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8 09:39: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12岁的女孩嫁给了未来的帝王努尔哈赤。

她年纪轻轻,却早早成了大妃,权力和宠爱似乎都倾向了她。

但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幸福的婚姻背后,竟藏着一段扑朔迷离的隐情。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从封后到与继子关系紧张,再到最终被逼殉葬,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她的悲惨结局?

背后有多少未解的谜团,值得我们去深究。

01叔叔做主嫁给比自己大31岁的努尔哈赤

1590年阿巴亥在乌拉部都城出生,阿巴亥的父亲是乌拉部贝勒满泰,叔叔是布占泰。

1593年叶赫部提出要将“女真第一美人”东哥嫁给阿巴亥的叔叔布占泰,希望乌拉部能同叶赫部一同攻打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阿巴亥的父亲满泰便上了叶赫部的战船。

就这样叶赫部联合乌拉部、辉发部、哈达部,以及蒙古科尔沁等总共九个部落,一起攻打努尔哈赤。九部联军虽人多势众,但却不堪一击,经过此战叶赫部首领布斋被杀,乌拉部布占泰(阿巴亥的叔叔)被努尔哈赤活捉。

在建州女真被关了三年后,布占泰才被放了回去。

1596年阿巴亥的父亲满泰突然去世,叔叔布占泰继承贝勒之位,阿巴亥年仅7岁开始过上寄人篱下的生活。

1601年因哈达部背信弃义,努尔哈赤将哈达部荡平;

布占泰为了保住乌拉部不被努尔哈赤吞并,便将妹妹嫁给了舒尔哈齐,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而阿巴亥没过多久也被嫁到了建州女真,只不过是嫁给了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

这一年阿巴亥仅12岁,努尔哈赤已经43岁;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但阿巴亥没得选,因为这就是她的命运;叔叔布占泰亲自将阿巴亥送往建州女真的都城赫图阿拉城。

阿巴亥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非常的聪慧,年仅13岁便做到了大妃(相当于皇后)的位置上;而她被封大妃之时,还并未生下儿子,这就可以说明她没有靠“母凭子贵”,靠的就是努尔哈赤宠爱与自己的机灵。

自己的婚姻不能自己选择,身不由己;

但阿巴亥又是幸运的,至少能得到丈夫的怜爱,并生下三个儿子。

努尔哈赤不仅宠爱阿巴亥,而且很是疼爱这三个儿子,即便他们年纪尚小因为是大妃嫡出,努尔哈赤便将满洲八旗中的三旗交给多尔衮兄弟三人掌管。

也是在这个阶段,布占泰因为叶赫部再次答应将“女真第一美人”东哥嫁给布占泰,布占泰仍旧惦记着东哥,便直接拿箭射了努尔哈赤的女儿、自己正怀孕的媳妇。

并将矛头直指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趁机灭掉了阿巴亥的娘家乌拉部。

02与努尔哈赤次子代善暧昧不清

1613年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凭借其赫赫战功被封为皇太子,但因其不容弟弟、不将开国五大臣放在眼里,诅咒大臣与弟弟们被努尔哈赤幽禁起来;2年后被处死。

褚英死后,建储又成了努尔哈赤最头疼的问题,表面看上去后金宫廷很平静,其实际上暗潮涌动,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次子代善与八子皇太极。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虽然侄子阿敏与五子莽古尔泰都是战功赫赫,但毕竟阿敏是侄子,努尔哈赤自然想将汗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莽古尔泰与长子褚英一样都是鲁莽之人,再加上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氏获罪而被贬斥,自然与储君无缘。

褚英被处死后,代善成为实际上的大阿哥,不论从哪方面比,皇太极都远远不及代善:

论实力:代善手里有两旗,而皇太极手里只有一旗;

论才德,代善向来待人和善,大家自然喜欢依附于代善;而皇太极寡言少语很是威严,别人都怕他;

若论军功,皇太极远远不及代善。

综合对比考虑,努尔哈赤决定让代善暂代太子之位,并赏赐封号“古英巴图鲁”。

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年过半百,还将自己的后事做了交待:“等我百年以后,我的儿子们还有大福晋阿巴亥,都要交给大阿哥来收养了。”

“俟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都交大阿哥收养。”

努尔哈赤嘴里所说的大阿哥就是代善,而大福晋便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阿巴亥;努尔哈赤并非这一位福晋,仅仅提到阿巴亥要交给代善抚养,可见阿巴亥在努尔哈赤心里的分量。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代善在做储君期间,确实威望很高,朝政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若不在,一些重要的朝政事务都交给代善来处理,代善处理起来也是谨小慎微。

努尔哈赤多次表扬代善,慢慢地代善对自己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了;而且在处理朝政时难免会有与父汗努尔哈赤意见不和,就会出现争执,而老年的努尔哈赤独断专行,压根听不进去建议,总觉得代善实在顶撞于他。

而皇太极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越来越广,再加上又极具有处理朝政的头脑,努尔哈赤越来越看重皇太极;

皇太极自然也能察觉出来父汗对他的重视,便巧妙利用这一点让父汗约来疏远代善。

1620年3月努尔哈赤前往小福晋德因泽的宫里,而久未伺候努尔哈赤的德因泽则是憋了一肚子的“苦水”告诉努尔哈赤:“大福晋已经有两次准备了菜肴送去给大贝勒吃,大贝勒还夸赞好吃,说大福晋用心了!”

