,这样下去郢都必然危险!”

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这四人都是楚顷襄王的宠臣。尤其是州侯,更是被楚顷襄王任命为令尹,深受重用。当上令尹后,州侯地位变得尊贵,凡事都喜欢独断专行。楚顷襄王曾怀疑他有不轨之举,便向身边近侍打听,可所有人通通都是一个答案:“没有此事!”由此可见州侯手腕之高,连楚顷襄王身边人都通通被他给收服了。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楚顷襄王重用的都是这样的大臣,也难怪其他楚人会怨声不断了。

以氏号判断,庄辛与庄蹻应该是同族,都是楚庄王后裔。可即便他是公族,当面非议国君的用人,依然让楚顷襄王脸上挂不住:“先生是老昏悖了吗?还是把我看成是楚国的不详之兆?”

庄辛却毫不畏惧:“下臣确实看到了您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不敢把您看作是楚国的不详之兆。但如果大王始终宠信这四个人,那么楚国就一定要灭亡了。下臣请求先到赵国躲避,在那观察时局的变化!”

虽然庄辛、庄蹻都是楚庄王后裔,可庄辛在楚国却颇有贤名。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早年间,楚顷襄王曾问庄辛:“君子的行为应该怎样?”

庄辛答道:“家中四周不筑围墙,却没人敢侵犯;走在路上不带侍卫,却没人敢伤害。这就是君子的行为。”自身强大,又能与人为善、不与人结怨,别人也就不会、也不敢来伤害你了。

庄辛说的是君子,其实却是在暗喻楚国。

春秋时楚国名将沈尹戌,在听说令尹囊瓦在郢都修筑城墙时就曾说:“子常(即囊瓦)一定会丢失郢都!如果无法保护国家,光在郢都筑城有什么用?自古以来,天子强大,就会让四夷代守边境;天子衰微,就会让诸侯代守边境。诸侯强大,就会让邻国代守边境,诸侯衰微,就得自己守护边境。如果国家没有外患,国内民众又能安居乐业,国都还需要筑城墙吗?如今因为害怕吴国而在郢都筑城,防御的目标太小了,能不败吗?”

在沈尹戌这番话十余年后,吴王阖闾攻破了楚国郢都;而庄辛说出这番话后数年,白起也攻破了郢都!

楚顷襄王又问:“君子富有后应该怎样?”

“君子的富贵,是把东西借给别人不要别人的感恩,也不逼债;给人提供饮食,不会借此役使他人;亲戚都爱戴他,众人都喜欢他,普通人都事奉他,都希望他长寿快乐、不希望他患上疾病。这就是君子的富有。”

话里话外,庄辛都在苦口婆心地劝谏楚顷襄王。奈何,楚顷襄王虽然满口称善,行动上却没有丝毫改变。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如今,庄蹻率军西南称王,公开分裂楚国;庄辛则对楚王彻底失望,逃往赵国避难。连公族都纷纷逃离楚国,可见楚国上下已然是离心离德。如此一来,楚顷襄王还能平平安安地做他的楚王吗?

果然,庄辛离开楚国才五个月,白起就攻入南阳盆地,烧光楚国先王陵墓,攻破郢都、把楚顷襄王赶到了陈国旧地!

这时,楚顷襄王才醒悟过来,赶紧派人从赵国请回了庄辛。

面对追悔莫及的楚顷襄王,庄辛并没有幸灾乐祸,反倒是鼓励他振作起来、收拾旧河山:“俗话说:‘看到兔子再回头唤狗,还不算太晚;知道羊跑后再修补羊圈,也不为太迟。’从前,商汤、周武王仅有百里之地,却能昌盛起来;夏桀王、商纣王拥有天下,却最终败亡了。如今楚国虽然变小,可截长补短,方圆还有数千里地,难道还比不上百里之地的商汤王与周武王?”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接来下,庄辛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层层递进,一步步地叙说了楚顷襄王宠信谄臣、唯知嬉戏淫乐,不理政务的巨大危害,令楚顷襄王幡然醒悟。

之后楚顷襄王马上封庄辛为阳陵(或为今安徽青阳县)君,派他收复了被齐国侵占的淮北之地。同时,楚顷襄王又派出十余万人,回攻南阳盆地,收复了长江沿岸的十五座城邑,设置为郡,以此来抗击秦国。

春秋时楚国郢都陷落,但后来楚昭王能洗心革面,率领楚人戮力同心,踏上了复兴之路。如今郢都再次陷落,楚顷襄王也能亡羊补牢,不但收复淮北之地,还积极向西攻回南阳盆地,让人看到了楚国再次复兴的希望。可令人失望的是,与其说这是复兴,还不如说是回光返照:楚顷襄王去世后仅两代人,楚人还没能收复整个南阳盆地,楚国就被灭国——这能算是复兴吗?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当初詹何劝楚顷襄王合纵时,曾提到秦国侵占韩、魏的情形:“……如今秦国攻入韩国却成了长久的忧患,攻破了许多城邑却不敢据守……”

