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深山云端 得物为背篓篮球少年建起了极光蓝球场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12 13: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龙门乡,海拔近3000米的嘎勒、尔马千等小学,有一群热爱篮球运动的孩子。因为大山里的娱乐生活较少,他们对篮球的喜爱与生俱来。在学校场地无法满足篮球比赛情况下,支教老师们自发组织校际联赛,陪着孩子,背上装着篮球的背篓,翻越四五座高山,最长步行往返约10小时山路,去兄弟学校“客场”比赛,互相磨练球技,被称为“背篓篮球队”。

深山云端 得物为背篓篮球少年建起了极光蓝球场

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龙门乡

今年彝族新年刚过,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座“极光蓝”球场、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球服和篮球装备。在新球场,他们迎来了自己的主场,嘎勒小学、尔马千小学联合组成的“赤虎少年”队对战凉山“黑鹰少年”队,稚嫩的加油声中,孩子们进攻防守、精妙传球、突破上篮……每一个奋力拼搏的小小身影闪闪发光。嘎勒小学校长、支教语文老师贺珍珍说,“篮球是大山孩子的第二课堂,让他们建立发自内心的自信,学会团结协作,面对困难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无论输赢,都会有收获。”

深山云端 得物为背篓篮球少年建起了极光蓝球场

“极光蓝”球场

“我期盼我们学校的操场变成一个篮球场,这样就有人来我们这儿和我们的球队比赛了。现在得物的老师给我们修了新的球场,蓝天照在我们的球场上时,形成了美丽的画,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风景了!”嘎勒小学六年级学生吉克曲作在给得物的一封信中写道。

深山云端 得物为背篓篮球少年建起了极光蓝球场

新球场、孩子们身穿的球服及篮球等均由得物App设计捐赠

据了解,此次的新球场、孩子们身穿的球服及篮球等均由得物App设计捐赠,结合了山区气候地形、当地彝族文化、孩子们的运动习惯和创意。今年,得物发起“极光篮行动”,旨在帮助全国热爱篮球运动的孩子实现篮球梦。12月10日,由得物App、凉善公益促进会、凉山嘎勒小学、尔马千小学联合举办的球场落成仪式上,得物App创始人杨冰表示,“篮球运动代表了一种遇到困难不服输的精神,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希望同学们在新球场上继续自己的热爱,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在人生的球场上继续加油,勇往直前,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

从“背篓篮球少年”到“赤虎少年”,10小时山路走向自己的主场

在大凉山,支教老师几乎都听说过“背篓篮球队”。这支球队由嘎勒小学、尔马千小学等当地六七所村小的支教老师和小球员自发成立。背篓、篮球、少年的奇妙缘分始于学校建校,已有近10年历史。这里的孩子天然就很喜欢篮球,学校刚建立时,都是泥巴地,没有篮球架,支教老师就在两棵树之间各挂上一个背篓,去掉底部就成了篮框,让孩子们练习玩耍。

在嘎勒小学,曾经的球场坑坑洼洼,地面开裂,没有最基础的三分线,尤其下雨后积水,非常滑,不止学生,老师也摔倒过好几次。为了带孩子们在专业球场上打球,在交流中磨练球技,支教四年多的贺珍珍老师经常陪孩子去邻校打球交流。他们凌晨5点出发,把篮球、干粮放进背篓,最远步行4、5小时抵达“客场”比赛,趁着天亮再花4、5小时返回。有孩子走路磨出了水泡,球场上却拼劲不减,在路途中,他们还用背篓当篮框练习玩耍。

“只要是打篮球,什么时候都很开心。”背篓篮球队一员,13岁彝族女孩吉布吾尔,7岁接触篮球,坚持打球六年了。因为没有球场,她用编背篓的竹条自编篮框,挂在家中玉米栏上每天练习。“我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来练习投篮,还和弟弟妹妹一起练攻防。我本来不勇敢,打了篮球后,我开始变得勇敢,敢于主动跟别人问好。我想像姚明一样,打篮球很好。”伍尔说长大后,想成为一名篮球教练,帮更多的小朋友实现篮球梦想。