“大福晋还准备了菜肴给四贝勒吃,四贝勒顾及面子虽然收了,但是并没有吃,更没有夸赞大福晋。”

小福晋德因泽还告诉努尔哈赤,听说大福晋经常派人去大贝勒家里,看上去像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但至于他们说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我还听说大福晋已经有两三次半夜出宫,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去干什么?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大福晋倾心于大贝勒(代善),平白无故,一日遣人来往二三次矣!每当诸贝勒大臣于汗屋聚宴会议时,大福晋即以金珠妆身献媚于大贝勒。汗闻此言,不愿加罪于其子大贝勒,乃以大福晋窃藏绸缎、蟒缎、金银财物甚多为词,定其罪,废大福晋。

努尔哈赤听到德因泽的话自然很生气,自己最宠爱的大妃阿巴亥居然跟自己的儿子暧昧不清;当然还没有被气得昏了头脑,毕竟需要调查。

接下来的几天努尔哈赤各个福晋的宫里都去了一趟,在哪儿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

努尔哈赤召集诸位贝勒议事,故意选在大妃阿巴亥的宫里,或许是努尔哈赤心存芥蒂,竟看到大妃阿巴亥与代善眉来眼去。

努尔哈赤很爱面子,但又不愿意丢了尊严,也不能不处理此事。

便借口阿巴亥私藏金帛,旁敲侧击地警告大妃;阿巴亥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努尔哈赤的意思,便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德因泽不过是一小福晋,敢直接向努尔哈赤状告大妃阿巴亥,很多人认为是皇太极的主意。此计相当高明,可以说是一箭三雕:大妃阿巴亥失宠,代善与大汗之间的关系疏远,而对于皇太极来说离储君之位原来越近了。

03阿巴亥被逼殉葬

1626年宁远之战后不久,太祖努尔哈赤在返回沈阳的途中病逝。

癸巳上不豫,幸清河坐汤。八月庚子朔,丙午(初七日),上大渐,欲还京,乘舟顺太子河而下。使人召大妃来迎,入浑河。大妃至,泝流至□鸡堡,距沈阳城四十里。庚戌(十一日),未刻,上崩。在位凡十一年,年六十有八。

努尔哈赤病逝的时候阿巴亥就在身边伺候,很是伤心,痛哭得泣不成声。

群臣将努尔哈赤的尸骨抬到沈阳宫中,但因努尔哈赤在临死之前并未下旨选出汗位继承人;就这样努尔哈赤尸骨未寒,就发生了汗位之争。

而阿巴亥作为三子的生母,成了汗位相争的牺牲品!

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汗位相争炙手可热的就是代善与皇太极,代善被告发与大妃阿巴亥暧昧以后,威望大减,在争夺汗位中倒算不得是皇太极的劲敌了。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对皇太极来说,阿巴亥生有三子,其实多尔衮最受宠,努尔哈赤病逝时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而且他们兄弟二人掌管正白旗、镶白旗二旗,多尔衮与多铎加上精明的大妃阿巴亥的话,确实是皇太极不可轻视的对手。

皇太极并没有兄弟相帮衬,不能与多尔衮等人硬碰硬,所以便想出了一个奇招:

皇太极利用父汗在时布下的网,再加上代善与阿巴亥之间暧昧的旧事,来了一个顺水推舟,告诉文武大臣们:

“父汗留有遗命,说等他宾天后,一定要让大妃阿巴亥殉葬,如此才能瞑目!”

皇太极将这一“遗命”先在贝勒之间传开,有的贝勒信以为真,毕竟努尔哈赤在病逝前只召了大妃阿巴亥在身边伺候。所以,大家都支持皇太极,希望他能按照父汗的遗命来执行。

代善自知不是皇太极的对手,更何况自从与大妃阿巴亥暧昧之事被揭发后,被努尔哈赤废储,并且削掉了一旗;而皇太极手里有镶黄旗与正黄旗两旗。

更何况多尔衮与多铎各领一旗,再加上有能干的阿巴亥做支撑,若多尔衮真得了汗位,万一追究自己与其母亲暧昧的事情,就真的不好办了。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所以在阿巴亥殉葬这件事情上,代善是坚决支持皇太极。

皇太极向来办事不拖拉,雷厉风行;

在努尔哈赤病逝第二天便叫上代善与莽古尔泰一起,当众宣布大汗让阿巴亥殉葬的“遗命”。

这对于阿巴亥来说确实是晴天霹雳,便反问三位贝勒:“老皇帝病逝之前我一直守在身边,他从未提过让我殉葬的话啊!”