秦国攻占三晋很多城邑不久后却归还,这并不是因为三晋突然变强大了,也不是因为秦王发善心,而是因为当地民众不愿归附秦人。同样,楚国能收复淮北及南阳盆地的部分领土,也不是因为楚顷襄王励精图治让楚国变强大了,而是当地楚人的坚决反抗。公元前272年,楚顷襄王又一次将太子送入秦国作人质,与秦重新讲和,这足以证明楚国颓势依旧,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白起攻破郢都,是楚国史上国都第二次被人攻破。

当年吴人攻破郢都后,楚昭王痛定思痛,在兄弟令尹子西与司马子期忠心辅佐下,团结广大楚人,踏上了复兴之路。白起攻破郢都后,楚顷襄王也竭力效仿楚昭王,试图团结广大楚人以重整旗鼓,可除了短暂的回光返照外,再也没能挽回楚国的颓势。

为何说楚国郢都的陷落,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为什么春秋时郢都陷落后,楚昭王能率楚国走向复兴,战国时的楚顷襄王却做不到?难道是后王不如前王?

根本在于,两次郢都陷落后楚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楚昭王时,虽然吴王阖闾攻破了郢都,但之后不久夫概就突然回国谋乱,迫使阖闾不得不放弃楚都,回国平叛。而楚国的另一大劲敌晋国,此时也因六大卿族的腐败而没落,难以再号令诸侯。也就是说,楚昭王时的外部敌人虽然也很危险,可其综合国力并未与楚国拉开质的差距,所以郢都陷落后楚人没有进行大的变革,依然能险险渡过危机,得到从头再来的机会。然而,楚顷襄王执政时,经历了商鞅变法的秦国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壮大期。外部敌人实力已发生质的转变,楚人却指望不经历彻底变革就可渡过难关,怎么可能成功?

春秋时楚国郢都的陷落,历史给了楚人改革以更上层楼的机会,可惜楚人没能抓住。难道历史还会给楚人第二次机会吗?

所以说,郢都的二次陷落,不仅是楚顷襄王的悲哀,也是楚昭王的悲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蕞之战楚国为何迁都寿春
...了几年,楚昭王又迁都“鄢郢”;第三、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在位期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楚国迁都“陈郢”;第四、楚考烈王为了避秦,前253年迁都矩阳,前241年,迁都寿春。楚
2024-06-28 19:36:00
探讨楚国历史上最贤明的十位君主
...发展,楚国成为了当时文化艺术的中心之一。10.熊完(楚顷襄王)楚顷襄王是楚国末期的君主,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他试图进行改革以挽救楚国的衰落,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他的努力显示了
2024-10-11 20:52:00
楚国问鼎天下“不服周”,作茧自缚却为强秦织嫁裳
...件事之后,将楚国人质太子横放回楚国,楚人立太子横为顷襄王。楚怀王从咸阳逃出来,准备前往赵国向赵武灵王求救,没想到赵武灵王那时在北地代郡对付匈奴,赵国新王惠王不敢轻易收留楚怀王
2023-05-20 10:43:00
楚国前期的国君有多艰苦奋斗,后期的国君就有多昏庸
...霸主地位,实力迅速下降。楚,怀王被秦国扣留期间,楚顷襄王继位为楚国国君。此时的楚国虽然没有之前的辉煌,但主力尚在。不过楚顷襄王统治时,楚国的西陵、巫、黔中等地都被秦国占领,楚
2024-06-06 20:01:00
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诸侯国是怎样的?
...在楚昭王时期,是被东南小国吴国攻破的,另一次是在楚顷襄王时期,是被强大秦国攻破的。一、吴国攻破楚国都城吴国是东南地区新近崛起的强国,吴国在国君寿梦执政期间开始强盛起来,到吴王
2023-08-25 06:55:00
春秋时期的楚国,是南方诸侯国,为何不祭祀长江,而要祭祀黄河?
...这么简单,其中有很多我们至今无法解释的谜团。【一】楚昭王的祭祀观楚庄王得到孔子的赞誉。在春秋时期,由于科学水平落后,人们对于大自然很多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形成了非常朴素的神话观
2024-02-25 23:48:00
原创《聊斋》一善恶之语,道出用人奥妙:楚昭王复国后赏罚大臣的反思
...立为新太子。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芈壬继位,是为楚昭王。此时,,楚昭王年龄最大也不过七岁,是名副其实的幼君,楚国权力也就被令尹囊瓦掌控。囊瓦为人,贪贿而且好信谗言。在他
2024-08-27 17:25:00
子西:楚国的守护者,命运的受害者
...本人贤良,严厉斥责了囊瓦,随后拥立太子珍为王,是为楚昭王。后来由于囊瓦的无能和贪功,导致吴国攻入楚都,楚昭王逃亡在外。子西与楚昭王失去联系,于是就在脾泄建立新都,仿制了昭王的
2024-03-10 06:05:00
秦楚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恩怨情仇?
...室女芈八子,也就是后来的秦宣太后,秦昭襄王迎娶了楚顷襄王的妹妹,秦孝文王嬴柱迎娶了楚国宗室女华阳夫人。政治联姻有利有弊,虽然可以作为两国交往的桥梁,但大多数时候是为政治利益服
2023-08-24 06: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