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1 11:07: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古以来,公主下嫁,那可是天大的恩赐。属于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有多少人为了可以成为驸马,挤破了脑袋。

比如司马相如,比如陈世美。他们可以为了迎娶公主抛妻弃子。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然而有这么一个人,皇帝想要赐婚,将公主下嫁,却被他严词拒绝。他留下的18个字,成为千古名言,广为流传。

这个皇帝是谁?这个想下嫁的公主是谁?那个敢于拒绝皇帝赐婚的人又是谁?湖阳长公主想嫁人

这位想要赐婚的皇帝,便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而那位要下嫁的公主,则是刘秀的姐姐湖阳长公主刘黄。

说起来,这对姐弟的感情不一般。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刘秀虽然贵为汉室宗亲,但是到他父亲这一代,他们家早已落魄。他的父亲也就做着县令的芝麻小官。

而且由于其父亲为人清廉,刘秀一家的日子并不宽裕。在刘秀很小的时候,其父去世,这下子一家人的日子就更难以为继开了。

姐姐刘黄十分懂事,为了给母亲分担压力,为了能照顾好弟弟们,刘黄也是很拼命的。她一边照顾着弟弟们,一边还要找些零活打零工。什么苦活累活她都愿意做,就为了能多赚几个铜板,多买点粮食带回去。

可以说,刘秀就是姐姐刘黄一手拉扯大的。要不是刘黄,刘秀早就饿死了。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王莽篡汉后,战乱四起。刘秀趁机参加义军,他不为别的,就因为义军管饭。他在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减少家中负担。

再后来,经过多年征战,刘秀终于坐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建立了东汉。而刘黄也水涨船高,被封为湖阳长公主。

刘秀当上皇帝后,坐拥天下,于是想方设法报答姐姐。湖阳长公主到底有多受宠呢?从一件事情就能看出。

当时湖阳长公主府上有个仆人闯了祸,依律当斩。仆人惶恐,就躲在公主府里不敢出去。公主看仆人往日忠心耿耿,也故意护着他。这就让当时负责此事的洛阳令董宣很为难了。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这人他是一定要抓的,但是这公主府他是不敢硬闯的。

董宣没辙,最后只得将此事捅到刘秀那里。刘秀一听,大怒道:“大胆董宣,你竟敢诽谤长公主,你是活腻了吗?来人,给我把他拖出去斩了。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刘秀,但凡董宣私下里找秀秀沟通此事,都不会是这个结果。董宣把这事弄得尽人皆知,岂不是坏了湖阳长公主的名声?刘秀为了维护姐姐的声誉,自然要拿董宣出气了。

最后还是因为群臣求情,加上刘秀也担心败坏律法,才从轻发落,放了董宣。至于那个仆人,他亲自到公主府上,对姐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说歹说,总算是让姐姐将仆人交出。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从此事就可以看出,湖阳长公主在刘秀的心中,地位有多高。

刘秀这位皇帝虽然工作繁多,但是依然会隔阵子去看望一下姐姐。

有一次,湖阳长公主对他说道:“当年家里苦,连吃顿饱饭都难,谁能想到现在可以锦衣玉食,尝尽山珍海味呢?只可惜,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但是人却越来越觉得孤独。要不是你隔三差五来看望下我,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

原来,湖阳长公主此时守寡在家,他的夫君在此前的战乱中去世了。她这番话明显是在暗示刘秀,她想再嫁。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那时候的礼法还没有后世那么森严,寡妇再嫁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在皇族,这种事情更是屡见不鲜。

比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一生三次嫁娶,当时也没人觉得有何不妥。

刘秀一听姐姐的话,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试探性地问道:“姐姐,既然你这么闲,不如帮我点评下,看看满朝文武,到底有谁是人才,可以委以重任。”

刘秀这番话,其实就是在问姐姐:满朝文武,你可否有看中的?只管说,到时候我为你赐婚。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湖阳长公主脸皮博,所以说话遮遮掩掩的。刘秀为了照顾姐姐的感受,只得也委婉地说话。

湖阳长公主一番点评下来,最后认为,朝中上下,只有宋弘最为不错,是个人才。

刘秀立刻心领神会:看来姐姐是看上这宋弘了。被公主看上的人

那么这宋弘又是何许人也?为何能被湖阳长公主给看中呢?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这宋弘,在西汉末年酒意入朝为官,乃是汉平帝的侍中。等到王莽篡汉,他又被任命为共工,也就是西汉的少府一职。

宋弘以贤能闻名于世,王莽败亡,赤眉军攻入长安后,也召他入朝为官。宋弘不认可赤眉军烧杀抢掠的行为,不愿为其效力,于是选择了投河自尽。只不过他运气好,被人救了起来。

由此也可以看出,宋弘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没人敢强迫他。

后来宋弘投奔刘秀,屡立战功。东汉建立后,宋弘被封为大司空,一时间风光无限。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但是宋弘却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严以律己。就连家中财物,大多也被他拿出去接济族人。自己反而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

更难能可贵的是,宋弘为朝廷举荐了大量人才,且不徇私情。

当时宋弘向刘秀举荐桓谭,对其称赞有加。刘秀立刻封桓谭为给事中。

然而桓谭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刘秀看中的是其在音律方面的造诣,而非做事的才干。甚至隔三差五就要召桓谭进宫弹琴。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宋弘认为这是自己的过失,于是上书请罪。希望刘秀能将桓谭罢官,他表示自己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刘秀对此感慨万分:“此事换做其他人,断不会这么做。桓谭是你举荐的,你这么做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脸。人都是好面子的,你能对面子毫不在意,心中只有朝廷得失,实在是太难能可贵的。

最终,刘秀不仅没有将宋弘和桓谭治罪,反而更加重用他们。

而湖阳长公主正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对其不畏强权的行为十分仰慕,这才对刘秀委婉地表达了对宋弘的爱慕之情。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敢于拒绝皇帝的人

对于姐姐的事情,刘秀十分上心。几天后,他借机将宋弘招进宫中,以拉家常的口吻对宋弘说道:“古人有云:人一旦飞黄腾达了,就会换朋友;人一旦发财了,就会换个正妻。对此,你怎么看?”