皇太极理直气壮地告诉阿巴亥:“父汗早就告诉我的,当时还嘱咐我一定要对大福晋保密,就怕大福晋不遵从遗命!”

阿巴亥是聪明人,一下子就看出来是三位贝勒的奸计,但为时已晚,说再多都无用了;她顿时清醒过来,为了保住自己的三个儿子,她只能强装镇静,告诉三位贝勒:“我要去见天上伺候皇上,不能随随便便的去容我梳妆打扮一番,带上皇上生前赏赐我的珍珠,雍容华贵一些”

阿巴亥经过一番梳洗打扮后,恳请三位贝勒能对自己的两个幼子多加照顾。

皇太极并没有说什么,代善忍不住了,对阿巴亥说:

“大妃请赶紧上路吧,只要大妃能尽节,我们几个对天发誓,一定会好好善待你的儿子。”

三位贝勒对着大妃阿巴亥齐点头,阿巴亥平静地走了。

12岁嫁努尔哈赤,13岁封大妃与继子暧昧,生三子为何被逼殉葬

结语

可能有人问了:阿巴亥有三个儿子,被逼殉葬为何无人敢出来阻拦?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他们父汗的“遗命”,谁也不敢违抗!

“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

只能说皇太极心思太深,太能算计。

阿巴亥年仅12岁嫁给努尔哈赤,盛宠二十余年,因被皇太极设计而被废黜大妃之位;

1年后虽恢复了大妃之位,但其实已经为她的殉葬埋下了伏笔。

多尔衮执掌朝政之时,将其生母追封为忠烈武皇后,升附太庙;但好景不长,多尔衮病逝后,阿巴亥被追封的皇后之位被顺治帝废掉;

乾隆帝虽然恢复了多尔衮的王爵,但对其生母只字未提,如此一位明明能干的大妃便消失在了清朝的历史上。

阿巴亥虽然死得不甘,但相较于其他一生无宠的女子相比,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努尔哈赤的第四女穆库什格格一生三嫁,后代出了6个皇后
1612年,努尔哈赤的第四女,18岁的穆库什格格怀着身孕嫁给了51岁老将额亦都。婚后,额亦都十分呵护和疼爱这个小妻子,没想到的是,仅仅8年,额亦都就去世了。26岁的她不得不嫁给自
2023-02-16 14:20:00
阿巴亥:努尔哈赤的宠妃与清朝首位殉葬皇后
1601年,年仅12岁的阿巴亥被父亲安排嫁给了43岁的努尔哈赤,而后生下了3位皇子,全部成了清朝赫赫有名的战神。可是,努尔哈赤死前却留下遗言,让阿巴亥陪葬,原因竟然和大贝勒代善有
2024-01-18 05:32:00
努尔哈赤的原配生下三子却被认为是耻辱,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他曾起兵一致了女真、树立了后金,为清朝的树立立下了不可估量的劳绩,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有16个后妃,在《清史稿》中记载有14位,未将两位殉葬的庶妃记进去。在
2023-02-26 22:09:00
代善支持皇太极继位的原因是什么
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努尔哈赤的儿子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每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尤其是代善更优秀。代善出身高贵,他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嫡福晋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是努
2023-06-09 11:28:00
努尔哈赤最爱的女人,却与自己儿子发生不正当关系
努尔哈赤最爱的女人,她就是多尔衮的亲妈阿巴亥,这个女人和努尔哈赤差了41岁,她12岁嫁给了43岁的努尔哈赤,但是这并不影响努尔哈赤对他的喜爱,阿巴亥不仅漂亮聪明,还明目张胆的和努
2022-12-22 21:30:00
哪位女人愿意为努尔哈赤殉葬
...部族酋长杨吉努的小女儿。十四岁时,杨吉努履行之前与努尔哈赤定下的婚约,将她送往建州与之完婚。婚后,夫妇二人感情甚笃,四年之后,皇太极出生了。但是好景不长,一六零三年,孟古哲哲
2023-08-06 20:32:00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2月21日),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今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塔克世的家中。努尔哈赤的先人都非等闲之辈,从六世祖猛哥
2023-08-30 21:59:00
清太祖努尔哈赤四位亲弟弟,称大汗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由哪位皇帝建立的吗?我想这三个答案会出现的比较多:努尔哈赤,因为他是清太祖;皇太极,皇太极正式建立大清,登基称帝;顺治帝,顺治帝是第一个入关的大清皇帝。确实努尔哈赤被称之为“
2024-12-01 09:22:00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并将其列入军队必读书。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
2023-10-21 16: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庐江县将上马冶父山区域登山步道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为这座蕴藏千年剑魂的文化名山织就一道防火安全网
2025-08-21 13:56:00
福州铁骑开辟4分钟生命通道。被救者:给他写了封感谢信,但还不知道姓名。
2025-08-21 18:20:00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