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科技巨头竞逐AI大模型,智能算力将成突破口?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1-20 10:16: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电信联合主办的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广州举行。“赋能”可以说是本届大会的关键词,大会关注AI大模型、产业数字化等数字经济发展前沿话题,设立多类展馆展出前沿技术、应用实例和解决方案。

作为今年最受瞩目的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驶上快车道,全国各地也纷纷发布政策,从多角度促进技术走向应用。随着国内通用和垂直大模型涌现,人工智能或与行业融合、或同其他技术结合,影响力逐渐跨越行业,进一步助力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

然而当前,AI创新之路,还面临算力供给等问题待解。未来,产业将行至何方?

市场:千帆竞发

ChatGPT的推出犹如平地惊雷,“炸”出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波新浪潮。今年以来,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大模型纷纷涌现。本届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关注人工智能发展,为AI大模型设立了专门展馆。

在会上,主办方中国电信发布了升级后的千亿参数基础大模型——星辰语义大模型,以及首批试商用的12个行业大模型,包括星辰教育大模型、治理大模型、政务服务大模型、应急大模型、医保大模型、交通大模型等。天翼物联还发布了基于中国电信自研CTWing SDK能力仓的最新云芯AI模组,提供连接智能化、一站上云、业务低功耗、国密安全等能力,推动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

百度、科大讯飞、有道、智谱AI等国内相关企业纷纷推出AI大模型的升级版本。此外,还有多家企业带着智能产品、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到会参展。

作为人工智能大国,今年来,我国“百模大战”持续升温。《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而据媒体报道,7月,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杨望调研分析称,国内的大模型数量已增加至116个。

21记者检索发现,今年以来,在教育领域,网易有道推出了国内首个针对教育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子曰”,覆盖口语训练、作文批改、习题解答等六大领域。8月,学而思也推出了其针对数学推理方向的自研大模型产品 MathGPT。在医疗领域,上海联通、华山医院联合开发的 Uni-talk、医联 “MedGPT”、云知声的“山海”等相继登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开发的“华佗GPT”则处于测试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20家企业宣布其旗下大模型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完成备案,面向公众开放。

挑战:智算突破

行业发展驶上“快车道”,技术产品不断涌现,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面临着挑战。

作为驱动AI向前的“三驾马车”,数据、算法和算力相关产业的发展既是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也是行业向前无法忽视的问题。

以算力为例,生成式AI发展浪涌,高质量算力供给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痛点之一。智能算力可为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训练提供基础支撑,随着AI与各行各业交融深入,我国对于智能算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然而,当前智算产业面临着与垂直行业业务吻合度不高的问题。新华三负责人向21记者坦言,AI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数据进行训练和微调,当下,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化赋能解决方案在做好模型的微调后,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利用用户企业专业知识,赋能产业发展。

在新华三负责人看来,解决垂直领域适应性等问题后,算力市场,尤其是智能算力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相应地,配套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产业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算力产业发展已经得到多方关注,今年以来,多地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中针对性地提及要加强技术研究,构建产业生态,通过发放“算力券”等优化算力的举措。

比如广东在近日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重点聚焦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等方面,提出通过研发芯片、探索新型体系架构等举措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算力生态、建设算力算法交易平台等相关措施。上海发布的《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提出要实施大模型智能算力加速计划,打造智算产业集聚区等举措。北京于10月出台《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成都、宁夏等地则于今年宣布每年将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4000万元的“算力券”支持机构使用相应资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10月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则为智能算力发展定下量化目标。其中提出,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300 EFLOPS(每秒30000京次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未来:多面融合

事实上,国内大模型相关企业在研发提升的同时,也着力赋能百行百业,拓宽应用场景,在垂直领域应用上深度发掘。

新华三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模型可以与诸多行业融合,以垂直大模型的方式赋能发展。“目前,大模型赋能应用已经在泛政务领域有一定实践,比如数字政府、政务云等。其次是医疗和教育,包括医疗大数据的收集整理、数字教室与远程教育等。”他指出。

比如新华三就利用大模型产品私域大模型——“百业灵犀”LinSeer以及其计算中心等软硬件资源,向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21记者在展会现场了解到,新华三采取“AI in ALL”战略,为用户提供包括底层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层所有的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上层的计算调度,以及最上层的大模型等一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驱动智能创新加速升级。

AI赋能产业是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正快步走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上。此前工信部指出,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向制造业深入融合方向发展,向生产的各个环节拓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整体水平。

有行业人士称,新型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急需一张云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天翼物联总经理王志恒表示,经过技术研判,天翼物联将“智能化、绿色化、确定性”确立为企业三大技术发展方向,尤其是确定性5G物联网是众多工业细分行业所急需的。

新华三相关负责人向21记者介绍道,在位于杭州萧山的5G+未来工厂中,新华三就通过深度融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自动化方式实现了相当一部分日常管理、生产功能的运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2: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进博会上大动作! 中国太保携手科技巨头逐浪大模型
...命真正进入快车道,中国太保以“实现数字劳动力”作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保险领域大模型的建设应用,提升生产力。 科技引领,赋能新发展在中国太保科技赋能行业,创新引领发展的背后,有
2023-11-10 15:48:00
百度副总裁侯震宇:AI技术突破口在于前沿理论研究,探寻突破Transformer方法
...阶段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还要从前沿理论研究方面寻找突破口,例如探寻突破Transformer框架的方式,以及深度思考为什么大模型在千亿参数以上的情况下会出现智能涌现能力等问题
2023-05-10 03:00:00
...体”加快迈进。将数据、算力作为发展大模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贵州加快布局,面向全国招引智算中心、大模型应用落地。日前,贵州省支持大模型建设的新政策出台,明确每年将安排资金总额不
2023-11-29 05:53:00
2025,AI Agent还在起跑线
...让不少为了摆脱商业化困境的AI玩家,将智能体当作新的突破口。而人们对智能体的终极期待,是构建一套“企业认知中枢”——它不仅是执行命令的工具,更是沉淀知识、优化流程、预测风险的
2025-02-05 10:49:00
...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更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工业大模型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和智能的决策支持。这不仅推动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为其智能化升级提供
2024-01-20 00:19:00
格局打开,MWC 2024荣耀高调亮相
...ChatGPT的爆火,手机厂商们在生成式AI上找到了智能手机的突破口。于是,各大厂商开始自研AI大模型,像华为盘古大模型
2024-02-26 13:27:00
国产大模型迎来“百模大战”,大模型如何从概念走向落地?
...结合难,大模型在行业的落地进展较慢。”而华为选择的突破口一个是放大来自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算力优势,另一个则是在多个场景中进行大模型的深耕。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7月6日接受
2023-07-08 19:38:00
阳光保险谷伟:公司目标建设领先的混合式大模型平台和应用体系
...打造科技阳光”。科技阳光的发展定位是以三大机器人为突破口,构建全集团协同共享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科技平台。在新定位之下,形成新突破、新能力、新架构和新机制。具体而言,前端形成
2023-11-20 23:09:00
300万人将被AI替代,2400亿市场谁先破局?
...创新奇智股价收涨34.38%。 AIGC能否成为AI质检行业腾飞的突破口?这一轮AI浪潮如何在应用端落地?大模型技术会给制造业带来哪些根本影响
2023-05-06 10:4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