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11月2日9时,贵广高铁幸福源特大桥下水库内碧波荡漾,风景宜人,但坐在一艘橡皮艇上的桂林高铁基础设施段贵广桥隧检查专修队的职工们却无暇欣赏风景,当天他们要为大桥进行“海陆空”全方位检修。
“让‘小海鲸’再深潜下去检查桥墩,注意查看河床有没有淤泥。”专修队班长莫嘉明一边专注地盯着显示屏上由水下机器人“小海鲸”传来的实时画面,一边叮嘱桥隧工陈海祥。听到指令后,陈海祥立刻操作遥控器,控制“小海鲸”下潜,只见刚在水面冒出头的“小海鲸”一个跃身,又顺滑地潜入水下继续工作。
桂林高铁基础设施段紧盯季节性安全关键,认真开展设备整修工作。该段管内的幸福源特大桥全长1009米,最高的桥墩达79米。为确保设备稳定,贵广桥隧检查专修队的桥隧工们为大桥量身定制了全方位检查鉴定方案,准确“把脉”大桥设备健康状况,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
陈海祥操纵的“小海鲸”学名是水下巡查机,它装配有高清摄像头,水下潜深达50米,能有效检查桥墩水下墩身的情况并能实时传输图像,还可以进行周期性检查和影像收集,便于对设备进行不同周期安全情况对比。
桥墩水下部分有巡查机进行检查,水上部分的桥墩检查则交给“天眼”——无人机。只听“嗡嗡嗡”的声音时强时弱,无人机一会儿飞速上升,一会儿在半空悬停,青工于佑平娴熟自如地操控配备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对山体进行检查,让隐患无处遁形,即使是裂纹、漏筋、破损等隐患问题,也能立即被发现。
“舒工长,我让无人机飞到旁边的山体看看,检查那边有无危石。”于佑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正在记录数据的工长舒国正说道。说话间,无人机已飞向旁边的山体,一探究竟。
此时,一列动车组列车在大桥上高速疾驰而过,轰隆隆的声音迅速在大桥箱梁内传播,伴随着些许震动,检查工作接近尾声。
大桥箱梁被桥隧工戏称为桥肚子,内部漆黑逼仄、闷热多灰,一旦有动车组列车在上方驶过,传来的声音会剧烈地冲击桥隧工们的耳膜。
“大家总说桥肚子里吵,但我觉得这是桥隧工离高铁列车最近的一刻,每当有列车轰隆而过,就提醒我要更加认真工作,确保运输安全。”将头灯上的落灰抹去后,谭林玉再次握紧检查锤,时而敲击梁体检查混凝土结构,时而将锤棍放入排水管进行疏通,防止发生异物堵塞。
气温渐渐升高,职工们依旧在忙碌,一水一天一地,组成稳定的三角形,默契地守护大桥的平安。
李港兴 伍 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2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