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问道士:我能活多久,道士怎么回答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16: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虽然我们现在是科技的社会,一直强调的也是唯物主义。但真的遇到了关于自己和家人气运之事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唯心,相信一些命运之说。毕竟,历来人们奉行的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传播唯心气运之说的一般都是道士,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算命先生”。

那么,算命先生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明朝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就不信。他曾经问过一个道士,让他算算自己的寿命还有多久。当时的道士掐指一算,然后老神在在的给了一个“比我多一天”的答案。就在他以为朱元璋会满意这个答案的时候,朱元璋却让人斩了他。难道是老道士说的太荒谬了?为何朱元璋要斩了他呢?

“神奇”的算命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偶尔出街逛逛,就会发现在某些路口,有人支起一个小摊子,偶尔还有三三两两的人围着。被围着的人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算命先生,他们经常问一些测算之人的八字或者其他基本信息,然后测算一番,说出这个人这一年的运气。

大多数人是不准的,但也有少数人说准的。于是一旦说准,人们就会进行传播,说某某地的算命先生测算人的运气非常准。那么,他们真的有这么神么?能够开到人们看不到的未来?

显然,这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没有谁真的从未来穿越而来,更没有谁拥有超能力。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说“准”,有些是学习了《易经》这类知识,并且学透了,自然就懂了。不过这类人很少。而另一类人能说准,在于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超强的信息收集能力。

因为算命先生经常走四方,因此听到了很多地方的信息,当有人来测算的时候,他又会对人进行大概的观察,问基本的信息,比如听口音的时候知道某个人来自哪里,根据他的状态进行大概的猜测。最后在进行测算的时候,将所有获得信息进行综合,就能说个七七八八的明白了。因此很多人听了个七七八八就觉得很神奇,口口传诵他的能力。

但很多时候,有些人并不相信,并且传颂的名声也会发生负面的反应。明朝时期的朱元璋就“导演”了这么一场事件。

求问不成,斩道士

当时,明朝初立,朱元璋信心满满,发布了很多利民生产生活的政策。毕竟他是从群众中来的,自然知道百姓有着怎样的疾苦。这下自己的政策解决了他们全部的问题,那么应该能够好好的进行生产生活了吧?朱元璋如是想。

于是,他安排了一个微服私访的计划,然后就带着宫廷侍卫一起去民间视察去了。然而,当他来到百姓生活的地方时,却发现他们并没有开开心心的进行农事生产,而是扎堆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于是朱元璋拉了一个路人问问。

那个路人说前面有个老道士在算命,十分精确,很多人都相信,而且有很多人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是个什么美好样子了,所以现在就开始“守株待兔”,不事生产了。朱元璋听了心里一凛,于是也前去看看。

来到摊位前,朱元璋想了想问道:你看我能活多久?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毕竟没有人不想活得长一点,何况还是守着万里江山的皇上,他们恨不得自己能够万寿无疆。

那老道士是个人精,一看朱元璋,凭借他这么些年见识到的人,也知道朱元璋来历不凡,尤其是他通身的气派,加之眉宇间的霸气,是个地位非凡的人。而这种人确实很爱关注自己的寿命。最重要的是,他们喜欢听好听的话,但要说得自然且好听的话,不是刻意的拍马屁。

于是他想了想说道:比我多一天。回答完,道士心想,这个回答该满意了吧?没有刻意迎合,也没有说得难听。但朱元璋听了之后,叫身边的人斩了他。当时围着的老百姓诧异不已,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不过朱元璋没有多说,只是表示明天自己还会来此处,看看老道士的比他只多活一天的话是不是真的。第二天,他果然又去了,百姓们才发现老道士也是个诓骗人的骗子。

那么朱元璋只是因为他是个骗子就斩了他吗?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并非主要原因。朱元璋之所以要斩了道士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获得的信息:他看到老道士在矿骗人,而百姓深信不疑,因此也不从事劳动生产了,不种地了,就各种空想。

