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报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沐雨报道:今年4月22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在开展夏季候鸟调查监测时,首次在鄱阳湖畔的永修水域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筑巢繁殖。近日,经鄱阳湖保护区巡护员核实,彩鹮已成功自然繁殖出首窝幼崽,它们即将离巢出飞,自由觅食。
“彩鹮在江西鄱阳湖的繁殖不仅是首次,而且目前在中国也非常罕见。这个地方的环境、水库、稻田和食物都非常丰富。不久前,我们曾监测到彩鹮在这一带收集树枝筑巢。今天首次发现它们在这里自然繁殖出首窝幼崽。”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级调研员王小龙介绍说。
彩鹮属鹮科鸟类,因其羽毛在阳光下呈现绚丽的金属光泽,被誉为“湿地彩虹”。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彩鹮在一些地区零星现身,但其踪迹仍属罕见。作为朱鹮的近亲,彩鹮现存数量比大熊猫更为稀少,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其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属于《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Ⅲ物种。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布在我国境内绝迹,于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保护彩鹮繁殖,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当地政府、林业、警方等部门加强巡逻监测、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向公众普及彩鹮基础知识,在相关区域设立警戒线,精准划定安全观赏范围。在观赏区及周边设置提示牌,提醒鸟友和游客文明拍摄、观鸟。
同时,永修县公安局抽调森林公安、派出所、特巡警等部门警力,组建联合巡查专班,采取“步巡+车巡”的方式,利用无人机反制枪、望远镜等设备,在彩鹮栖息地及周边开展高频次巡逻巡查,实时监测彩鹮动态,劝阻危险行为,清理环境隐患,确保其在鄱阳湖安全繁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