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本报评论员 周围
电梯监控探头“哐当”一声掉了,业主捡起来一看,惊呼“天呐,塑料模型”……近日,在武汉的海伦小镇小区五期一楼栋,市民乘坐电梯时发现轿厢里的监控探头掉到了地上。业主查看发现,掉落的设备是用双面胶粘贴在轿厢顶部的,根本没有接通电源和网络。经报道及相关部门介入,目前电梯监控已安装到位,正在接线入网。(据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
电梯里的监控探头是彻头彻尾的摆设,你敢信?相关报道里“灵魂发问”式的设问与回答,确实有点令人惊掉下巴。电梯里的监控探头正常工作意味着什么?对入住小区的居民来说,只要它在正常工作,内心也会多几分安全感。至少,在遭遇各种突发情况之后,通过监控探头录下的视频,将是直击现场、还原真相、追根溯源的重要证据。用塑料模型冒充的监控探头“哐当”落下,这是作假被“抓现行”。若是在马脚露出之前,发生了什么关系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件,这不该有的“空白”为解决问题带来阻碍的问题,又能如何破解?
从相关报道及网友互动的内容来看,小区里监控成摆设并非孤例。虽然不至于像前述的拿模型冒充那么离谱,但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成了摆设。有因围墙下沉导致线路受损的,有因设备老旧辨识度差的,有年久失修无法使用的,有因后续施工线路受破坏的,还有物业撤场导致小区失管、监控失效的。究其原因,或多或少与管理不够完善、存在推诿扯皮等因素有关。住宅小区是居民共同的家园,应是一片能安心休憩的港湾。该管理好的细节处,工作做不到堂,居民当然会有缺乏安全感的惶恐不安。
公共空间的细节管理关乎安全,看上去关起门来就“属于自己”空间,同样也需要在细节处理上绷紧安全弦。前不久,哈尔滨某楼盘租户私拆承重墙,造成200多户业主住宅受损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期,广州某小区业主在装修时也出现私拆承重墙的行为,导致楼上房屋严重损坏,墙体开裂。“承重墙不能动”应是基本常识,房屋装修应经物业同意,装修施工队也应当具备相关安全知识,但为何还是会有承重墙被拆的既成事实?从业主、租户、装修队、物业到邻居,只要一方有所警觉、成功阻止,就不至于造成后期更大的影响。
从一个住户(租户)到一个单元、一个楼栋乃至一个小区,许多细节处都可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存在。从监管到实施、从所有人到使用人,都是安全的命运共同体,不能独善其身。有悖安全的破坏行为,不应被默许。这需要每一个相关人都有防微杜渐的意识。有责者不踢皮球推诿塞责,不假模假式敷衍了事,利益相关者积极增强安全意识维护自身权益,确保事关安全的细节处处到堂,才能有长久的安全无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9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