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隆基为了重夺权力,不惜让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20:31:00 来源:戏说三国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哥舒翰20万大军战败,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十六子李璘随唐玄宗奔逃四川。

到了6月底,还没来得及正式发文任命,李璘便在汉中与唐玄宗分手赶往江陵。

7月12日,经历了马嵬兵变的李亨在灵武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

此时的李隆基三父子,迫于变故,沿着不同的方向寻找各自的人生道路。

李隆基为了重夺权力,不惜让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老爹李隆基继续一路向西逃亡,途径四川普安郡(剑阁县),内心苦闷不已,让贾至起草了一份《幸普安郡制》(《命三王制》),谋划着以皇子代替边镇将领典兵这一重大政策的转变。

另外,李隆基对皇子们的权力也作了一次大调整,尤其为了遏制太子李亨势力,任命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

一路向北的李亨称帝后,即派使者去全国各地,紧急呼救勤王护驾。

向东前行的李璘则已经在襄阳大展拳脚,跃跃欲试,心中所憧憬的便是乱世之下,权力结构变更下的新气象。

作为政变起家的李隆基又怎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大唐领导权呢?何况李亨的政权根基着实太脆弱了,没有朔方军郭子仪等大将的支持,李亨的实力几乎是一片空白,除了皇太子这个名讳有点利用价值。

为了钳制最大威胁人物—儿子李亨,李隆基在成都8月2日又重申了《命三王制》的内容,意思很明确:李亨你好好收复两京就行,不要动歪心眼。

但李隆基的未雨绸缪,终究抵挡不住李亨取而代之的主观能动性,毕竟李隆基从长安逃奔四川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失去了天下民心,李亨则顺势黄袍加身。

当得知李亨在灵武继位,自己被安排提前退居二线后。8月18日,李隆基再次使出了杀手锏,派亲信安排在肃宗李亨的朝庭中,于是我们看到韦见素、崔涣、房绾等人挤占了肃宗朝廷核心部门,李亨连想拜李泌为相的机会都被扼杀了。

好在军方,李亨还是占据一些优势,郭子仪所带来的5万朔方军从河北赶回了灵武,也让他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如何应对李亨的崛起?这是摆在唐玄宗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时的李隆基既需要李亨平叛安史集团,又需要遏制他的势力过分扩张。

而平衡始终是成熟政治家最会玩弄的手段。现在李隆基手上可用的棋子也仅有永王李璘、盛王李琦、丰王李珙。盛王和丰王虽然有任命,但年纪尚轻,没有实际赴任。

李隆基现在所要做的便是激发李璘的斗志,让他雄赳赳气昂昂奔赴南方,稳住李隆基的南方大本营。

所以,在唐玄宗安排好汉中王人事任命后,李璘—这位曾经被李亨无比宠爱的弟弟也糊里糊涂地走上了李亨的对立面。

李隆基为了重夺权力,不惜让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快马加鞭,李璘一刻也等不及了,7月奔赴到了襄阳。沿江直下,九月便到了江陵(湖北荆州),而江陵就是他最后的势力范围了,再去别的地方搞“圈地运动”就违背了《命三王制》的诰命了。

此时李磷在南方的活动也很顺利,内心随之急剧膨胀了起来,有恃无恐地扩充着武装力量,很快就募集了数万将士。

“九月至江陵,召募士将数万人,态情补署,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破用巨亿。以薛锣、李台卿、蔡晌为谋主。”

(《旧唐书

永王璘传》)

按理说,李璘代表着李隆基,他的所有工作都是为大唐服务的,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但薛锣、李台卿、蔡晌等幕僚们看到长江流域如此“民心所向”的局面,认为当今天下大乱,南方富有,又没有遭到破坏,李璘手握四道重兵,割据南方是极其容易的事,便开始怂恿李璘效仿东晋司马睿借“衣冠南渡”,分割江山,占据南方。

可能是兄弟之间的心灵感应吧,也可能是情报准备工作很充分,李亨已经隐隐约约感到了这个不省心弟弟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便下诏要求弟弟回蜀中老巢侍奉老爹。

