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平的一生为刘邦谋划了什么计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30 22: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刘邦有两大谋士,陈平和张良。要说谁跟刘邦的时间最长?显然是陈平,陈平自从跟随刘邦以后,就一直待在刘邦身边。他给刘邦出了不少计策,帮刘邦建立了不少奇功。而且刘邦最核心最机密的事情,都会让陈平去干。比如杀樊哙搞吕后这种涉及宫廷机密的事情,刘邦就是让陈平去做的。可以说,陈平是刘邦最信任的心腹之人。

相反张良和刘邦就不那么亲近。张良就算跟随了刘邦,也一直没有铁心跟刘邦走,还去当韩国的宰相。直到他发现韩王实在扶不起来,韩国没有复国希望的时候,张良才重新投奔到刘邦的帐下。但是张良就算投奔到刘邦帐下,他和刘邦多多少少也有些若即若离。刘邦夺得天下以后,他立刻就退隐下来,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不愿意帮刘邦建设国家。

陈平的一生为刘邦谋划了什么计策

有人说,张良之所以这么做,是害怕刘邦杀功臣,杀到自己头上。这个说法其实并没有理解张良。刘邦杀的功臣都是一些什么人?都是一些掌握兵权的人。张良这种并没有掌握兵权的人,刘邦是一个都没有杀的。所以张良退隐,并不是因为害怕被杀,而是根本就不愿意跟着刘邦干,不愿意待在刘邦身边。

可刘邦对张良却非常宠爱。建国以后,他要封张良为三万户侯。刘邦除了给自己儿子们的封赏以外,没有一个异姓大臣的封赏,有这么大。刘邦在给功臣们排名的时候,选了三大核心人物:张良、萧何、韩信,张良排在最前面。

但是刘邦对陈平就不是这样的。刘邦直接就说:“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

刘邦建国以后,封了一百多个侯爵,连雍齿这样的仇人,也给封侯了。连许负这样的算命先生,也给封侯了。但是刘邦一开始竟然并没有给陈平封侯。给陈平封侯,还是在“白登之围”之后的事,封赏也不大。刘邦托孤定宰相人选,最初选的是曹参,曹参过了是王陵。同时因为王陵的性格比较刚直,所以才让陈平辅助他,让陈平勉强当个宰相。假如王陵性格不刚直,刘邦是不会让陈平和王陵一起当宰相的。

既然陈平是刘邦的绝对心腹,刘邦任何时候都把陈平带在身边,一遇到麻烦事情都会找陈平问计策。可是为什么,刘邦总是百般看不上陈平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先来看看陈平给刘邦出的六大奇计。而这六大奇计,也涵盖了陈平跟随刘邦期间,立下的最重要的功劳。

第一大计谋是离间范增和项羽的关系。陈平成功地使得范增和项羽互相猜忌闹矛盾,最终范增一怒之下出走,而项羽也一点挽留的意思都没有。这一道计策,极大地削弱了项羽的力量,项羽此后打仗做事,由于没有一个核心谋士,因此他才会一路走下坡路,最终落败。

第二大计谋是帮助刘邦荥阳突围。陈平找了一个模样和刘邦差不多的人,从城门的一边突围,而真正的刘邦则乔装打扮从城墙的另一边突围。陈平这个计策,有效地保全了刘邦,使得刘邦不至于被项羽抓获。

第三大计谋是让刘邦假意封韩信为齐王。因为假意封赏韩信为齐王,从而稳住了韩信,让韩信不至于拥兵自立或者投奔项羽,既避免了刘汉集团的分裂,还因为留下了韩信,保住了最后的胜利。

第四大计谋是让刘邦联合齐王两边夹攻项羽。为刘邦卷土重来找到坚实的抓手。刘邦当时已经居于偏僻的蜀地,想在这里起势打败项羽,本来是非常困难的,后来诸葛亮大军那么厉害,但是五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假如诸葛亮那时候也有一个军事集团和他配合,两面夹攻曹魏,未必不能取胜。可见,陈平帮助刘邦抓到了多么关键的战争依凭。

陈平的一生为刘邦谋划了什么计策

第五大计策是不动刀兵捉拿韩信。如果刘邦真是开动大军和韩信作战的话,他根本就不是韩信的对手。而陈平给刘邦出的这一个计策,让刘邦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韩信拿下来。陈平的这个计谋,抵得上一支强悍的军队。

第六大计谋是帮助刘邦解除了白登之围。陈平这是第二次救了刘邦的命。没有这个计策,刘邦就回不来了。

从以上的六大计谋,我们可以看出,每一大计谋,都是事关汉刘集团生死的大事件。而陈平竟然能够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可以说,他为刘邦节省了很大一笔支出。很多本来需要战争才能解决的事,就因为陈平的计谋,不需要打仗了。很多让刘邦面临生死抉择的,因为陈平的计谋,刘邦轻松化险为夷了。

刘邦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实际上,张良并没有具体地给刘邦出过打仗的计谋。刘邦所有那些打仗的计谋,几乎都是陈平给他出的。

那么,为什么刘邦总是很看好张良,看轻陈平呢?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陈平的那些计谋,找一找刘邦看不起陈平的原因。

陈平的这些计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之上的。

无论是帮助刘邦突破,还是对付项羽和韩信,都是依靠欺骗他们,让他们上当,让他们轻信,因而达到目的。比如陈平对待范增的使者很好,对待项羽的使者不好,本身就是一种欺骗。比如陈平让刘邦假意封韩信为齐王,以及骗韩信出来见面而抓捕他,也是一种欺骗。比如陈平解白登之围的时候,说要送一个美女给匈奴单于,还是一种欺骗。比如陈平解荥阳之围,让人假扮刘邦,还是一种欺骗。

