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东营网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2022年海洋强市建设工作情况。
2022年,预计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7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8.7%左右,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年度确定实施的22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76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99亿元,海洋经济呈现出稳中提质、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我市始终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立足海洋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传统动能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现代海洋渔业提质增效成效显著。2022年全市渔业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3.1万吨,同比增长4.1%,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渔业,培育形成总产值近200亿元的黄河口特色水产品集群,成功招引正大、通威、海大、恒兴等国内渔业龙头企业进驻东营,全市工厂化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100万平方米,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工厂化对虾养殖基地,昔日的盐碱滩涂发展为现在的“海上粮仓”。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达26.12亿元,2022年3月份入选山东第一批“好品山东”区域品牌,是全省仅有的2个水产品品牌之一。海洋化工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以园区化、集群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化工企业向滨海化工园区集中,着力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核心区。海洋油气业产能稳定,胜利油田海上原油产量稳定在350万吨左右,聚焦规模增储和商业发现,持续向页岩油、深层、超深层拓展发力。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全市规模以上海工装备企业达到116家,主要产品涉及钻完井装备、采油装备、海洋油气装备等6大系列。积极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新增并网150万千瓦,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491万千瓦,增长63.5%。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丰富海洋资源,落实《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引导支持现有医药企业精准对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等涉海医药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海洋生物制品业逐步起势。 将海水淡化作为重要战略性备用水源,以沿海工业园区为重点,实施沿海工业园区“增水”行动,大唐发电有限公司0.86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投入运行,东营港10万吨/日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期项目进展顺利,计划2023年10月投产运营,二期溴——盐联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手续办理。
海洋服务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入挖掘沿海风情风貌和海洋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滨海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三年突破6000万吨,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6300万吨。
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系统治理,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坚决落实承担的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任务,努力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项目,退养还滩549.57公顷、修复滨海湿地2197公顷、岸线5.326千米,2022年6月入选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加快推进2022年东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已完成潮滩疏通30千米、坡面生态提升12千米、退养还海129公顷,构建块石牡蛎礁7.6千米、活体牡蛎礁300公顷,修复盐地碱蓬1278公顷、海草床50公顷,底栖生物增殖100公顷。我市2023年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围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名单,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3亿元。
全力推进互花米草治理。截至目前,需巩固治理的4386.4公顷地表植株基本清零;新治理的6161公顷,已完成全面刈割和翻耕工作,完成全市互花米草治理任务。
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争取省级以上增殖放流资金2600余万元,承担中央和省级增殖放流任务8.24亿,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放流中国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苗种8.5亿单位,近海渔业资源持续恢复。
(记者 王文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