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读《教育的情调》
《教育的情调》马克斯·范梅南 李树英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钟春鹏
世上没有哪一本书是所有人都要读的,但《教育的情调》我认为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师阅读。
《教育的情调》由加拿大著名教育思想家马克斯·范梅南、中国教师李树英教授合作编著,此书是北美许多教育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参考书,广受大众欢迎。书中以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教育小故事,深入阐释了教育现象学应用,探讨了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教人如何跳出教育中思维定式的“陷阱”,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情调。
教育,不仅意味着“教”,还意味着“育”,它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习,它的核心是“爱”。如果想要教育得好,除了爱,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是必不可少的,它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
书中有些观点,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是与孔子“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一堂课都是有生命的,学生不是容器,不是工厂里的批量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作为父母,我们要关注孩子的独特性,要捍卫其天生的好奇心,遇到孩子犯错、成绩跟不上等情况时,纵然“恨铁不成钢”,也不要一味劈头盖脸地骂。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什么该提、什么不该提。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人注意,需要被人看到。那应该如何“看”他呢?书中写道:“教育者不能像一个过路人、一个警察或一个朋友那样看孩子。必须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孩子。”花开花落自有时,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什么时候绽放、什么时候凋零都自有规律。我们要站在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不要带着情绪先入为主地看,不要自以为是地看,要意识到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存在,了解孩子的情绪、想法,在教育过程中善用“表扬和肯定”,鼓励引导孩子向上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多理解多关爱,我们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循序渐进地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怀着爱去了解孩子的秘密,接受他们的改变,尊重他们的感受。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不应该停留在责骂呵斥中,而是在日常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书中写道:“教育就是一种影响,是一种影响施加到另外一种影响上,让影响产生影响的过程。”机智的父母和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孩子,教育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应该怎样做人。
对孩子们而言,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父亲、母亲和老师。多关注教育生活的体验,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当我们面对一个个性情不一的孩子时,我们要立即切换教育的思维模式,尊重他们个体的独特性,站在孩子的幸福角度,耐心地去教育引导,用心用情去“看到”他,这才是教育最好的情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12: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