这种虚无的空想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他们都空想了,农田就荒芜了,也没有粮食收成了。没有粮食,首当其冲的就是百姓自己会挨饿。挨饿就会有流民,有流民就会死人,死的多可能有瘟疫,最重要的是,流民多了会引起社会的暴动,于国家不安。

再者,农民不种地了,那政府的收税就没有了,没有收税,那么政府要如何运转?政府一旦崩溃,那就是亡国的风险了。朱元璋辛辛苦苦从一个乞丐走上皇帝的位置,他如何能让一个老道士“作乱”?因为往小了说,老道士是在招摇撞骗,他自己看不惯;往大了说,老道士是在动他统治的根基,他焉能不杀?

结语

虽然易经八卦这类东西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但是出身这一行的,没有几个正经理解过其中的真正测算方式,更多时候还是主要靠观察。也就是说,算命的人之所以能说出一些准确符合某个人的信息,是他用自己此前收集到的信息加上临时的安排才算准了。朱元璋或许正是看穿了这一点,加之他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自然就要斩他了。

这么看,朱元璋还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坚定的相信一切可能的创造都在自己的手里。其实,我们就要学习朱元璋的这一份态度,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我们的心理在作祟,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算准我们的一切,因此我们更多的还是要相信科技,相信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2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野史:朱元璋问道士自己的寿命,道士:比我多活一天
...弄些神话来给自己的皇权地位打打根基,明朝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这样。他在政权还不咋稳当的时候,老是编些稀奇古怪的神话,好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朱元璋虽说爱编神话故事,可他压根
2024-11-17 10:54:00
朱元璋问道士自己能活多久,道士一句话,直接被杀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朱元璋曾经问过一个道士一句话:他问道士自己能活多久,结果道士一句话后,直接被杀,是说破了天机吗。到底说了什么?朱元璋在位时,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天
2023-08-06 17:56:00
朱元璋夜访道观,女道士主动要求侍奉!第二日冷笑:立刻杀了她
1369年,大明王朝初立,朱元璋定鼎天下后,秉持着古人的衣锦荣归之心,决定回访故里。他偕同数位至亲重臣及精锐侍卫,自南京启程,踏上了前往凤阳府的归途。当他们一行人行至滁州地界时,
2024-12-18 09:42:00
朱元璋与道士的智谋对决:一场权力与智慧的较量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从贫民到皇帝的励志奋斗,也有权力游戏中的种种智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朱元璋与一位道士之间
2024-12-15 14:40:00
刘伯温临死之前到底预言了什么呢
...能算天下时事。到了近五十的时候,刘伯温的名字传到了朱元璋耳里,虽然不信这个算命先生有如此能耐,但世人传得那么广,这刘伯温也算有点手段,而且还是一个为官多年的老臣,或许对这天下
2023-04-20 14:17:00
朱元璋与道士的智谋对决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以其传奇的崛起和铁腕的统治风格,成为了一位备受关注的皇帝。他从一个赤贫的农民,经过战乱的洗礼,最终建立了明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关于他的故事流传
2024-12-08 09:22:00
“智斗皇帝”朱元璋与道士的生死较量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不仅以其铁血手腕和果断决策而闻名,还因其与道士之间的智谋对决而流传千古。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朱元璋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古代帝王与道士之间复杂的关系。一、背景:朱
2024-12-07 10:26:00
刘基投奔朱元璋,真的千里寻访过真龙天子
...中,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要属刘邦遇张良,刘备访诸葛,朱元璋揽刘基。一代有一代的历史神韵,刘邦遇张良,一见如故,春秋美谈;刘备访诸葛,三顾茅庐,千古佳话,世人皆知;而比起前两对君
2024-04-25 13:54:00
朱元璋与道士的智斗:一场笑中带泪的权谋游戏
...历,却充满了智慧、幽默与机智,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朱元璋与道士之间的智斗,这场较量不仅是权谋的博弈,更是一个笑中带泪的故事。一、历史背景:风云变幻的
2024-12-31 09: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