宋弘是个聪慧之人,立刻听出了刘秀的话外之音。他只说了18个字:“臣只知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这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即使得势了,也不应忘记贫困时的朋友,更不应该赶走结发妻子。宋弘用这句话委婉地拒绝了皇帝的好意。

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宋弘与妻子深厚的感情。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原来,宋弘与妻子结识于战乱之中。当时宋弘只是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有一次刘秀打了败仗,被敌人追赶。而宋弘又身负重伤,拖累了不对的行进速度。

刘秀是个重感情的人,自然不愿放弃宋弘。但是宋弘一向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大家被自己拖累。在途经一座村庄的时候,宋弘强烈要求留下来,让其他人先走。

刘秀虽然不舍,最后还是被宋弘给说服了。而正是在这个村庄,宋弘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当时宋弘就是躲在其家中养伤。二人日久生情,干脆就成亲了。

此后,宋弘无论是走到哪里,妻子都陪伴左右。二人经历了多次生离死别,感情越发深厚。他们之间感情之深厚,远超普通夫妻。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皇帝想给宋弘赐婚,宋弘就必须先休妻,而这种事他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这也就是为何他宁可顶撞皇帝,拒绝成为皇亲国戚的诱惑,也要守着糟糠之妻的根本原因。

虽说宋弘的妻子,无论相貌还是身份都远不如湖阳长公主,但是那又如何?他只爱妻子一人,这就足够了。只要他认准的事情,谁也无法强迫他。即使对方是皇帝,也不行。这就是宋弘。

刘秀太了解宋弘的性格了,他知道只要宋弘打定了主意,谁来劝说也没用。到时候把他逼急了,说不定又去投河自尽。刘秀只得打消了赐婚的念头,将此事如实告诉了湖阳长公主。

皇帝想让大臣做自己姐夫,大臣说了18个字,后成千古名言

对此,胡杨长公主只得感叹道:“看来我是没有成为宋弘妻子的福分呀。”

不过,湖阳长公主正是欣赏宋弘这样的品格,才想嫁给他,因此也没有为难他。只是此后长公主再也没有嫁人,因为她的心里已经有人了。其他的大臣再优秀,也入不了她的法眼。

经过此事,宋弘所说的18个字广为流传,甚至成为了千古名句。而人们往往也用“糟糠之妻不下堂”来形容一个男子对于爱情的忠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赐给宰相一首诗,成千古名作
李世民是唐朝皇帝,他登基时封大臣萧瑀为宰相。有一次,他赐给萧瑀一首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就成为了千古名作。特别是前5个字,很多人都听说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吧!这首诗,
2023-01-31 16:07:00
光武帝与湖阳公主的婚姻风波
...该怎么处理呢?根据汉朝皇室的制度,要依公主的心意在大臣中选择一个人配给公主。有一次,刘秀有意跟姐姐谈论朝廷里的大臣,以揣摩她的心思。湖阳公主说:“宋弘的威仪容貌、品德才能,胜
2023-10-21 07:13:00
...皇后之上。陈叔宝后来甚至还让张丽华跟自己一同执政,大臣每有进言,陈叔宝都将张丽华抱于膝上,一同听大臣汇报。同时,陈叔宝还让张丽华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而阴丽华心计颇深,似若古之
2024-05-25 15:49:00
...见,阴丽华就借机给陈叔宝吹枕边风,把朝堂上反对她的大臣都赶走了。陈叔宝对待国家大事如此荒唐如儿戏,南陈的国力自然是江河日下。589年,隋军一路南下,摧枯拉朽般地摧毁了南陈的防
2022-12-26 13:52:00
杀死杨广,霸占萧皇后之后,宇文化及说出一语,现今已成千古名言
...而来。二、谋反 杨广真没想到,自己信任了这么多年的大臣,最后竟会杀了他。对宇文化及的偏爱,最终让他遭了殃。说宇文化及一点本事都没有,这也太偏激了。不过,话说回来,他的能力确
2024-12-20 10:02:00
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经历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却无力营救
...义军首战告捷,进展比较顺利。在打下棘阳后,刘秀的二姐夫邓晨也带领家人、门客前来投奔,义军的势力更加强大了。这里简单说下了刘秀的家庭情况,他的父亲名叫刘钦,母亲名叫樊娴都,两人
2023-08-29 06:39:00
刘秀得到郭圣通的帮助,为何后来要废后
...已经等同于平民老百姓了。他年轻的时候在新野求学住在姐夫家,由于其姐夫与阴丽华家有点亲戚关系,才得以认识这位新野豪门大户家的大家闺秀。这一看之下,刘秀便对这位大家小姐产生了爱慕
2023-07-21 21:16:00
嘉靖追尊生父为皇帝,为何刘秀却没有追尊生父为皇帝?
...管别人都他指手画脚,尤其是当了皇帝之后,对那些迂腐大臣更是看不顺眼。所以,在登基不久之后,朱厚熜与朝廷大臣们之间,为了朱厚熜到底以谁为父亲的事情,争论了长达3年半的事件。朱厚
2023-06-01 10:54:00
...了有功的官员,但他没有执行。在南北方为他而战的28位大臣,不仅得到了好结果,而且还得到了他赐予的许多土地和侯爵夫人,这让大臣们哭了起来。他一直用这样的政策治理国家,虽然不完美
2024-05-19 12: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