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从“三新”看农业强省建设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14 02: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10月13日,一年一度的合肥农交会盛大开幕。除了琳琅满目的优质农产品,还展出了各种硬核的农业装备和技术,还有济济一堂的新农人。本届农交会有哪些新装备、新科技、新面孔,从中可以读出安徽农业发展哪些新变化、新气象?我们一探究竟。

新装备

农机智能化、小型化

新机械加快推广应用

四五米高的“钢铁侠”,玩具般大小的微耕机……在农交会农业机械展区,各种身怀绝技的“钢铁侠”同台竞技,各显神通,引来众多观众。

人群中,最为吸睛的,是一排色选机。“普通色选机每小时加工10吨大米,这款色选机可以加工20吨,买一台机器相当于两台机器。”合肥捷迅光电公司工作人员王晓涵现场“叫卖”。

这家企业对面,另一家色选机企业合肥泰禾也不甘示弱。“我们这款色选机具有深度学习能力,普通机器难以识别的种子芽头,它通过采集物料信息、深度学习,可以轻松识别。”合肥泰禾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企业订单饱满,产销两旺。

农机装备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使用大省。2022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707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达到29.1万台、23.9万台、5.3万台,均位居全国前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超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省农业农村厅农机装备处处长张道华表示,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机制造业转型升级,全省农机装备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省有全柴动力、中联农机、美亚光电等农机装备制造企业500余家,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200余家,农机企业年产值335亿元。

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多次深入省内农机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主体开展调研,重点围绕丘陵山区等区域、设施农业等产业、果蔬茶等作物品种、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播种收获等关键生产环节,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全面梳理农机发展需求,2022年和2023年分别编制了农机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各72项。

“2022年以来,每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开展补短板农机装备研发。”张道华介绍,将继续聚焦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等农机装备研发。

新技术

18个产业技术体系成果丰硕

越来越多科技“进村下田”

一株水稻可以结出两次稻穗?没错,这就是再生稻!由省农科院研发的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让再生稻推广种植成为可能。

“再生稻,种一次可以收两茬。既减少了种子投入,又节省了耕作环节,降本增效。”10月13日,在农交会农业科技创新馆,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陈刚这样介绍。陈刚认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再生稻前景广阔。目前全省已推广再生稻160万亩,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潜力,特别是一些冬闲田,可以大力推广这一技术。

作为农业大省,我省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农业科技装备水平稳步提升,科技强农作用日益显现。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均全国领先。越来越多科技“进村下田”,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1年,我省组建了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的水稻、小麦、玉米等12个行业体系,以跨产业、跨领域为特征、产业关键全链条为主线的农机装备、农业信息化等6个专项体系。目前,18个体系共培育、推广新品种789个,破解各类技术难题178项,突破产业发展瓶颈问题32项,荣获国家级发明专利274项。

“此次农业科技创新馆就是以18个省产业技术体系为单元,突出科研成果、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及相关产业要素对接。”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负责人纵风云介绍,展馆集中展出了近年来安徽省在农业科研任务中研究、开发、引进的新技术233项、新模式104项、新品种226项、新装备47项。

记者在现场看到,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展示皖麦系列小麦品种30多种、主推技术3项、小麦气力式播种机等新装备,推动我省小麦产能持续提升;省牛羊产业技术体系展示秸秆变肉,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体系瞄准预制菜产业,以科技创新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品品质,吸引了不少参展的预制菜企业负责人参观交流。

纵风云表示,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品种选育、技术栽培、动物繁育、疾病防控等基础性、应用性技术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水平。同时,聚焦水稻、小麦、玉米、果蔬等主要农作物和农机装备、数字农业、质量环保等重点领域,注重技术集成与配套。

新农人

更多人投身“三农”

电商直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在农交会新农人馆,一个“95后”的姑娘大方地招揽顾客,展台前摆满腊鹅等食品。这位来自六安的姑娘叫汤翠琳,毕业于厦门大学,现在回乡从事皖西白鹅养殖和电商销售,去年实现销售额2700多万元。

