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一镇一品如何转向多镇一品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2-02 09: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从“行政区经济”到“经济区经济”

一镇一品如何转向多镇一品

一镇一品如何转向多镇一品

中山正推动包括中山生命科学园等5个园区纳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中山)基地范围。图为健康基地。 叶志文 摄

岁末年初,刚刚开园4个月的中山生命科学园已经积累近30个在谈项目,其中一半来自深圳。这只是中山大健康产业的一个微小切面。目前,中山正推动包括中山生命科学园等5个园区纳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中山)基地(简称“中山健康基地”)范围,推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这样的布局,清晰地折射出中山区域产业布局发展的新逻辑。

伶仃洋之上,深中通道正在等待通车的哨声;珠江口西岸,一场“内外交融”产业升级已在中山提前开场。

不久前召开的中山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中山要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跨镇街合作、公共配套跨镇街布局,推动“一镇一品”向“多镇一品”转变。新的一年,中山全面发起“强镇行动”,构建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雷海泉

新趋势

打破壁垒 产业集群跨镇发展

镇域经济的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始终是中山的重要议题。

1988年1月,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确立了“市直管镇”的行政体制,一直延续至今。扁平化的行政架构,发挥出管理成本低、决策效率高的显著优势,推动镇域经济迸发活力。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山已经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

但是“市直管镇”行政管理架构,也很快暴露出弊端。在“市—镇”的行政区划体制下,镇域各自为营,导致土地开发利用碎片化、低效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城镇建设陷入“推小饼”的格局;产业发展资源难以跨区域流动、整合,镇与镇之间出现产业同质同构、恶性竞争,厂企“遍地开花,却难有大树”。

当下,镇村成为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镇的发展关乎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全局。近年来,中山不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镇域行政藩篱,破解镇的发展难题。

中山自我加压,提出“把镇街当成县、把村当成镇”,全面增强镇村经济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充分发挥原有专业镇特色镇优势,做大做优特色产业,培育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特色小镇,力争打造更多全国百强镇、千强镇。

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镇与镇之间不断完善帮扶机制,镇村抱团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片区统筹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速,北部制造业基地等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跨镇街合作,公共配套跨镇街布局。

“各自为镇”的格局被打破,强强联手谋产业、求发展,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新打法

平台延展 引领产业协同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山应该从行政体制改革入手,去解决镇域发展的弊病。现在,中山正以全新的打法回应这一观点,证明规避“大动干戈”也可以灵巧破解区域发展痼疾。

如果一家企业想在中山落户开展新药研发工作,要在3公里范围内找到拥有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资本金融、生产流通全链条的产业创新体系,中山健康基地一定是不二之选。

对于中山大健康产业来说,中山健康基地就是引领产业舰队快速前进的旗舰。为了利用好这一大平台的行业号召力、品牌影响力,一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正在酝酿。将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山生命科学园片区、岐江新城健康服务业集聚区、民三原药港、深中合作创新区生物医药园区等纳入中山健康基地范围,实现大平台的产业引领力外溢和跨镇区延展,打造“一基地六园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新布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贯穿在这一行动计划中的深层逻辑,是通过搭建新型产业发展平台,打破产业跨镇域发展的隔阂,架起产业合作的桥梁。在新的跨区域产业协作体系中,各镇域经济体在产业链上形成新的分工,错位发展,补位求进,共同在行业内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当前,对于中山来说,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内外两个维度上同步推进。在内部,中山力求打破镇域行政架构的机制性阻碍,重塑专业镇经济优势,推动“一镇一品”向“多镇一品”转变;向外部,中山积极推动专业镇的特色产业“引进来”“走出去”,与大湾区产业接轨,推动“多镇一品”成长为“强镇强品”。

新空间

改革赋能 激发镇域活力

镇域经济实现质的跃升,关键一环在于改革。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曾在多场会议上强调,要大力激发镇街活力,深化扩权强镇和强镇扩权改革,完善事权下放配套体系,让镇街放下包袱、轻快奔跑。

2023年3月,中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中山市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小榄镇事权下放清单》,聚焦促经济发展和服务工业项目落地,集中下放一批市县级事权。

过去一年,中山将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和小榄镇作为强镇扩权赋能改革的“先行子”,不断深入推进扩权改革,集中精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实现了“两区一镇”统筹能力的提级。科学务实地向镇街下放“最想要、最有用、能用好”的行政管理事权,最大限度发挥市直管镇体制优势,破解镇街发展能级不足、“小马拉大车”等问题。

