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四川兴文推进竹食品及林下采集产品产业一二三产融合联动
“竹林粮库”盘活林地空间
本报记者 王明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第 14 版)
“看准了,成熟的呈深褐色,套袋的时候要轻要准,注意不要弄坏菌体……”连日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博望村的竹林里,村民们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派遣支援兴文县的教授级高工吴柏林的指导下为灵芝套袋,为10月份采收孢子粉做好前期准备。
“不要小看这些‘小伞’,它的价值高着呢!”吴柏林转头向记者介绍,该村的100亩灵芝种植基地是“兴文·龙游”东西部协作项目,采取“科技特派员+公司+村集体+基地”的组织方式推广林下灵芝种植模式,每亩种植200个灵芝菌棒,可采集孢子粉20斤左右,产值1万元左右。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形、气候、土质非常适合竹类生长,全县连片竹林达52万亩,常见竹类近30种,青翠的竹林不仅是美丽的风景线,更是“菜篮子”“钱袋子”,四季不断的鲜笋充实着人们的餐桌。
坐拥富集的竹林资源,兴文县把竹产业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向林下要效益,向竹林要粮食,大力推进竹食品及林下采集产品产业一二三产融合联动,把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转为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探索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解锁“共富密码”。
“通过实施密度调整、竹林抚育、施肥培育等技术,提升竹林产出规模。”据兴文县林竹中心主任周永潮介绍,依托中国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扎实推进竹林规模经营、竹林丰产培育,目前全县规模经营竹林8.24万亩,丰产培育竹林12.3万亩。
综合海拔、地形、土质、产业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发展林下种植,初步勾勒出布局图:高海拔山区林下套种天麻、黄连等中药材,低海拔山地林下套种菌类、黄精、淡竹叶等食药材,竹干高大的楠竹林下散养乌鸡……将竹林产出结构由“竹笋+竹材”丰富成“竹笋+竹材+林药+林禽+林菌”。
复合经营成效如何?兴文县宁兴林业开发中心总经理吴文祥算了一笔账,公司用2000亩楠竹林试种植淡竹叶,亩产量约1.2吨,产值4000元左右,“加上竹材、竹笋,每亩产值能达6000元以上,长期雇用200人从事日常管护,村民就近就业顾家增收两不误。”
此外,兴文在竹林产品精深加工方面也蓄势发力,建设了兴文经开区竹产业园,为企业提供共享厂房16万平方米,把竹食品作为精深加工业进行培育,引进竹笋精深加工企业9家,配套建设了竹笋初加工厂15家,年消耗竹笋原材料2.17万吨,提供75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达到12亿元。成功创建四川省四星级竹产业园区,兴文县获评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
“我们将继续因地制宜发展竹笋、林药菌、林下种养、油茶等优势产业,盘活林地空间。”周永潮说,兴文将推广林粮经复合、发展药材和林下乌骨鸡立体养殖模式,大力推进竹食品及林下采集产品产业一二三产融合联动,为建设“天府森林粮库”提供兴文实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