对于哥哥的警告,李璘不理不睬,依旧沉浸在自我建功立业的遐想中,而老爹李隆基一边思念着杨玉环,一边暗暗地给李璘加油打气。

李隆基为了重夺权力,不惜让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该如何阻止李璘的“东巡”之路呢?李亨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只能说权力终究是把利刃,父子之情,兄弟之情均可被斩断的。

而放眼望去整个大唐疆域,此时的黄河流域依旧战乱不已,也仅有长江流域有所凭借,无论是兵源还是财富,也是安史集团、玄宗和肃宗他们争相控制的重点。可惜的是,他们现在都难以腾出手!或者说,精力有限。

如果李亨在北方平叛事业一直很顺利,李璘大概没有什么想法,协助哥哥李亨也很正常,毕竟李亨以前对他一直很好。

可是到了10月,从未带过兵的房绾战败后,李璘在玄宗的默认纵容之下,渐渐有了割据南方的野心。此时的他已经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最有权势的人,哥哥李亨顾不上,叛军也懒得理他。

利用这一权力真空期间,李璘已经有点飘了,蠢蠢欲动,时刻准备着作战。

如果是筹钱或是募兵对付安史集团,江淮地区肯定积极响应,鼎力支持。

如今李璘却拥兵自重,抢土地,抢人才,这可让地方官僚愁坏了,虽然他们已经知晓肃宗继位了,但是前线的军事行动的变数让肃宗命运也扑朔迷离。

现在的局面即是李璘的畅通无阻与李亨的无暇应付,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又让江淮地域官僚与民众多了一个选择。

12月,李璘终于有动作了,擅自率领水军“东巡”,沿着长江而下直奔广陵(扬州),声势浩大。

吴郡(苏州)太守李希言毫不客气,写信给了李璘,责问他擅自发兵东下的意图。

李璘顿时发飙了,派遣部将浑惟明在吴郡袭击了李希言,部将季广琛在广陵袭击了长史李成式。

当李璘率兵进至当涂时,直接把丹徒太守阎敬之斩杀了,李希言部将元景曜、李成式部将李神庆则投降了李璘。

李隆基为了重夺权力,不惜让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李亨得知弟弟李璘在南方的所作所为后,着实被震惊了,派出了从李璘处归来的高适以及来瑱、韦陟赴安陆(今湖北)会盟,平叛敌军。

高适在安史之乱前一直是哥舒翰的章书记,颇受重视。潼关兵败后,在玄宗身边呆了一阵子就被打发到了永王李璘身边,和李白不同的是,高适早就洞悉了《命三王制》中玄宗打压李亨的企图,并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

到了永王那里,他只想抽身,免得成为斗争的炮灰。多年的从军经验告诉他,这货成不了大气候,可能还断送了大唐的气数。于是,高适便马不停蹄地赶赴去了肃宗李亨的行在。所以说,论政治洞察力,高适还是可以的,不然也会和李白一起组团去夜郎流放。

对付李璘一众,高适和韦陟所采取的对战方案,简单有效:布疑兵迷惑敌人,瓦解敌方势力。高适负责舆论攻势—《未过淮先与将校书》,韦陟(zhi)则负责地下党策反工作,尤其是成功策反了大将军季广琛,这对李璘军队是致命的,更是带走了永王军队主要力量。

而李璘作为长于深宫的皇子,从头到尾都是被玄宗《命三王制》及部分想荣华富贵的官吏们裹进了与李亨的对峙中,除了些许皇帝美梦,实力终究不允许。

那天夜晚,广陵长史李铣(xian)将大部队列阵于江北,每个人持着两把火炬,倒映到江中,一片红火。面对长江对岸的疑兵和季广琛的背叛,没见过这样大场面的李璘父子忧惧不已,误认为朝廷大部队已经到了,连夜开启逃跑模式,天亮后才发现有诈。

但是此时已经回天乏术了,只能一路硬着头皮朝江西方向逃亡。

最后,江西采访使皇甫侁(shen)追兵赶上了,在大庾岭小战一场,李璘中箭被杀,便草草结束了这场“永王之乱”。

李隆基为了重夺权力,不惜让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永王李璘的叛变虽然没有引发更大的骚乱,但足以表明肃宗新任之初根基不稳。