陈平的这些计谋,除了欺骗以外,还存在“挑拨离间”。比如陈平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比如陈平挑拨匈奴单于和他的妻子的关系,等等。

刘邦虽然是一个无赖,但是刘邦对治国安邦,还是比较熟悉的。他知道,要打天下,肯定要用阴谋诡计,“兵不厌诈”这句话,是兵法上说的。不采用阴谋诡计,仗就打不赢。

然而一旦获得了江山以后,就要取信于民。如果那些治国安邦的政策,还是采用阴谋诡计的方式,是不能得到老百姓信任的。老百姓如果不相信某个政府,他们肯定就会造反。

陈平的一生为刘邦谋划了什么计策

再一点,在朝廷中处事,也必须忠诚可靠。依靠忠诚可靠的人,才能够确保皇权稳固,皇帝才能坐稳江山。如果大臣很善于使用阴谋诡计,在对敌打仗的时候,可能会以此战胜敌人。但是假设他用这一招来对付皇帝,想把皇帝搞下来,那是分分钟的事。所以这样的人,皇帝是不敢相信的。

我们看刘邦重用的那些人,无论是萧何、曹参,还是周勃、灌婴,都没有什么心机,干事情也老老实实。刘邦用这些人,心里会很踏实。特别是王陵,这个人在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作为,但是刘邦竟然想让他来当宰相。只不过因为他性格太过于刚直,刘邦才想让陈平来辅佐他。在刘邦看来,也正是因为有王陵的存在,才能压住陈平。陈平哪怕搞阴谋诡计,因为有王陵在他的头上压着,才会风平浪静。

事实上,刘邦考虑是很周全的,陈平确实“不太可靠”。吕后专权的时候,他并没有站出来,维护刘邦的那些子孙。吕后一点一点剥夺刘家的权力,王陵据理力争,但是陈平不但没有争执,反而迎合吕后,让周勃、灌婴把兵权让给吕禄、吕产。当王陵批评陈平的时候,陈平却说,他那样做,目的就是为了保住刘家的血脉。很显然,这就是一种狡辩,是一种犬儒的表现。

这就是为什么,在战争年代,刘邦一直很信任陈平,但是建国后,刘邦不但不给陈平应有的封赏,而且也不重用陈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23: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平一生有六大谋略
...平和张良一生的计谋,拿出来比对一下。陈平一生有六大计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计策,离间范增和项羽的关系,成功地让项羽怀疑范增,范增负气出走。项羽身边从此再没有为他出谋划策的
2023-08-18 17:21:00
陈平在安汉的过程中,为刘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是离间项羽、范增。接下来陈平为刘邦定天下屡出奇计。计策二:解围荥阳当范增被气死的消息传到项羽耳边之时,项羽明白了自己中了离间计,项羽出离的愤怒,他表达愤怒的方式是猛攻刘邦,这
2023-01-28 14:57:00
大阴谋家陈平奇谋百出,一生贡献不亚于汉初三杰
...就是他们能料敌机先的厉害之处。影视剧《楚汉》的很多计策,都划给了张良。 陈平出身于魏地,当时就有人评价他“宰天下”,能做丞相。之后天下大乱,陈平效力于魏王,但发现魏王不是个
2023-01-31 17:35:00
刘邦论功行赏,为何把毫无军功的萧何排在第一
...信理所应当的归属项羽。但是韩信屡屡向项羽献上自己的计策,项羽从不采纳,只让他在军中做一个小小的郎中将。而刘邦封汉王后,拜萧何为相。在一次与兵士的攀谈下,萧何偶然结识了投靠刘邦
2024-04-25 20:55:00
韩信在还定三秦之战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只是韩信与刘邦分析天下战略的话,并没有具体战役的计策,从《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来看,韩信在还定三秦之战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并没有说明,似乎唯一的作用只是出了个计谋,在刘邦
2023-08-23 15:06:00
张良和陈平两人到底谁的谋略更高
...引诱,不如派人持重金去收买这位秦将。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施行,果然使得秦将背叛秦朝,而与刘邦勾连。刘邦想要与秦将结盟的时候,张良又予以劝阻:秦将只是一个人背叛朝廷,恐怕他的手下
2023-05-31 16:30:00
楚汉时期的几位著名谋士,为什么只有一位跟随项羽?
...刘邦很多次都能够取得关键性的胜利,都跟张良献给他的计策有关系。而且张良还有非常长远的眼光,刘邦称帝之后,张良就称自己生病,不再上朝,也不关心国家大事,就是为了能够打消刘邦对自
2023-02-13 13:47:00
彭城之战,张良和韩信到底在不在彭城?
...,而是刘邦自己率军作战,韩信作为大将军只给刘邦提供计策,因为这个时候张良不在,陈平也没有投靠刘邦,刘邦身边缺少谋士,所以韩信就允当了刘邦的谋士。刘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整
2023-08-24 16:06:00
被后世尊为谋圣的张良为何为刘邦献毒计
...善阴谋。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陈平自称生平所献计策多阴谋,但这表示陈平没有阳谋,也不表示陈平只善于阴谋,而张良,也绝非我们想象中那样光明正大,张良也搞过很多阴谋,张良的阴
2023-05-13 14: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