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厦门:让绿色成为成长中最动人的色彩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27 07: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价值观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厦门:让绿色成为成长中最动人的色彩

厦门:让绿色成为成长中最动人的色彩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一年段土壤学兴趣小组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参观厦门大学实验室并操作土壤检测设备,进行科学探究。

厦门:让绿色成为成长中最动人的色彩

双十中学的学生们自制展牌,呼吁大众拒绝动物表演,保护动物与自然。

厦门:让绿色成为成长中最动人的色彩

厦门市音乐学校生物教师带领班级学生观察豌豆花的结构并开展杂交实验。

厦门:让绿色成为成长中最动人的色彩

江头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创作《辛勤的农民伯伯》课本剧。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厦门市音乐学校的孩子们也喜获蜜薯,一堆堆刚挖出来的蜜薯,摆满了田间地垄,孩子们按照大小分拣装袋,一派忙碌丰收景象……

“下一茬我们要种鸡毛菜,生菜,葱,大蒜什么的,孩子们种苗都准备好了!”厦门市音乐学校生物教师李义义自豪地说。

在市音乐学校的校园,生机勃勃的“开心农场”,绿意盎然的树木,树叶间欢乐吟唱的鸟儿,都是厦门生态文明教育成效的最生动注脚。近年来,厦门市教育系统把环保教育、节约教育、国情教育等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智力和精神文化支撑。

厦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珍说,这是教育部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不仅要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要付诸实践,让绿色成为孩子们成长中最动人的色彩。

创新校园文化

拓宽教育途径

漫步在厦门一中的校园,随处可见的是郁郁葱葱的花卉植被,这里的每一株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吴明臻是厦门一中生物老师,他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氛和精神环境,对学生们有着广泛而持久的教育引导作用。”

厦门一中的生态校园建设,把学生参与作为“必要条件”。学校的花卉植被有多少数量?多少种类?这些都是由生物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普查、登记,最后挂牌。每株植物的“身份证”也要附上介绍,写清植物的种属名称与形态特征等信息。

吴明臻认为,学生们在制作植物牌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可爱灵动的小袋鼠已经是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的“代言人”,校园入口、垃圾桶、文化长廊、环保屋等各处都有文明袋鼠家族卡通Logo,时刻提醒学生们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一个Logo怎么发挥作用呢?事实上,海沧延奎实验小学的“文明小袋鼠”已经升级到4.0版,老师根据学生在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等方面的良好表现开展“争章夺币”的学生评价,奖励的袋鼠章可以用来换取“袋鼠跳蚤市场”上心仪的物品。

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化、垃圾变废为宝等生态文明行为也和“积卡升级”的班级评价、“自评互评”的家庭评价、“计时奖励”的志愿服务评价挂钩。延奎实验小学校长杜紫红欣慰地说,学生们现在对垃圾分类“门儿清”,校园充盈着绿色、文明的氛围。

环境育人,绿色校园建设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厦门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动责任工作任务的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厦门不少学校,路灯是太阳能的,校本作业用的是再生纸,浇花的水是“中水回用”“人防水回用”,甚至连吃饭时也有生态文明教育,不少学校启动了光盘行动,实施最严格的垃圾分类,吃完饭后,学生们要完成垃圾分类。

陈珍说,下一步,厦门还要大力推进校园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工作,同时鼓励学校利用合理空间,让每一间教室、每一个活动场所和角落都体现出人文、生态、和谐的理念。

优化课堂教学

丰富教育内容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的初中生,有一本专门的“课本”,叫作《认识海洋生物》。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表示,在生态文明教育上,无论有多少种手段,课堂教学才是“主阵地”“主渠道”,各学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的“海洋与生态文明教育”,是厦门学校在课堂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杰出代表。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詹功祚说,学校的海洋生物学科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初中部开展的涉海课题数已接近学校课题总数的20%,50多个科技创新项目在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因为长期以海洋生态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教育项目重点建设,科技中学获得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授予的“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称号(全国仅两所),当前,厦门全市中小学均对照《厦门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均安排超过12课时的生态环境教育,全市环境教育的普及率达100%,且结出累累硕果。

