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消协谈直播电商:直播者及相关主体责任待厘清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7 12:32:00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27日电 27日,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对于直播电商领域,年度报告提到,直播者及相关主体的责任问题待厘清。

年度报告指出,由于直播行业的高速迭代性和产业链复杂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应对管理需要时仍存在不足,直播电商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现象依然屡见不鲜,成为直播带货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阻碍。

一是直播者及相关主体的责任问题待厘清。直播电商运作机制复杂,商品或服务的整个推广销售链条参与者众多,涉及的主体有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供应链合作者等等,运作机制日趋复杂,切片直播等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尽管《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该领域的基本问题作出规范,但在直播带货相关行为主体法律属性界定、责任认定的问题上依然存在盲区。

一方面,电商直播带货中主播的法律主体及其连带责任尚未有明确的认定和划分。另一方面,直播平台方在内容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责任承担仍存“堵点”。直播电商平台同时肩负着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双重责任,众多有关直播管理的政策文件都对直播平台的义务和责任作出规定,然而实践中涉及平台责任的法律适用问题依然是一大难点。比如,根据《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五条的规定,消费者通过直播间内链接、二维码等方式跳转到其他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发生争议时,相关直播营销平台应当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证据等支持。但是,很多情况下消费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是不同平台,而仍然凭借着对原平台的信任继续进行消费,这其实是原平台和所跳转平台之间的一种营销方式,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可能。

二是部分直播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直播间的用户访问量、观看量与直播曝光度、成交金额直接相关,许多直播间为了提升人气、抢占市场份额,故意制造虚假数据。以这种“刷人气”“刷好评”“刷销量”的方式营造虚假“爆款”,不仅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倾向,更构成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还有一些商家通过“商品秒杀”等虚假活动进行引流、雇佣水军制造爆款、抢单假象、虚构商品库存数量等各类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流量指标造假在直播电商行业已形成灰色产业链,一方面是商家、刷流量机构、电商平台分属不同地域,监管等部门跨地域管理和执法存在难度;另一方面,高流量、高销量能给电商平台带来热度和人气,作为利益共同体,平台自觉管理的主动性不足。

三是部分直播营销中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控制问题不容乐观。由于直播平台营销模式出现时间短,一些政策和文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加之,由于直播平台涉及的链条长、主体多、法律关系比传统的平台更复杂,导致部分直播营销中经营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产生懈怠、侥幸心理,进而出现营销假冒伪劣商品或服务、侵犯知识产权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或服务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

四是少数直播营销中低俗“带货”污染网络生态。为了博眼球、刷流量、挣快钱,一些头部网红主播或者其他直播营销人员以另类出格的装扮、恶俗粗鄙的话术不断挑战公序良俗,助长畸形审美、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

五是元宇宙营销中蕴藏着对消费者身心健康的潜在危险,需要引起重视及预先防范。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部门发布《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推广沉浸交互的生活消费场景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进行了规定。元宇宙营销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经营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购物体验。但是,应该看到,元宇宙营销中暗含着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的风险。具体来说,元宇宙的应用离不开各种智能穿戴设备,长时间的设备穿戴和接口接入会给用户身心带来伤害,需要关注消费者数字成瘾等不良后果。元宇宙营销还存在着侵害消费者个人权益的其他可能性,例如利用元宇宙营销进行投机、炒作、非法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等。(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 蔺雨葳)1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2023年四季度,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提升,有关部门多措并举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2024-01-15 11:30:00
· 摇一摇跳转广告、微短剧诱导付费…被中消协点名
中新网1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1月15日,中消协等发布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消费者不满直播电商“低俗”“虚假比价”等问题,“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令消
2024-01-15 14:52: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6月27日,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618”消费舆情的互动场域并没有完全指向电商平台的集中促销活动,消费维权的负面
2023-06-27 16:31:00
北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1月31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2023年,伴随着消费的复苏,消费投诉数量也有一定的增长。这一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
2024-01-31 18:40:00
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价格刺客”“菜刀不能拍蒜”等被点名
...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了解到,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据了解,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消协组
2023-01-30 11:24:00
中消协分析“618”消费维权舆情!东航清零会员积分等事件被点名
本文转自:中国消费者报6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一起来看6月1日至6月20日,共收集“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98704996条
2023-06-27 19:56:00
...播间连续直播卖货多时,仅一个月就销售假酒2000多箱。中消协在《2022“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提到,在“双11”转型升级、商品与交易逻辑再梳理的渐进过程中,平台与
2023-02-03 21:15:00
中消协提出“五一”期间消费维权舆情应对建议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5月11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五一”期间暴露出的短板与问题,向各相关主体提出以下建议:(一)建议相关管理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全方位、
2023-05-11 19:01:00
司乘权益受损乱象频发 网约车聚合平台亟待规范
...诉无门,平台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媒体时有报道。为此,中消协近期在官网上发布消息,将围绕五部门《通知》开展社会监督,其中明确提到用好首问责任制度避免推诿扯皮,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2023-09-22 10: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