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究竟有多恨这个姓氏, 下令男的世世为奴, 女的代代为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5 20: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出身是非常低的。他不仅当过放牛娃,而且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和尚。而导致他一直都过着极其不好的生活的罪魁祸首,就是元朝的暴虐统治。所以等到朱元璋有力量去反抗元朝的统治时,他真得可以说是一鼓作气将元朝给灭掉的。

不过你知道吗?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并未着急去做其他事情,而是专门下令重惩生活在泉州的蒲姓之人。那么,

朱元璋为何要这么做呢?难道是蒲姓之人曾经得罪过朱元璋吗?如果你想搞清楚这件事,那就请继续往下看吧!

朱元璋究竟有多恨这个姓氏, 下令男的世世为奴, 女的代代为娼

朱元璋之所以会下这么一道命令,倒并非是蒲姓之人曾经直接得罪过他,而是因为蒲姓之人中有一个人曾经干出过很多让朱元璋感到深恶痛绝的事情。朱元璋在得知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后,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办法放过这个人,所以为了惩罚这个人,他才干脆下达了这么一道命令:蒲姓一族之人,男丁世世为奴,女眷代代为娼!也就是说,他直接断了蒲姓一整族人的后路,让当年犯过错的那个人的子孙后代都没有机会再过上好日子。由此可见,朱元璋真的是恨透了那个曾经干出过很多让他感到深恶痛绝之事的蒲姓之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蒲姓之人到底干过哪些让朱元璋感到深恶痛绝的事情吧!

朱元璋究竟有多恨这个姓氏, 下令男的世世为奴, 女的代代为娼

一、用官职来为自己铺设发财之路。

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个蒲姓之人,其实名字叫做蒲寿庚。他原本是泉州一个商人的儿子,因为继承了父亲经商的才能,才逐渐在宋朝时期崭露头角的。刚开始的时候,蒲寿庚还算本分。但是随着赚钱欲望的不断增强,他开始把黑手伸向了官场。

在他想尽一切办法谋得了一个权柄很大的官位之后,他想得并非是为老百姓们干点实事,而是想着利用所任官职之便,为自己铺设好一条很平坦的发财之路。朱元璋最痛恨这样的官员,所以在得知蒲寿庚的发家史之后,他就已经对他恨之入骨了。

朱元璋究竟有多恨这个姓氏, 下令男的世世为奴, 女的代代为娼

二、蒙受宋朝皇恩却做出不忠之事。

按常理来讲,既然蒲寿庚是在宋朝当官,自然蒙受的是宋朝皇恩。那他就算是要报恩,也该是报宋朝皇帝的恩情啊!可是实际上,蒲寿庚不但没有报恩的觉悟,而且还干出了不忠于宋朝皇帝的事情——他先是在元朝追杀宋朝皇帝的时候,故意紧闭城门不放宋朝皇帝进来避难,后又做了元朝的狗腿子,甚至帮元朝杀害了宋朝了皇帝。因为他觉得自己本身就是外族之人,根本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做保护宋朝皇帝的事情。

朱元璋究竟有多恨这个姓氏, 下令男的世世为奴, 女的代代为娼

三、投靠元朝,并对老百姓实施暴虐统治。

蒲寿庚投靠了元朝后,曾一度受到元朝统治者的赏识。所以他当时在元朝混得可以说是风生水起,而丝毫没有想过为那些受元朝奴役的宋朝百姓们做点什么。不仅没有想过这件事,他甚至还专门从元朝统治者那里获取了可以向宋朝百姓们实施暴虐统治的特权。

这样一来,他的角色俨然已经从元朝的狗腿子转换成了元朝的一股统治势力。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老百姓们都非常痛恨他,巴不得他早点被杀死。

朱元璋究竟有多恨这个姓氏, 下令男的世世为奴, 女的代代为娼

蒲寿庚自然也很清楚百姓们的心声,但是他才不会在乎那么多呢!只要他自己跟自己的族人能够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过得舒服,他就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对的。可能蒲寿庚在死前还做过这样一个梦,就是他自己的族人在他去世后还都能一直过着既奢侈又舒服的生活。

