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稻田里安上5G传感器(三夏进行时)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0 05: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江西南昌县,智慧农场平台监测分析作物长势

稻田里安上5G传感器(三夏进行时)

本报记者 王 丹

稻田里安上5G传感器(三夏进行时)

根据智慧农场平台监测信息,范鹏到谌火根的田里操作无人机施肥。

史港泽摄(人民视觉)

芒种前后几场雨,禾苗喝饱了水。鄱阳湖畔,稻田青翠。

戴上麦秸帽,套上胶鞋,谌火根骑上摩托车去巡田。

谌火根是江西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的种植大户,今年承包了500多亩地,其中300亩早稻正处于拔节期,近百亩稻油轮作田处于分蘖期——都处在夏季田管的关键期。

摩托车开到机耕道,谌火根把车熄火。田边,立着一根挂着多个传感器的杆子。他抬手指了指:“瞧见没,这‘智慧杆’可是高科技‘稻草人’,给我看着田呢。”

56岁的谌火根,祖祖辈辈种田。几年前,他听说离家不远的蒋巷镇要搞智慧农业:田里安上5G传感器,风力、光照、水分、温度这些信息,智慧农场平台都能监测。详细了解智慧农业的情况后,谌火根动了心,一口气就承包了400亩地,成为大田农社的第一位种植大户。

“平台监测到最近田里水分偏多,请先巡田,该排水排水,该追肥追肥。”发出指令的是大田农社副总经理、智慧农场平台负责人李科明。

在农社数字农业运营中心,电子屏显示,田地被分为一个个单元。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每个地块作物长势如何,是否需要追加农药、肥料,都可作出判断。

智慧农场平台一头连着种植户,一头对接专业服务队。平台管理人发出指令,种植户现场确认后,再联系服务队到田间操作。

踩进田里,谌火根试了试松软,“近来雨水多,这块田属于拔节期,还需排水”。

站起身,他四处张望,只见远处田块微微泛黄,近处却绿油油的。“那块是得追肥!”谌火根拨出电话,“小范,来地里加点肥吧。”

不一会儿,1994年出生的飞防队队长范鹏开着皮卡载着无人机来了。倏地一下,农用无人机腾空而起,青青禾苗被风卷出一个旋涡,肥料被均匀地喷洒到叶片上。“无人机向叶面喷施水溶肥,不光节约人力,还容易吸收,实现化肥减量增效。”谌火根介绍。

拿起棍子往禾苗上轻轻一拨,几只小飞虫飞了出来。“晚上,监测灯会搜集飞虫情况,到达一定程度就会传递指令。”谌火根说,这片田钻心虫、卷叶虫还不算多。

有了智慧农业,种田老把式用上了高科技。如今,大田农社20多人管着1.6万亩地。

夏管连夏种。谌火根说,他还承包了100多亩中稻田,过几天就要插秧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0日 02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农大智慧农业团队为稻田管理装上“数字”大脑
...器人”搭载多光谱、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可见光等多种传感器,如田间哨兵般来回穿梭,守护稻田。这幅生动的现代农业场景来自由曹卫星教授领衔的南农大智慧农业研究院智慧稻作技术观摩现场
2023-10-24 14:54:00
“稻田里的工程师”靠数据种田
...应手。”依托部署在田间的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等多种传感器,通过物联网等多种监测手段对盐碱地作物生长状态、气象环境等进行智能分析。在智慧农业平台上,各类数据悄然奔涌,足不出户便
2023-11-05 02:44:00
数字赋能活水来
...准、更高效,也更及时。 数字灌区建设目前还处在一个进行时的状态,这些天,技术人员正在用测绘无人机,抓拍淠河总干渠沿线的图像。这项工作的目的是给渠首建一个智能的数字孪生系统。
2023-09-03 10:54:00
“智慧春耕”播种新希望
...显示屏,显示着实时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大棚里的传感器自动采集秧苗生长环境数据,并自动存储到大数据后台。“数据能分析在哪种湿度、温度、光照条件下,秧苗生长才是最佳状态。”该
2024-04-10 07:3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刘军国《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7日 第 01 版)一大早,村民刘仕强像往常一样,迎着日头来到田头,打开农机库,按键启动、设定轨迹、拨动摇
2024-04-07 05:59:00
...肥。在水芦家庭农场90亩水稻田里,还安装了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和土壤三合一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决策、分析。“通过出水口阀门无线控制系统、视频监控
2023-02-21 00:59:00
...置,记者问。“它可不简单,是搭载了北斗卫星的物联网传感器,是平地仪的‘大脑’。”朱其志说,传感器不仅能让平地仪精准走位,还能测量土地高度,对平整作业实时调整,“平整数据也能传
2024-04-10 19:11:00
唐山五位“新农人”上了《焦点访谈》
...,喷洒农药、农作物施肥、投喂虾蟹等工作都是通过操控无人机来完成。“以前好多人好几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使用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段严严说,“园区实现了视频全覆盖,我们坐在屋子里
2023-11-05 04:24:00
...站集纳了风速仪、光照强度测定仪、高清摄像头等一系列传感器,数据传输到后台后,会定时把田块的温度、湿度、墒情、光照等信息与标准值比对,为田间管理、农事工作提供参考。目前大田农社
2024-06-12 12: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