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武汉生物制造开启未来产业新图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06 08:11:00 来源:杭州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湖北武汉正在加速布局生物制造未来产业。生物如何制造?生物制造又能制造什么?让我们先从一种神奇的超声造影剂说起。

超声检查早已十分常见了,它可以利用声波,生成体内结构的图像,当普通的超声图像不能够清晰反映出病灶的具体位置及影像,就需要超声造影剂来助力超声检查。这些超级微小、纳米级尺寸的小气囊,可以在血管里自由流动。遇到超声波时,纳米气囊中的气体会产生强回声,像夜光小球一样在造影模式下的超声图像中“亮起来”,从而帮助医生更好的发现病灶。

但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些全新的纳米超声造影剂,其生产来源,竟然是一些可以漂浮的藻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部分藻类可以漂浮的特性,将控制藻细胞漂浮的气囊提取出来,发现它们具有很好的超声造影效果。并进一步通过生物制造的方式,在藻细胞中进行合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改造,从而研发出具有不同属性的超声造影剂,具有替代传统的医学超声造影剂的潜力。

合成生物学就像工程师搭积木一样,可以将底盘细胞、基因元件等零部件进行组合和设计,从而合成出具有新特点新功能的全新材料。记者走入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这里就像是一个藻类基因的仓库。

目前,这种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即将走入成果转化阶段,通过这种全新的生物制造方式,我们将可以更快、更低成本地生产出医用造影剂,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护航。生物制造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对生物体进行设计和改造,让它像细胞工厂一样高效生产目标产物。其核心的技术包括基因编辑,DNA的合成与组装,代谢路径的重构等。通过这些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对我们生命体的基因代码进行编写,让他们来生产出食品、药品、材料等各类产品,帮助人类解决粮食、能源、环境等各类全球性的难题。

“稻米造血”

打造植物制造产业全链条

在生物制造产业整体布局下,一系列前沿的、充满科幻感的生物制造成果正在武汉加速孕育。比如一粒看似普通大米,就被赋予了“造血”的能力。它的实现不仅需要应用端的突破,还依赖一整条高度协同的产业链共同发力。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我现在手里捧的可不是我们家里普通吃的大米,通过神奇的基因工程技术,这些大米可以变身成为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种子”。像我面前这样一个50斤的大米,它所生产出来的人血清白蛋白的数量,相当于5升血浆的含量。

“稻米造血”,这个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概念,如今已在武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变为现实。走进公司展厅,记者看到了一组展示其完整生产流程的模型。

借助光合作用,只需要充足的水、养分和阳光,植物就能像“绿色工厂”一样,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我们想要的物质,这就是植物制造的神奇之处。而通过这种方式制造的人血清白蛋白,不仅更安全环保,还具备规模化生产、成本低廉等优势,有望成为缓解我国人血清白蛋白供应不足的重要解决方案。

目前,使用这项技术研制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进入新药审批流程,团队已建成了年产100万支注射液的智能工厂,正在建设年产1200万支注射液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全新的生物制造技术突破,为我们带来了颠覆式的创新可能。

不仅应用端持续突破,作为支撑产业的“源头工艺”,植物的研发模式也在持续创新。距离这家公司约10分钟车程,记者来到一家专门从事植物基因设计的公司,与传统生物实验室不同,通过规模化、流水线式的开发和设计,这里每年都能诞生数百个植物新品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植物制造研发工厂”。

通过自研的遗传转化工具和平台,不断突破基因遗传操作关键核心技术,结合工程化的研发模式,团队将生物开发和设计的效率提升了20—50倍,每年能够完成3万—4万个基因的操作。目前,团队已能够对30多种不同的植物进行基因调控,生产出以植物细胞为底盘细胞的各类创新产品。未来,团队还希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个庞大的植物基因库,为更多产品的定向研发提供支撑。

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速布局生物制造产业

为了能加速生物制造的产业落地,湖北正在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加速推动这一具有颠覆性的未来产业落地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生物制造可以变废为宝。比如说您看我手中的这些废弃的秸秆,还有像甘蔗渣、玉米渣这些废弃的物品,可以在微生物工厂当中进行加工制造,最后他们可以生产出航空燃油,每5吨这样的秸秆就能生产出1吨的乙醇,可以让中型的航空飞机飞行大约200公里。