以改革赋能,实现人财物相匹配、权责利相统一,激发了镇域发展新活力。

在这轮改革的基础上,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和小榄镇,成为中山经济的三大增长极。2023年一季度,小榄GDP同比增长8.8%,成为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镇街。2023年上半年,火炬开发区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额、税收总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居全市第一;翠亨新区则保持GDP两位数的增速,代表中山“新质生产力”的动能。

在深中通道即将通车之际,一幅中山镇域经济新图景已经展开。中山专业镇在深耕本地、拓展湾区两个层面都迎来了更加广阔的新空间。

■一线走读

园区蝶变:

“家电岛”升级 “凤凰群”集聚

中山市黄圃镇大岑河畔,十多个项目同时动工,一幢幢高层工业厂房正在一片工业园中快速“拔尖”。

大岑片区,地处中山与佛山家电产业“黄金走廊”上,30年的发展,让它成为一座远近闻名的“家电岛”。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岛上亩均产值低、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家电岛”的闪亮招牌也日益黯淡了。截至2022年底,这里已经腾不出新的工业用地,产业发展空间“见顶”。

2022年,黄圃镇将破解土地瓶颈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的重要抓手,在大岑片区率先打响了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战。岛上“工改”项目总面积超过3000亩,第一阶段改造1061亩,成为中山市首个千亩连片“工改”项目。经过一年的攻坚,首批500多亩连片工业用地已被整理出来,新引进的项目也陆续动工。

黄圃镇工业信息和科技商务局副局长、工改专班综合组组长吴一民介绍,截至2023年9月,大岑片区第一阶段1061亩空间已完成招商,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产值预计达60亿元,亩均产值将翻5倍,村集体收入增长约6倍。引进的这些新项目,不乏来自一水之隔的佛山顺德。

大岑的蝶变,是中山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吴一民表示,大岑片区之所以能够招引“凤凰群”,不仅得益于黄圃“工改”,也源于近年来中山北部家电产业重镇协同发展积累的“硬实力”。

2022年,中山拿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中山)”的招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市家电产业集群具备大湾区品类最齐全的家电产业链,拥有家电及其配套企业超1万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70多家。目前,中山市家电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已超2000亿元,占粤港澳大湾区家电产业集群收入近30%。

这样的发展成果背后,是黄圃镇、南头镇和东凤镇三大家电专业镇的协同发展。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北融”发展,加强与佛山产业链协作,推动北部片区与顺德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全球最具活力的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大岑片区第二阶段改造已经启动,千亩“家电岛”正在加速蝶变。中山家电专业镇协同“北融”的故事,正翻开新的一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打通协作链 融入湾区创新圈
...量发展合作区,推动北部片区与佛山顺德共建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湾区协作“朋友圈”不断扩大。深中通道将于今年建成通车,届时,中山将成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交会点。
2024-02-18 07:26:00
中山东区街道赴杭州召开招商推介会
...,也积极拥抱数字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等新时代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均能与数字经济联合共生。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023-07-11 10:29:00
这场全国品牌活动为什么邀请中山
...牌博览会专题展区独立参展这场全国品牌活动为什么邀请中山近年来,中山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图为明阳电气自动化车间。近年来中山企业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图为康方生物实验室一
2024-05-10 07:09:00
改革者如何开辟新通道
...腾出足够产业空间;在北部镇街腾挪约3000亩地对接佛山家电产业,打造湾区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行政效能有了新速度。有一句话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经常强调: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
2023-01-06 06:51:00
重塑生态空间 再造绿色动力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中山加快建设环保共性产业园重塑生态空间 再造绿色动力扫描二维码,在中国环境APP上观看相关视频。◆本报见习记者郑秀亮广东省中山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凭借珠三角中
2024-04-01 08:41:00
...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为引领,联动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灯饰照明、中山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等现代化产业集群,形成了“4+6”的
2024-05-11 06:21:00
制造新生 “数智”先行激活力 产业重构提能级
...是威力电器等一批老牌中山制造谋求转型的时代主题。以家电产业为例,中山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品类最齐全的家电产业链,智能家电产业营收规模超2000亿元,电视机、空调、冰箱、厨房电器等
2024-03-28 07:04:00
又一个都市圈“扩容”了?
...式画上关键“一横”。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对珠江西岸的中山、珠海及江门等城市而言,借由深中通道加速融入深圳的期待自不待言;而对另一边的深圳来说,这也将重塑其在湾区交通领域的“生态
2024-06-18 14:06:00
创新生态更优 “第一动力”更强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中山市科技局创新生态更优 “第一动力”更强中山科技创新园内的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中山市科技局供图深圳—中山产业创新资源对接会。中山市科技局供图2023年,科
2024-02-18 07:2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