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走进兰州市城关区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城关区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画面不停闪烁,各种水文数据不断刷新。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切换到各监测站点,最新水文数据连同现场影像便一同出现在屏幕上。
目前,兰州市正值汛期,面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城关区以汛为令,积极引入智慧技术,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汛“数字屏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城关区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可以看到由城关区水务局建立的33个自动雨量站实时发布的雨量数据。若在监测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会实时通知各街道、社区对群众进行及时疏散。同时,会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对山洪灾害点进行治理和防护。”城关区河洪水系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全鹏宇介绍。
近年来,城关区以推进数字政务应急管理跑道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强化技防措施,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监测预警、避险转移等能力,全力打好防汛智慧“组合拳”,构筑防汛救灾“数字屏障”,将雨量、地表径流量、水位等要素汇聚在智慧平台模型内,通过科学计算得出易发灾害可能出现的情况,提高运算效率和预报准确性。
“该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预警阈值,进行配套保障。如果发生预警,群测群防员以及管理人员均能收到这个短信。”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城关分局工作人员王君明介绍,根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的数据,使工作人员对汛情的变化了如指掌,提前做出准确的判断。
数字联网系统在防汛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物资储备方面,通过数字赋能的防汛平台,实现对物资储备点的精准管理和实时监控,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调配所需物资,为防汛一线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根据雨量监测站信息,降水量达到15毫米以上,易发山洪灾害的街道就会组织沿黄河居住的人员进行撤离。我们的工作就是立即配合(撤离)街道,将需要的照明、抽水、发电机等设备送过去,开始抢险。”城关区河洪水系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侯学文说。
与此同时,各街道的应急点也在数字防汛平台的助力下积极行动。靖远路街道地处黄河北岸,北依白塔山,占地面积共18.4平方公里,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防汛形势严峻,街道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5处。街道工作人员借助平台的数据分析,科学规划应急救援路线,合理安排人员分工,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开展救援工作。
靖远路街道公共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我手里拿的是一个370M应急指挥无线通信设备,通过这个设备,应急广播还有辖区各点位的应急喇叭,能把消息及时发布出去。”从收到设备预警到安排专人前往现场进行破除工作,短短几个小时,潜在的隐患就被及时发现,这正是监测设备的智能化、全覆盖为防汛抢险带来的可喜变化。
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途径。城关区积极引入先进的智慧化防汛平台,为防汛工作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下一步,将持续关注防汛形势,加强物资管理,保障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防汛工作提供坚实的后盾,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