让秸秆等废弃物变成航空燃油和工业原料,这是湖北大学科研团队最新的成果转化成果。而这一新技术能够加速落地,离不开湖北大学在科研组织上的创新协同。

科研人员介绍,学校在基础科研领域配备了冷冻电镜等高端装备,帮助教师在基础研究阶段,能够拥有看清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利器。搭建专门用于合成生物的智算设施,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等新的研究工具进行蛋白质和酶的筛选。学校还搭建了小试和中试平台,让老师们的科研成果足不出校,就可以进行小规模生产验证。

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到产业孵化”,湖北大学正在打造生物制造全链条创新生态,近三年来,已累计落地生物制造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200项,培育孵化相关领域科技企业近16家。湖北大学生物制造加速发展是湖北省加速布局生物制造的缩影。记者来到湖北省科技厅,在这里,围绕生物制造这一未来产业,相关负责人为我们介绍了一个详细的施工图。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 史红:根据我们的产业链创新图谱,梳理了全省的技术的需求清单,大的有9类,小的有上百类。比如说,我们在上游提出了要解决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在中游要解决新型酶元件的挖掘与多酶催化体系的构建等,在“十五五”我们希望能全部解决清单上的问题,把我们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壮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食光筑梦 工创未来 | 每一粒细胞都是未来 合成生物学专业如何“造物致用”?
...以“设计生命”的魔力,重塑着医药、食品、材料的未来图景。武汉轻工大学紧密对接国家和湖北省生物经济战略,紧随国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设合成生物学专业,聚焦
2025-06-27 17:17:00
“新区智造”新图景——赣江新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出现的场景,也是赣江新区“智造”新图景的一幕。近年来,赣江新区坚持把做强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提升、智能化发展、绿色化转型,因地制宜构建具有竞争力
2024-05-14 07:26: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记者 石可欣“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其中将生物经济定义为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的
2024-03-01 03:45:00
武汉都市圈大健康产业集链成群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多地大健康产业链上企业亮相健博会武汉都市圈大健康产业集链成群健博会期间,市民体验中医传统眼灸。海外客户在了解产品信息。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长江日报记者高
2024-04-15 04:3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在吉林西部,嫩江之畔,一片生态与发展交相辉映的热土正书写着振兴新篇。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生态屏障重要节点,镇赉县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紧扣“生态优先、农业强基、
2025-05-14 19:33:00
“2024热心肠大会”带您领略全球肠道产学研新动态新成果
...字、216图表,多角度呈现全球和我国的肠道微生物组研究图景,成为热心肠研究院经年追踪肠道科学前沿与实践的又一力作。亮点1:多角度呈现全球与中国研究图景。白皮书纵览近20余年全
2024-06-07 15:48:00
湖北大学造“菌”突围 生物制造点亮“中国芯”
...物制造真正走向了绿色低碳。激活产业裂变“新引擎”在武汉光华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酵车间里,成吨的废弃甘油正通过管道注入不锈钢罐体。这些曾让化工企业头疼的副产品,经地衣芽孢杆
2025-06-23 23:21:00
...疗“高精尖”亮相健博会◎首颗“医学卫星”5月发射◎武汉造超声刀远销欧盟◎智能床垫打湿会报警长江日报讯(记者杨娟娟 王春岚 张剑 刘璇 通讯员成正茂 戴佩文)26个项目签约金额
2024-04-08 06:57:00
嘉必优联合新营养发布2025《合成生物与营养健康趋势洞察》报告
...HMOs、BC等的量产。嘉必优依托三大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武汉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建立了生物制造全技术链条,搭建了全球合成生物学研发创新与技术共享平台,为达能、雀巢、伊利、飞鹤
2025-08-20 14: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今日启动,优惠多多!遵义电商消费季再添新彩
多彩贵州网讯正值遵义市2025年“双11”电商消费季火热开展之际,2025遵义电商消费季云上促销专场于今日在京东商城正式启动
2025-11-09 20:19:00
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真实性受到极大挑战的时代,我经常被问到摄影的未来在哪里
2025-11-09 21:50:00
西安建大助力中俄建筑文化交流 “现代乡土建筑作品展”亮相莫斯科
11月3日至7日,在第33届Zodchestvo国际建筑节上,由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
2025-11-09 17:07:00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