在得物极光篮行动的支持下,这群“背篓篮球少年”现在有了新球场。“孩子们听说要修新的篮球场,每天比我还关注。”五年级班主任余乾老师说,孩子们还正式为自己的球队起了一个队名“赤虎少年”。队名灵感来源于彝族人的图腾老虎,和代表彝族民族特色的红色。基于孩子们上百幅美术作品中汲取的灵感,得物设计团队给“赤虎少年”设计了队徽和球服。队徽上生气勃勃的少年虎、球服上老虎民族纹样,融入了孩子们的创意和彝族的传统元素。球服的设计考虑了学生日常穿着也舒适耐用,能满足包括篮球运动在内的一系列运动。

“我们自己都是篮球爱好者,被孩子们对篮球的热忱打动,这次的设计包含了我们对孩子们的祝福。彝族子孙是虎的后代,老虎是彝族人的图腾,象征着勇敢、吉祥与幸福,希望同学们在球场上更加勇敢自信,虎虎生威。”负责这次设计工作的得物设计师表示。

得物极光篮行动助力大山里的篮球梦

“背篓篮球少年”对篮球的热爱背后,是当地支教老师全心全意的支持。支教老师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专业的篮球老师寥寥无几,但因为孩子喜欢,老师上网自学篮球,篮球规则、运球技术、比分规则、技术策略记满了整整一个笔记本,从一个篮球小白,一点点成为篮球老师。

“篮球教会了孩子很多课堂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团结协作、永不言弃。我们打球并不是只要第一,更重要的是为了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带他们自己去看,自己去实践,书上看到的、耳朵听说的,都不如自己去做一次。”兼任数学和体育的支教老师梁威说。

孩子的作文里,以前都是放羊吃草,如今写满了篮球。13岁的说日依夫在作文中写,“我要成为篮球界的世界冠军”。他从三年级开始练习篮球,现在是校篮球队长,“篮球让我交到朋友,看到外面的世界。”依夫为了提升球技,经常练习到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他最喜欢的一场比赛,是一次校际联赛上投进了4个三分球。

深山云端 得物为背篓篮球少年建起了极光蓝球场

孩子们在极光蓝球场

“孩子在篮球场的自信是我们夸他们再多都建立不起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自信。”余乾老师说,比如五年级的说日依伍,是班上的学霸,平时文静,但一打起球来就很拼。“我很喜欢她在篮球场上奔跑的样子,超自信。她会去传球给对方,把光荣时刻让给自己的好队友。”依伍是校篮球队的篮板王,去年她拿到了学校的MVP奖,在家里贴满一等奖奖状的墙上,奖牌被妈妈挂在最抢眼的位置,这是依伍最大的骄傲。

