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武卒:战国时期的精锐重步兵与魏国的崛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22:18:00 来源:戏说三国

魏武卒,是战国初期非常有名的一支精锐重装步兵,魏国因它而的以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悍的霸主级国家。

这支强军,诞生于前422年,也就是“变法”之时。

彼时,魏国初立,与韩、赵三家分晋,魏分得河东郡、半个河西郡、上洛之地和东郡等地。咋看下,魏与韩、赵两国分晋时,在领土上似乎并未吃亏,毕竟原晋国最富庶的河东郡,及战略位置最重要的上洛之地,都在魏国的手中。但是,若我们从地图上看魏所处的位置,我们就会发现魏在“三家分晋”之时,并未占得多少便宜。

魏国所分得疆土,处于中原腹地,四周皆被其他诸侯国所包围,西边是秦国,东边是齐国与宋国,南面是楚国,西南是韩国,北面是赵国。从地图上来看,魏国就如同被包饺子一般,被其他诸侯国的疆土所环绕。

简而的说,魏国就处在“四战之地”那般的凶险的境地,“天下有变,常为兵冲”,一旦各国发生战事,必定就会波及到魏国,无论魏国是否愿意,他都必须得加入到列国的纷争之中。且更为严重的是,当时环绕在魏国四周的秦、齐、楚、赵等国皆是当世强国,因此稍有不慎,魏国就会面临亡国的境地。

魏武卒:战国时期的精锐重步兵与魏国的崛起

由此,当魏文侯即魏君位后,为瓦解魏国所处的不利的局势,决定实施变法,希望壮大魏国的国力,继而用绝对的实力击败周边国家,占据其疆土,向外扩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魏国被强敌环绕的局势。

而协助魏文侯实施变法的,就是。

被任命为魏国变法的总负责人后,就开始对魏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一项改革,就是对魏国的军事制度进行改革,废除春秋所盛行的“闲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动员兵制,改行“募兵制”,招募普通民众为职业军人,由国家供养,不再由民众自行解决武器和粮食,也不再是临时征发,打完仗就回家继续务农,从而建立起一支完全职业化的军队,继而加强魏国的军事实力。

就在在魏国推行“募兵制”不久,时任西河郡守的吴起就以此为基础,上书魏文侯,建议改革魏国兵制,采取精兵战略,从民间招募一批民众为职业化军人,继而组建一支精锐的重步兵,名曰“武卒”。由此,后世名震天下的“魏武卒”就此诞生。

“魏武卒”到底有多强?

河西之战(前419年—前408年),吴起率武卒西征攻秦,一路势如破竹,杀得数万秦军溃不成军,克河西临晋、元里、洛阴、等地,逼得秦军只能退守洛水,继而占据秦国河西之地,置西河郡。龙泽之战(前405年),吴起率武卒协韩、赵在龙泽大败齐军,杀死齐军三万。次年,攻入齐长城。阴晋之战(前389年),吴起以五万武卒,完虐五十五秦军,创造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破(前354年),庞涓率武卒一路直杀往赵都邯郸,破赵都邯。次年,败救援的齐楚联军,败齐于襄陵,败秦于定阳。可以说,在魏武卒最为强盛之时,是见谁打谁,谁也不怂,谁也打不过他,秦、齐、赵等强国,当时都被魏武卒蹂躏过,都被打得叫苦不迭,甚至赵国连都城都被武卒攻克过。据历史学者的统计,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三十余年间,魏武卒与秦国历经六十四战,将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的土地。

魏武卒:战国时期的精锐重步兵与魏国的崛起

魏武卒,为何如此强悍?各国军队为何就打不过他呢?

魏武卒的强悍,源于他严苛的选拔和训练方式,及精良的装备和丰厚的奖赏制度。

首先,魏武卒讲的是精兵策略,宁缺毋滥,因此魏武卒对于士兵的选拔那是十分严苛的。《荀子议兵篇》有云:“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也就是说,参加武卒选拔的民众,必须披上三重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携带三天军粮,而后一天之内急行军一百里,只有这样方才可成为武卒。

想想看,一个能穿着三重甲、铁盔,带着长矛、铁剑、盾牌、强弩等沉重的装备,然后在一天的时间内急速行军百里的主,你说他的身体素质能不强吗?由此,一群由这样一群强悍的主所组成的部队,武卒的战斗力能不强吗?同时,从魏武卒的选拔方式,我们也看出武卒的装备那也是十分精良的,三重甲、铁盔、长矛、铁剑、盾牌、强弩等防御与进攻型装备,那是一应俱全。

其次,魏武卒的训练方式,在当时也是十分超前,为了让魏武卒的士兵个个都能成为强兵,吴起是将他们以训练将领的方式来训练。当时,吴起在组建武卒后,就聘请了类似“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专职教练,对这些士兵进行了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单兵技艺训练、阵法训练、编队训练以及联络记号训练等等,试图是将他们培养成完全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士。

除此,为了让武卒的将士之间能培养出良好的默契和信任度,吴起在训练之时,还特别重视发挥军事骨干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人学成,教成十人;十人学成,教成百人……万人学成,教成三军”。由此,在吴起近乎变态的训练下,这些武卒的战斗素质是极其强悍!可以这么说,当时每一个武卒单独拉出来,都能前往其他部队担任小军官。

魏武卒:战国时期的精锐重步兵与魏国的崛起

最后,魏武卒的待遇极高,俗话说得好: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先吃草,一支军队要想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军,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就是不怕自己立功得不到奖赏,也不怕自己死后,自己的家人会因此而落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无条件的听从将领的指挥,才能奋勇向前的对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