李璘未败时,太上皇李隆基眼见儿子李亨已经占上风,为了避免儿子李璘被杀,发出诰文:“降李璘为庶人,谪迁于房陵。”希望以此能解救儿子李璘一命,而唐肃宗李亨没有放弃任何可以存在的威胁。因为此时的他,克复两京在望,帝位渐稳,玄宗势落。

最后,因顾忌形象,重赏了李璘子女爵位,而皇甫侁从此不再受重用。

也因为永王之乱,李亨加速了收复两京工作节奏,直捣范阳安史老巢政策也突然改变了,弄得李泌错愕不已。

而远在蜀中的太上皇李隆基,因为李璘与李亨的父子关系更是降到了冰点,克复长安后,唐玄宗住进了兴庆宫,李亨则住进了大明宫。

这场以玄、肃宗二帝政治争斗为背景的“永王之乱”,最终以坑杀永王李璘收了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22:11: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隆基,儿子的资讯:
李隆基抢了一辈子皇位,到头来自己的皇位为啥却被儿子给抢了
...互相残杀。甚至连皇室的女眷也卷了进来,到了唐明皇李隆基时,他甚至比当年的李世民更厉害!然而,李隆基抢了一辈子皇位,到头来自己的皇位为啥却被儿子给抢了?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为啥
2024-05-03 13:26:00
李隆基是怎么从儿子手里抢过杨贵妃来的
...异气息。而真正让这份妖异气息,达到顶峰的竟然是,李隆基从儿子手中,夺走儿媳杨玉环。皆知杨玉环被称为中国古典四大美人之一,但杨玉环却属于四大美人中的另类。西施再漂亮,也是卧底,
2024-06-03 20:48:00
李隆基晚年被李亨软禁,李亨为何这么狠?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一位传奇君主,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但他在开元晚期却丧失了当初的睿智与贤明,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腐化堕落,在他手中,大唐强盛过,也是在他手中,大唐差点亡国。唐玄宗做
2023-03-02 21:07:00
为了哪个女人,李隆基连杀了三个儿子
...用,就是为自己生育子嗣,但是凡是总有例外,唐朝的李隆基,为了一个女人,竟然杀掉了自己三个亲生儿子。李隆基在位的时候,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当开元盛世出现后,李隆基沉迷于自己的功
2024-04-13 21:15:00
李隆基年过76岁,儿子李亨为何送他100个美女
...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强势皇帝李隆基公元685年李隆基出生在洛阳,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第三个孩子。虽然是皇室血脉,但李隆基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并不顺遂,亦或
2024-05-08 19:33:00
为何说唐玄宗李隆基,原本和皇位没有关系
李隆基是唐朝算上武则天,以及废帝李重茂后的第八位皇帝,是他将大唐王朝推向了巅峰,也是他将巅峰的大唐拉下了谷底。这位晚节不保的皇帝也因安史之乱背上了永恒的污点,成为了人们最熟悉的皇
2024-04-13 21:06:00
都说斩草除根,李隆基为什么会留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一命?
...而且败得一塌糊涂,除了儿子薛崇简之外,其他人都被李隆基全部处死。太平公主一生有很多任丈夫,薛崇简是她与第一任薛绍的儿子,薛绍被武则天处死之后,薛崇简就一直怀恨在心,并且把这个
2022-12-30 22:21:00
李隆基三个儿子的死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李隆基三个儿子的死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一、怒斥金吾大将军公元692年,武则天举行祭祀仪式。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显然这次祭祀活动规格非常高。金吾大将军——通俗来言就是掌管京城守
2024-06-03 20:52:00
李隆基:一位帝王的悔与憾
...执着于皇位的帝王,一生挣扎在权力的旋涡无法自拔。李隆基,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君主,与他那些为争夺皇位与自己的骨肉亲人反目成仇的经历,至今仍让人震惊和扼腕。本是手
2024-01-31 13:20:00
唐玄宗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儿子,唯独没有处死次子薛崇简是为何
公元713年8月1日唐玄宗李隆基对外宣布赐死亲姑姑太平公主,并且李隆基还狠心的将太平公主的儿子们也就是自己的亲表弟全部诛杀,不过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却没有被李隆基诛杀,反而薛崇简
2022-12-22 21: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