“对于山区孩子们来说,篮球更代表着一种教育理念,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的精神面貌,也为去往更广阔世界提供一条路径”,凉善公益创始人杜一鸣表示,“篮球是一个火种,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去点燃,凉山也欢迎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在苍莽群山间远远俯瞰,得物“极光蓝”成了大凉山中的一抹动人亮色。得物“极光篮行动”将长期持续下去,后续还计划联动优秀的运动达人、体育明星,专业人士到公益事业之中,帮助更多热爱篮球运动的孩子坚持热爱,在自己的主场闪闪发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每天挥拍7000次,加油!背篓少年们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邵玉姿原木色的竹编背篓里放着一对黑柄网球拍,身着蓝色网球T恤的少年背着背篓笑着走上赛场……2022 ASICS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上被定格的这一瞬
2022-12-24 15:41:00
...子,因为参与体育运动收获了更丰富的人生体验。网球“背篓少年”王发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在他的家乡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越来越多孩子拿起球拍,以王发为榜样,在不懈努力中蓄力
2023-01-13 05:17:00
71岁老太走失深山60小时:找到时身处临崖灌木丛,民警用背篓背她下山送医
...距离老人走失点8公里处找到了她。随后,4名民警接力用背篓背着老人徒步4公里下山,处于虚弱状态的老人得以及时送医救治。目前,老人身体已无大碍。▲民警用背篓轮流背老人下山71岁老
2024-09-07 13:43:00
椰风挡不住背篓网球少年
...日报ASICS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总决赛开战椰风挡不住背篓网球少年海南椰风中的佤族少年王发。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通讯员 赵智荣 黄迪燊 吉喆 解丹阳昨天
2023-01-16 04:07:00
背篓图书馆  托起山里娃的读书梦(守望·文化惠民②)
...偏远村寨,一度不通公路。大关县图书馆工作人员便背着背篓,装满书籍、文具,跨过沟沟坎坎,走进村村寨寨,将图书送到大山深处,让更多山里娃爱上读书、爱上知识,萌发走出大山的梦想。现
2024-08-14 06:07:00
...处海拔2700米的高山之上,常年云雾缭绕,人们称它为“云端小学”。体育为这里的彝族少年“打通”了一条走向山外世界的路。浙江教育出版社以这群足球少年的真实事件为蓝本,推出了儿童
2024-03-29 06:26:00
威信:鲜笋出深山 竹林变“金山”
...培训基地,3800余亩连片方竹林郁郁葱葱,只见笋农背上背篓、斜挎袋子、戴着手套、手拿小刀,穿梭在竹林间。看到合适的竹笋,笋农们就熟练地抓住竹笋中部轻轻摇晃,一声脆响后,便采得
2023-10-10 00:1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啪……啪……啪……”寒假刚开始,在安徽省太湖县弥陀镇弥陀小学门球场,清脆的击球声和谈笑声相互交织。放寒假还在训练?是何缘由?“我们正在备战4月份在江西
2025-01-24 14:56:00
穿行乌蒙山区的“卖货专列”
...台上热闹非凡,廖贵芬和其他10余名村民背着装满蔬菜的背篓,提着竹篮,在列车乘务员的引导下有序排队上车。他们准备搭乘这趟列车前往桐梓县城赶集卖菜。娄山关站是5629/30次“慢
2023-05-02 17:1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黄河科技学院走进大新庄乡开启校地合作
3月23日,受黄河科技学院1999级体育教育专业校友、获嘉县大新庄乡党委书记孔庆熙邀请,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校友总会秘书长张光辉
2025-11-10 16:44:00
《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张全国教授创新研究成果
近日,据《中国知识产权报》(2025年6月11日)报道,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全国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生物质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2025-11-10 16:44:00
黄河科技学院“牵手”济源先导区 共筑“二十里浪漫艺术山谷”
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七,“设计河南·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化身“设计月老”,促成黄河科技学院与济源先导区的成功“牵手”
2025-11-10 16:44:00
12载默默奉献 为家乡建设倾尽全力——记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部优秀校友、新疆库尔勒市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个人获得者宝山
人物名片:宝山,商学部2012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现任新疆库尔勒市希望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派出希望街道监察办公室主任
2025-11-10 16:44: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赴哈萨克斯坦开展职教合作 扎实推进 “大河工坊·牧野工匠学院”建设
大河网讯 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职教出海”战略,10月28日至31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院长原伟、产教融合科科长刘东旭一行赴哈萨克斯坦
2025-11-10 16:44:00
从“社区楼长”到“销售冠军”: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党员的成长之路
大河网讯 近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党员黄焕贤,在上汽名爵河南铭爵销售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与服务精神
2025-11-10 16:45:00
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济南大学赵淑昊获得亚洲烹调大赛特金奖
鲁网11月10日讯“万物有心,人间有味,这世间上最能治愈人心的,还是那熟悉的烟火气。”汪曾祺这样说过。赵淑昊的烹饪之路
2025-11-10 11:31:00
寻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孩子的童年——2025年首届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年会圆满落幕
鲁网11月10日讯2025年11月6日至9日,由山东省齐鲁教育研究院主办、兑达(山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办
2025-11-10 11:35:00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开展校园传染病防控专项检查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曲慧颖 实习编辑 单煜媛)11月5日,烟台市卫健局、牟平区卫健局相关人员来到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
2025-11-10 13:50:00
国际权威气候报告背后,有咱河南高校的身影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首次参与编写的国际权威报告《气候变化科学十大新洞见(2025/2026)》(10 New Insights in Climate Science 2025/2026)
2025-11-09 15:44:00
莱山区实验小学开展语文调研活动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于小力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莱山区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校级调研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烟台市教研员孙明芝以及莱山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孙惠红老师莅临指导
2025-11-09 05:00:00
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在郑开幕
大河网讯 11月1日,2025“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幕。此次大赛为期2天
2025-11-07 16:44:00
中原审计发展论坛暨数智时代审计学科专业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举行
大河网讯 11月2日,中原审计发展论坛暨数智时代审计学科专业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举行。来自河南省审计学会
2025-11-07 16:44:00
郑州科技学院教师在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大河网讯 11月4日,第六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布,郑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李松洋凭借卓越的教学实力与精彩表现
2025-11-07 16:44:00
文化赋能思政 校地协同育人 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黄帝故里景区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在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11月5日上午
2025-11-07 1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