对于这点,吴起就做得很好。“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在当时只要能成为武卒,若是奴隶,就可解除与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成为公民,并与非奴隶出身的民众一起获得以下奖励:全家免除赋租税,并奖励百亩的田地,及一座宅院。此后,武卒在战争立功后,不仅自己能升职提拔,对其家属和子女也会予以重赏。

综上所述,正是在良好的身体条件、精良的军事装备、过硬的军事技能,及巨大的物质刺激下,最终造就了强盛一时的魏武卒。

但是,盛极必衰,中国历史上的强军数不胜数,可最终的命运却都是走向毁灭,魏武卒也一样。前293年,秦将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此战,参战的魏武卒损失殆尽,自此不复存在,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此后魏国再也未能组建曾经那般强大的魏武卒。

魏国为何不能再次组建魏武卒了呢?用一句话解释,就是魏国衰落了!简单的说,一支强军的建成,是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的,国盛,则军强,反之国衰,则军弱。刚才也说了,魏武卒之所以能那么强悍,就在于它精良的军事装备,巨大的物质刺激,及变态的训练方式,而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要有强盛的国力支撑着的。

魏武卒:战国时期的精锐重步兵与魏国的崛起

无论是装备,还是赏赐给武卒的财物,亦是对武卒的训练,这些都是要有钱才能实现的,装备要用钱去铸造,赏赐是要用钱去赏赐,而变态训练的前提是要让武卒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以当时史书记载的那种高强度的训练,其所耗费的钱粮,定然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从史书可知,魏武卒鼎盛时期最多只有五万余人,也就是说最鼎盛时期的魏国也只能是勉强供养着五万魏武卒的开支,可想而知魏武卒所耗费的钱粮是有多么巨大。

试想,连鼎盛时期的魏国都只能是勉强供应着五万余魏武卒,你说当时已是走向衰落的魏国又如何去供养呢?

除此,魏武卒之所以强悍,除了是靠钱堆出来的,还在于有着众多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在带着魏武卒前行。彼时,吴起在组建魏武卒时,多数的武卒都是从军中直接选拔而来的,就是说当时新建的武卒存在着很多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且是最为精锐的一批,而正是有着这些老兵的存在,魏武卒才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强军。

此后,一批又一批的武卒就在这些老兵的带领下,成为新一代的老兵,就这样一批接着一批的传承着。但是,随着伊阙之战,魏武卒的全军覆没,这种传承就彻底断绝了,没有了这些老兵,即使魏国掏空国库,去勉强的再次组建魏武卒,魏武卒也不能再现曾经的荣耀了。有人说,既然吴起可以去军中挑选出精锐的老兵为武卒,魏国也可以继续这么做啊!是的,的确可以,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传承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魏武卒:战国时期的精锐重步兵与魏国的崛起

吴起在招募这些老兵进入魏武卒时,也不是一下子就让他们去前线打仗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让他们有了默契和信任之后,才带着他们南征北战的。但是,试问此时的魏国还有时间再去耗费时间去磨合吗?显然没有,因为魏国已经没有足够的国力能够再去支撑魏武卒的磨合了!秦国不会再给他时间。

综上所述,此后魏国之所以没有再组建魏武卒,其一是没钱,其二就是没时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国后期为何就不再重建一直魏武卒了呢
...么厉害?既然他们那么厉害,为何最后为消亡,还有就是魏国后期为何就不再重建一直魏武卒了呢?魏武卒是魏国大将吴起一手选拔建立的一支精锐的重装步兵,这些魏武卒装备精良,个个身穿三层
2024-10-15 13:00:00
揭秘魏武卒:战国最强重装步兵如何走向没落?
...诸侯国都不敢小觑的力量。魏武卒多次以少胜多,带领着魏国逐渐走向巅峰,可是后期他们就消亡不见踪影,为什么无法重建魏武卒呢?魏武卒士兵基础素养高、装备好、听指挥,将领吴起治疗伤兵
2024-03-12 13:24:00
魏武卒:五万之师,破秦五十万——揭秘战国最强军队的崛起与辉煌
...无一败绩。巅峰时期的魏武卒,就是这么猛。至于说后来魏国为什么不能重建魏武卒,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到了战国中期的时候,魏国不管是从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不足以再培养魏武卒这种精
2024-03-12 13:26:00
战国时期的特种部队魏武卒的辉煌与衰落
...代,最精锐的部队。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魏武卒这么牛,魏国后来为啥不继续重用魏武卒呢?在吴起走后,难道魏武卒的灵魂就没了吗?一、吴起是这支军队的灵魂。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其实
2023-10-01 12:38:00
魏国的魏武卒到底有多强
...而这两点,魏武卒都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在战国时期,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周边国家不仅有赵国、韩国、秦国,而且北部还有强大的义渠,距离南方的楚国也不远;这四战之地有利有弊,如果有强
2023-04-23 11:54:00
为何说吴起时代魏武卒是当时天下最强军
...的战斗力也可说是冠绝春秋战国整个时期。在当时步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与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士兵在收
2024-06-29 17:28:00
第二次河西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第二次河西之战背景魏
2024-06-28 14:55:00
不进则退,看战国首霸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衰弱的
...国。好在,诸侯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方式,那就是变法。而魏国就是最早施行变法的国家。因此,魏国也很快的强大起来,并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首位霸主。按理来说,魏国作为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应该
2023-06-16 11:38:00
魏武卒和秦锐士哪个更强?真是秦军锐士更胜一筹吗?
...爵位制度;赵国赵武灵王时期进行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魏国魏文侯时期启用吴起创立的武卒制度;韩国重视兵器制造,以及申不害变法时严格加强军事训练;燕国燕昭王时期以名将乐毅整顿军队;
2023-06-10 1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