厦门双十中学开展《生物美化生活》、《中学动物保护》校本课程,学生们学习豆贴画、叶脉书签制作、水仙花雕刻、生物与美食制作等课程,对大自然更加敬畏,主动保护大自然。

厦门外国语学校以阅读、英文动画短片、英语报刊为抓手,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再以手抄报、作文、短剧、课件等形式形成语言输出,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双赢。学校还开设研究性课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项目获得国际发明展会项目银奖。

厦门一中师生携手共研的“探究水污染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及沉水植物的净化作用”课题荣获全国实验教学案例一等奖。

纸上的剧本成为舞台上的剧目,这是江头中心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特色。江头中心小学德育处主任洪洁莹老师说,从剧本设计到动作编排,从道具制作到音乐选取,都是在对生态文明的感触、理解、思考上进行的,融合式教学让生态文明教育生动、鲜活了起来。

加强生态实践

引导知行合一

“大米经过研磨、蒸煮、出条、码晒,就是米粉。”“米酒、白米醋等农产品都是米做的。”“粮食来之不易,坚持光盘是对粮食最大的尊重。”……

是什么让大同小学的学生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是一次次劳动实践引发的思考。

大同小学开展“敬惜一粒米”绿色低碳教育,老师和学生们深入田间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动手尝试收割、晾晒、脱壳、碾米等劳动;他们以“精量师”的身份科学测量饭店的米饭消耗,测算出粮食被浪费的数据。

“知道粮食的‘真相’后,学生们坐不住了。”大同小学副校长黄靓芳说,有的研究小队制作定格动画《米小白的终极梦想》;有的研究小队开发《粮食安全和我们》的编程游戏;有的研究小队用乐高编制了遥控播种机……节约、环保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

加强生态文明实践,强化生态体验,这是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市教育局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方式。

厦门市音乐学校将“开心农场”劳动基地挂牌为生物学科教学实践基地,“分析土壤厨余肥,喜看美蔬果香飘”探究厨余堆肥对土壤肥力肥影响的系列实验获评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实践活动类二等奖;同安区西洪塘小学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和雅”三园,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到菜园、茶园、药园实践劳动,并把成熟的果实带到烹饪教室制作;深田小学深挖“近邻”资源,通过家、校、社融合,积极组织学生走向户外,开展生态研学……

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厦门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引领带动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们的心灵,鹭岛少年们正身体力行用双手、用学识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让中华大地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邓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机械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传统机械行业多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机械行业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加速
2024-04-07 07:38:00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近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以植树节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引领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探索“红心筑梦,绿意赋能”的育人新篇章。植树添绿,美化校园。该
2025-03-17 15:37:00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文旅产业本质上是绿色产业,可以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是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支撑。厦门理工学院文旅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在开展“服务厦
2024-04-07 07:38:00
厦门国资系统“追寻足迹悟思想 国企奋进新征程”专题活动走进市政集团
青年党员、团员代表了解筼筜湖生态蝶变过程。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徐可 苏泽鹏 图/市国资委 提供)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
2023-08-14 08:27:00
本文转自:法治时报立良法 广普法 强监管厦门司法局以高水平法治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记者 张淑秋厦门,一座闻名于世的美丽海滨城市,法治与绿色发展携手并进,共绘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
2024-04-04 02:14:00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本报讯 (记者 佘峥)厦门推动“无废校园”创建,引导学生使用废旧报纸、牛皮纸等包书皮,学校食堂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近日,厦门市教育局发布厦门市“无废校园”创建
2024-02-24 07:22:00
新建商品住房应一次性装修到位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厦门发布关于深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工作方案新建商品住房应一次性装修到位厦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加强城市生态修复。 (资料图)林志杰 摄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近
2023-12-08 01:00:00
这所高校实力助“绿”城市发展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这所高校实力助“绿”城市发展■厦门理工学院将今年确定为“服务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理工行动年” ■将发挥高校支撑作用,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本组文/本
2024-04-02 07:21:00
全方位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厦门举行全国生态日暨白海豚保护歌曲创作宣发活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人民网厦门8月15日电 (记者张萌、陈博)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厦门市2024年全国生态日暨白海豚保护歌曲创作宣发
2024-08-15 16:2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获批1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鲁网10月4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清单,齐鲁医药学院获批资助和自筹项目共计12项
2025-10-04 16:39:00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