只是他没有想到,有一天一个叫做朱元璋的小老百姓竟然会打碎了他的美梦。那时不仅他的子孙后代都没有办法过上足够好的生活,甚至连他这个已经死了的人,也被朱元璋从土里挖出来鞭打了好几百下。

朱元璋究竟有多恨这个姓氏, 下令男的世世为奴, 女的代代为娼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朱元璋的这一系列操作实在让人感到没有办法理解,毕竟真正犯错的人已经死了,他那样惩罚他的后人还有什么意思呢?其实从朱元璋的性格特点来看,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着实很正常。毕竟朱元璋就是从当时的社会底层爬上来的,所以他很清楚蒲寿庚的所作所为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既然蒲寿庚不让老百姓们好过,那他朱元璋这个皇帝自然也就不会让蒲寿庚好过了。纵使蒲寿庚已经死了,他也要通过继续惩治他族人的方式来给天下之人提个醒。这样一来,既能震慑那些存异心的百姓和官员,又能给他树立一个好皇帝的良好形象,岂不是很完美吗?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的仇恨:蒲寿庚的卖国遗恨与后世惩罚
...算是家族的一种传承,但有的人却因为自己的姓氏而遭到朱元璋的痛恨。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作为明朝的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很多人对朱元璋的印象,停留在他对待兄弟
2023-09-23 18:16:00
王姓如此大的一个姓氏,为什么历史上却没有出现一个皇帝呢
...有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改姓。比如女真完颜氏的后裔就被朱元璋赐姓王,朱元璋后代当中有一些人因为犯下大错而被改姓。成吉思汗的后人中有一部分为了融入到汉族里面,也改姓王。久而久之,这
2022-12-29 14:00:00
明朝避讳制度:为避讳皇帝朱姓,明朝不准把猪叫“猪”
...的避讳更有意思了,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于草莽,父母兄弟都是饿死的,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苦难才当上了皇帝。所以总感觉朱元璋的有些暴虐的倾向,在他手下被
2023-09-07 22:08:00
明朝被废为“庶人”的人有哪些?
...缴纳赋税,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因为他们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也就是所谓的宗室。朱元璋称帝后,就制定了严格的封藩制度,他的子孙“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然而,在这些天潢
2023-08-28 16:04:00
明朝宦官侵权朝野,为啥清朝宦官就不行?
...,宦官甚至能决定皇帝的废立。而明朝明明自开国以来,朱元璋就明文禁止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结果朱棣一上位,立马推翻了自己亲爹的规定,不但打破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规定,还设立东厂,并让
2023-02-18 21:03:00
朱元璋衣锦还乡后,如何报恩
朱元璋,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雄才伟略之人,纵观华夏历史,只有他从一个泥腿子变成了大一统的皇帝。而他也是一个过河拆桥之人,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事,也令大家所鄙夷。除此
2023-05-03 15:17:00
沐氏家族延续了近280年,祖先是朱元璋养子
...延续了二百多年的侯爵之位,创下了纪录。家族起源——朱元璋养子沐英这个传袭爵位近二百八十年的家族——沐氏,存在于明朝年间,世代效忠明朝皇帝。沐氏家族初代祖先沐英,曾跟随明太祖朱
2023-01-18 22:32:00
朱元璋为什么对“蒲”姓恨之入骨
朱元璋执政的20余年里面,讨厌的人数不胜数,包括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甚至连那个当初给自己算卦说自己未来会成为皇帝的人也非常的痛恨,可是如果说有一个人能够恨到骨子里,那个人就是蒲
2023-08-03 19:53:00
朱元璋救下的一个小乞丐,被记载在史记列传当中为人称颂
...到沐王府,人们可能要问,开创者是谁。这要追及明太祖朱元璋的过去,在朱元璋还未改名坐在宝座上时,他就遇到了这个决心为他打下江山并且誓死守护的沐英了。 沐英作为义子对朱家可谓是
2023-05-30 12: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