“农业是有奔头的行业,皖西白鹅是六安的传统特色产业,我认为,未来在产业链提升和供应链布局上下功夫,是有前景的。”汤翠琳说。

科技强农,人才是关键。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要在人才培养、创新激励等方面下功夫,让更多科技人才愿意投身农业,能充分施展本领,出更多有用成果。在实践中农业的吸引力开始显现,一批高学历、懂技术的新农人投身“三农”。

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是最主要的经营主体。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入推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我省农业强省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截至9月底,全省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数量超过29万个,总量连续9年居全国第1位;农民合作社11.6万个,总量居全国第4位,入社农户达450万余户,带动600多万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电商直播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经济指导处副处长章新振介绍,此次展会优选了一批立足农村从事电商直播、移动营销,带动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参展主体。他们在展会现场直播营销,既活跃展会现场气氛,又普及电商知识、营销技巧,让广大参展主体学有榜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增效、夯实乡村振兴根基注入新动能。潘家庄村马铃薯“三新”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自今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围绕品种优质、技术落地、机械适配三大核心,依托“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联农
2025-10-11 06:55:00
中国江苏网6月15日连云港讯 进入夏收以来,东海县白塔埠镇陆续开镰收割,截至目前,投入收割机械260多台,在田7.5万亩小麦已全部收割结束。接下来,放水泡田,深耕浅耙,预计到6月
2023-06-15 16:56:00
...竞争力?每日商报讯 昨天,杭州市旱粮品种观摩会暨“三新”促增收现场推进会在富阳举行。60余名来自全市的农业技术人员与生产主体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田间观摩、成果发布、经验交流等环
2025-06-26 07:42:00
不负好春光,山东各地春耕忙,看看吧
...入,切实将小小马铃薯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三新”促“三提”,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助力春耕,除了高科技农机装备的加持,山东今年还启动“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
2024-03-06 14:12:00
汨罗市 “三新”赋能 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方面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三新农业”发展路径,持续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提质增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高质量发展农业蓄势赋能,并获评“
2023-04-22 03:04:00
宜君:“农”墨重彩写华章 沃野田畴满目“欣”
...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全县大力推广运用苹果种植“三新”模式,着力推动绿色果园高质高效基地建设,果园面积14万亩(“三新”模式示范园2.4万亩),防雹网1万亩,滴水灌溉1.2
2023-12-15 07:43:00
舂锄扑扑趁春晴
...快呼”项目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名单(全省9个)……我市先进农机具研制捷报频传。近年来,农用无人机的购买量逐年增多,
2024-04-04 00:18:00
扬州三新公司:全力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
...造杆线等工作。为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顺利实施,扬州三新公司头桥供电所积极响应,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建立紧密联系,提供专业的一对一服务支持。通过精准对接需求,确保电力供应与农田建
2025-03-06 13:01:00
...和生态优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全域美丽。走深走实“三新”农村共富道路,促进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塑造山明水秀的美丽台州。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深
2023-02-28 02:4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近日,长春机场“电梯无线报警系统”科创项目顺利投入使用。该系统融合4G无线通信、移动值守与智能终端管理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传统电梯紧急报警系统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2025-11-13 13:34:00
海尔L+洗衣机在泰国售价6万泰铢高端增速最快
海尔智家以“全球化”为核心战略,依托技术创新推动高端产品出海落地,L+洗衣机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落地成果。该产品率先在中国高端市场获得成功
2025-11-13 10:35:00
央视二套《消费主张》强推!从一扇门到全屋智能,王力安防重新定义家居刚需
近日,“双十一”消费季热潮正劲,亿万消费者聚焦高品质家居好物。央视二套《消费主张》于11月11日晚黄金时段播出《聚焦双十一
2025-11-13 11:14:00
给“狂飙”的AI套上伦理的“缰绳”全球首个系统级伦理垂域大模型“问道”发布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孙艳)让AI也能像学者一样
2025-11-13 08:06:00
第八届进博会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汉诺金携手湖南卫视快乐购共促“健康中国”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关注的年度经贸盛会,进博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与行业代表
2025-11-13 08:57: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